重生之归位(校对)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169

  毕竟宫里侍奉的都是世代经验承袭的人精儿。自然熟谙不可给主子们吃热食的缘故——这各个金枝玉叶的,若是烫坏了唇舌,岂不是掉脑袋的重罪?
  再说在御膳房里要验毒,再经过楼阁长廊端入各个宫里去,就是想要热烫也不可能啊!
  万岁爷吃得畅意,也替自己吃出点心酸来:朕平时吃得都是些个什么乱七八糟的?怎么的就不知将那菜给朕热一热?
  而那边,琼娘用那特制的铜抽屉,又娴熟地将已经验完毒的汤菜加热,呈送到了上桌的三人面前。
  依着太后的原意,是要与皇帝和琅王谈上一会子话再吃的。
  可是现在桌子上安静极了,倒不是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而是这些个菜肴太好吃了。
  可究竟怎么个好吃法呢,太后只觉得那萝卜是萝卜的脆中带甜,晒干又炖煮的豆角里满是开胃的酱香、那鼓肚鱼儿里的馅料不知加了什么,越吃越爱吃……几样皆是寻常的家菜而已,可却是她自入宫后,十几年未吃过的家常味。
  而吃惯了山珍海味的琅王也吃得不少,可是心里却自腹诽道:这小娘倒是狡诈,熟谙皇家人的不得已,竟拿了满街的小食应付万金之躯,什么温烧?分明就是街上的葱花鸡蛋煎饼!
  就在这时,许久没吃得这么多的太后,接过了漱口的温水,清了口后,笑吟吟地道:“这温烧,果真美味,只是为何里面有一股淡淡的药香?”
  琼娘低头道:“因着心知给太后制宴,想着山上寒冷,太后久居山上,恐怕身有寒气,侵蚀心脉,久之不利血脉畅通,因此加了驱寒气,通气血,平心脉的药材,与食材里的寄养蔬菜正好相辅相成……太后前些日子似乎身有不适,这些食物也正好对了路子,可是调理身体。”
  皇帝看母后这一顿饭食下来,果然是面色红晕,气色甚佳的样子,龙心大悦,便再去看那小厨娘。
  他上次虽然在琅王的府宅,见过琼娘,可是因着琼娘是隔着人群,在长廊边下跪进言。那皇帝压根没有看清她的脸,更不会费心去记厨娘的姓氏名谁。
  这次挨得近,再看去,竟是眼前一亮,这般文雅的女子,怎么会只是个厨娘,也难怪蕙质兰心,烧制出这等子美食!
  太后看皇帝看得专注,笑着道:“听说这位是黄山下素心斋的女掌柜,皇帝可曾吃过她的素斋?”
  听太后这么一说,皇帝有些恍然,这名号……不正是那柳家送还的养了十五的养女吗?
  竟然是这等子出众的人品,有这样的女儿,叫人看了便心生欢喜,难为柳卿舍得,忍心将这样的女儿送走!
  而太后跟皇帝想得也是一样的。多好的姑娘,若是因为出身商贾而延误终身,嫁给个平庸男子,便叫人唏嘘不忍了。
  她这等子的贤淑沉静的气质,可真像当年养在自己身边的外甥女晴柔啊!
  想到这里,她淡淡瞟了皇帝一眼,思度一下,冲着琼娘开口笑道:“哀家平生的遗憾便是,生得尽是儿子,却未得一个贴心的女儿,却不曾想隐居庙庵里,竟遇到了个可心可意的孩子,崔家琼娘,你可愿让哀家认作女儿,圆了哀家这未尽的心意?”
  琼娘倒是想过太后皇帝吃好了,能赏些金银,可谓是未曾想过,太后竟然会有此言,当下不由得一愣。
  就在这时,有人替琼娘答了去:“此事不可!”
  太后循声一看,原来是楚邪拧着浓眉,一脸的不情愿。
  太后好笑道:“哀家认义女,你跟在这喊个什么劲儿,又不是认了你去!”
