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0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0/2322

  无数人在心里叹息着:“若当初我就已与朝廷有所联系,此刻,事情就好办了……”
  若提前就在朝廷那里挂了名,即使被俘,也不用担心,大家可以拍着胸膛,对抓住自己的汉军将领说:“吾乃忠臣,为国干冒奇险,身在匈奴,心属诸夏,屡为社稷传递消息!”
  然后,那将领往上面一报,一查,确实有这个事情。
  那贼子瞬间变成忠臣。
  自己也能风风光光的回到家乡,接受父老乡亲的祝福和崇拜。
  可惜啊……
  没有这么条后路的众人,现在就只能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的看着包围着自己的汉军耀武扬威。
  而且一旦被俘……
  对叛徒,汉军从来都不会手软!
  错非是现在匈奴联军在理论上还有一丝丝机会,他们已经准备好,将自己的脸划烂了。
  这样,就算被俘虏,也没有人能知道和清楚自己的过去。
  这样就能防止祸及家族。
  楼烦王却是踱着脚步,走了几圈,然后问道:“诸位都是汉朝人,甚至有人曾经做过汉朝的县尉,对汉朝的体制最是清楚,本王,想问问诸位……”
  他抬起头看着这些降臣:“若本王归顺汉朝,汉朝会给本王和本王的部族什么待遇?”
  对游牧民族来说,打不过?
  简单,投降呗!
  只要不是世仇,投降过去,肯定会被屠杀。
  那么,投降就是一个随时可以选择的选项。
  三姓家奴在草原上是很常见的事情。
  想当年,楼烦部族,可是与匈奴部族平起平坐的大部落。
  但没能扛过冒顿的进攻。
  所以,果断投降了。
  这几十年来,楼烦部族,为匈奴帝国的强盛卖肝卖肾,呕心沥血。
  楼烦王觉得自己已经很对得起匈奴单于庭了。
  如今,自己深陷汉军重围。
  连折兰部族都覆灭了。
  另外一个盟友,白羊王姑射,经验不足,被尹稚斜当狗耍。
  但他就不一样了。
  他当了二十多年的楼烦王,早就清楚,什么大匈奴,什么单于庭,那都是哄人的玩意!
  楼烦部族臣服单于庭,纯粹是自己不是单于庭的对手。
  单于庭的力量,是楼烦部族的N倍。
  而且,单于庭对楼烦不错,每次都能分到不少劫掠所得。
  在这个基础上,楼烦部族才选择臣服匈奴。
  然而,如今,汉军证明了自己,已经有资格甚至力量已经比匈奴的单于庭强了。
  正跟汉朝人所说,识时务为俊杰。
  投降汉朝,并不可耻。
  相反,还是件光荣的事情。
  但前提条件是——汉朝能开个什么价码。
  若是开价太低……
  “还是得降……”楼烦王在心里叹了口气。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被重重包围的联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单于庭的援军连影子都没看到。
  一旦汉军发起总攻,楼烦王清楚,联军可能三天都撑不住,就要灭亡。
  更何况,尹稚斜为了生存,都开始卖他跟白羊部族了。
  既然这样,那他卖掉尹稚斜,自然也就无可厚非了。
  当然,这个投降归顺后,自己能拿到什么价码,也很关键。
  最起码,是一个能说服自己,要不要心甘情愿去给汉朝人当狗的问题。
  但,其他人却被楼烦王的言论吓了一大跳。
  归顺汉朝?
  帐中的几个匈奴贵族的脸颊抽搐了几下。
  但想了想,他们却又都无力的垂下头。
  现在,部族的情况是怎么样,他们最清楚。
  下面的奴隶跟底层的骑兵,已经有两天没有吃饱了,许多人都说:“汉朝皇帝果然有神明相助,我们是被神明击败的……”
  对神明的崇拜和恐惧,充斥着上上下下的每一个人。
  军队的士气,已经跌落谷底了。
  要不是对面的汉军没有进行大举进攻,而是,不断的压迫和挤压联军。
  恐怕,下面的人早就要溃散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投降与归顺这个话题,其实已经悄悄在许多贵族心里生根发芽。
  如今,楼烦王不过是捅破了这个窗户纸。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担心和害怕。
  “大王,我等若是归顺汉朝,我担心,单于庭会拿我们的妻儿发泄!”有贵族忧心忡忡地说道,但却根本没提不能投降这个话题。
  楼烦王呵呵一笑,看着这个贵族说道:“汉朝人有句话,叫做:大丈夫何患无妻!妻子没了,可以再娶,孩子没了可以再生,但脑袋没了,却再也长不了了!”
  那人听了,想了想,最终无奈的点点头,认可了自己主子的说法。
  的确,草原上的人民,从来就没有什么家园啊民族啊一类的观念。
  被人击败,包围,眼看就要灭亡。
  还傻傻的拿着武器,冲上去送死。
  那不是人,而是白痴。
  当年,匈奴的冒顿单于,不也曾经趴在东胡王的脚下,像狗一样的跪舔吗?
  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和延续,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更何况,他楼烦王既不是第一个投降汉朝,去给汉朝皇帝当臣子的匈奴贵族,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他之前,汉匈双方几十年的战争,早就造成了两国的“人才交流”。
  甚至于,有人曾经跑去匈奴,觉得日子不好过,又跑回汉朝,结果认为还是不受重视,又跑回匈奴的奇葩。
  看着楼烦王跟他的贵族之间的对话,那些汉朝降臣,彼此看了看,终于,有一个人站出来,说道:“大王,若果真归顺长安,以臣之见,最少也是一个五千户的列侯!”
  “五千户?”楼烦王不是很难理解这个级别的汉朝贵族地位,但他也多多少少听说过,汉朝会将匈奴归顺的贵族,封为侯爵。
  但,他很难理解,五千户这样的贵族,地位到底如何。
  “大王,汉朝有制度,非刘氏不得王,所以,异姓诸侯,最高只能封为列侯。列侯地位与其食邑户数密切相关,汉朝食邑五千户之列侯,地位大抵与匈奴单于庭的大当户相当……”有人为他解释道:“而且,汉朝的列侯,除了地位极高外,还有着许多特权与丰厚的收益,一位食邑五千户之列侯,大抵每岁能从封国得到不少于一百万钱的租税收入!”
  “还不止!”有一个在马邑投降的降臣悄悄的将自己披散头发重新束起来,簪上发簪,拱手道:“大王有所不知,当今圣天子胸怀宽广,善待功臣,今岁特别下诏,加恩功臣,凡有功列侯,皆可以其封国食邑之数,与怀化再得一对等封国,据说,怀化物产富饶,一个食邑千户的封国,一岁能出产数以十万计的收入!”
  “大王若能幡然醒悟,率部归义,天子闻之,必然大喜,赏赐与嘉奖,更将不可计数!”
  “一百万钱每年吗?”楼烦王在心里算了算,然后说道:