  琅王绷着脸,垂着眼皮道:“一个小门商的女子,满身铜臭,有何德行成为太后义女?若是想认,尽可在侯门贵女里提个周正的,也好陪伴在太后左右。”
  琼娘面上含笑,看着琅王数落自己的铜臭熏人,仿佛前儿那个不知香臭,抱着她啃吃得没完没了的人不是他一样。
  当下心内气得一涌,也不管琅王在数落着自己还有甚么不周全,只冲着太后施施然跪礼叩谢道:“承太后错爱,民女诚惶诚恐,若太后不嫌弃,愿做太后的女儿,可常常上山,陪着太后,做些可心的吃食。”
  太后心里高兴,由着嬷嬷搀扶着起来,亲自走到了琼娘的身边,扶着她起来后,上下打量着道:“可真是菩萨眷顾,哀家晚年竟得了个乖巧的女儿,皇上,这便也是你的义妹,当颁旨封赏,免得叫人小看了她的出身。”
  说这话时,太后还故意看了琅王一眼道:“忘山,以后这琼娘便是你的小姨娘,你是晚辈,可不能再如方才一般,出言无礼了啊!”
  皇帝也笑着点了点头,心道: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儿,虽然按情理,当称小姑姑,但毕竟忘山龙子的身份未过名堂,倒是一时相认不得。
  不然此时一家子人团聚一处,名正言顺,该是多和美之事?可惜晴柔去世得早,竟是不能在这里,与他们父子一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琅王此时气得已经是手脚冰凉,只不过是顿葱花煎饼而已,怎的个个吃得胡言乱语?太后可是茹素得失了心魂?怎么的就把他眼看到嘴儿的小娘子,“抬举”成了干姨娘?
  难不成以后他亲她之前,还要问姨娘可否得闲,容大外甥亲上一亲不成?
  琼娘向来是懂眼色的,只看太后吃得舒畅,想必是要跟皇帝,外甥好好说一会子话。当下再次叩拜谢恩后,便退了出来。
  外面自有宫人得了信儿,知道这位厨娘一朝得了圣心,身份为之一变,成了太后的义女,这礼数侍奉上自当周全。
  只陪着笑脸恭喜了一番,便着人安排了软轿,抬着新晋的公主一路下了山去。
  当到了食斋后,太监们自当向崔氏夫妇贺喜,将这天大的好事告知夫妻二人。
  崔忠一时惊得说不出话来。而那刘氏却是又喜又忧,只觉得女儿如今这身份地位,不上不下地卡在那里,该是寻个怎么样的夫君才相配啊!
  不过琼娘倒是没有夫妻二人那么多的疑虑。
  这义女,也不过是贵人们兴致起来的一时亲近罢了。她可不能因此飘飘然,真当自己是个公主。
  就算得了皇帝的封赏,她也是该照常过着自己的日子,该开店便开店,该切菜便切菜。每日日升日落照常而已。
  也不知自己那热腾腾新出炉的外甥是不是生了闷气,此后的一天竟是没来找自己。
  害得她这干姨娘满腔的慈爱之意无处尽洒。
  琼娘想起他那阴着脸说自己满身铜臭的样子就来气。想着亲热占便宜的时候,便是满嘴娇娇;当着人前,竟然这般阴损着自己!
  手中不觉得用力,将菜板剁得叮叮当当响。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不速之客到了素心斋,柳家的尧氏不知为何突然来访。
  只是与之前满脸冰霜不同,这次尧氏的脸上挂着温情笑意。
第53章
  不过尧氏下轿之后,
心内也是微微哑然。
  上次来这食斋时,
正好是客少之时。那门店虽然看上去雅致,但离华贵远矣。
  这次来时,不远处多了一排整齐的马厩不说,整个门厅已经是全变了模样,原先的两个莲花鱼缸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就地挖出的水池,
水池四周用了凹凸不平的暗金色压花石饰面,其上乃是一架汉白玉的石拱桥直通店门口,
看上去是曲径通幽。
  尧氏先前听闻这素心斋赚钱,
并没有放在心上,如今只不过隔了月余,这店面竟然如此大手笔的旧貌换新颜,
可见传言不假,
这崔家当真不是以前的那个破落商户了。
  既然已经决定接琼娘回去,
尧氏看了这情景只觉得舒心。自己的店铺虽多,
但一直无人打理。
  虽然萍娘刚接手时,
略有起色,这几日不知为何,日渐亏损。若是有琼娘这样能干的回去,定然会帮她将自己的店铺归置明白。
  随着尧氏一起前来的柳萍川看着这焕然一新的店堂,心里就是说不出的难受了。
  虽然恨极了琼娘,
但是她承认无论前世今生,
这琼娘都是个能人。
  只是前世她的出众皆表现在与人交际的八面玲珑之上。而这一世,
她却甘于商贾女儿的身份,只把崔家那样的破落之家操持得有模有样。
  琼娘这种毫不介意回到崔家的态度,让重生后事事不顺遂的柳萍川心里一直发堵。
  只觉得自己处心积虑所想要得到的一切,都是她琼娘不在乎不想要了的。
  而现在呢?她的父亲母亲竟然逼着她来给琼娘道歉,并想将琼娘劝回柳家,成全了堂堂柳学士的颜面。
  就算心里憋出燎原大火,柳萍川也不得不答应。不然的话,柳氏夫妇是不会放她出门的。
  而他们已经在商议着女儿的婚事了。柳萍川唯有低下头颅,才可换得自由,说动了尚云天迎娶她,才有翻盘的机会。
  就算她崔将琼富可敌国又能怎样?一个商贾女人怎么能跟未来权倾朝野的夫人比拟?
  而且就算回了柳家,满京城的贵妇都知道她的底细,有谁会迎娶个商户女入门?
  既然琼娘无意尚郎自绝了官宦夫人之路,她自然努力让自己高高在上,俯视这个钻了钱眼的短视女人。
  这般想了一夜,柳萍川终于同意主动登门向崔家夫妇赔礼,同时帮助尧氏说动琼娘重回柳家。
  琼娘听闻伙计来报时,走出店外,看见一同下轿子的柳萍川,目光一冷,心道:都已经说破,还有脸来,看来她真是低估了这位妹妹的脸皮。
  不过人家既然有脸来,她又何苦来装恶人?前世里看崔萍儿装扮解语娇花看得多了,琼娘自问也学些许心得,当下学以致用,挂着得体的微笑,迎接尧氏母女二人。
  虽然尧氏怕遇到京城里的熟人,特意拣选了大清早还未上客人之时。可是店门口已经聚集了许多的马车,载着的都是附近的菜农。
  原来自从出了崔传宝挪用店里采买银两的事情后,琼娘便去各个常来常往的店家那里走了一圈,由着琼娘挑拣验货商议好后,每日主动前来送货物。免去了以前采买的啰嗦,店里的人手也大大节省。
  是以虽然听闻了尧氏前来拜访,琼娘少不得请尧氏入内坐下,喝一杯茶,略等一等,再跟这些菜农结算,让伙计将一筐筐的菜、还有米面等物运到店后的院子里。
  柳萍川趁着琼娘不备,细声细语道:“果真是家大业大,架子也摆得大了。别说来得是母亲,就算是平常的客人,如此待客也是礼数不周吧?”
  尧氏瞟了她一眼,也是声量不大道:“记住你父亲的叮嘱,今日的事做得不周全,柳家没脸,你将来的姻缘,也要受了牵连!”
  柳萍川微微一笑,只说:“母亲放心,只要姐姐肯原谅我,就算要我跪下给她磕头,也心甘情愿!”
  就在这时,琼娘对好了账后走入雅间,也不看柳萍川,只冲着尧氏微微福礼道:“夫人今日怎么得空来了?若是要吃素斋,只怕是有些早,店里的灶堂还没有生火,若是急得吃,恐怕得等等。”
  尧夫人其实也不惯伏低做小,只是这面前的乃是她养育了多年的女儿,现在母女分开虽然也快一年了,但是这心底还是觉得琼娘是那个处处依从自己的女儿。
  眼看着崔家夫妻不在店堂里,她倒也不用藏着掖着的,径直讲了来意:“按理说,该早些来,只是你父亲新任了户部的兼职,人事上多些应酬往来,我跟着一起料理,耽搁了几日。萍娘先前坐下的错事,琚哥儿皆跟我言了,不但如此,你大哥心疼你,还将萍儿打骂了一顿,就连你父亲也很生气,重重责罚了她。”
  那萍娘倒也配合,只眼眶微红,泪水潸然而下,抖着嘴唇跪在了琼娘的面前道:“姐姐,是我一时糊涂,只看着崔家爹娘和哥哥都与你亲近,半点不思念我的样子,一时起了嫉妒之心……以前都是我的错,从今以后再不敢跟姐姐争抢,你我皆好好做人,莫要斗来斗去,珍重这来之不易的……情谊可好?”
  这一番果真是妙,仿佛她先前差点设计害得崔家被迫迎娶娼妇,最后闹得家破人亡,还真是年少无知的懵懂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1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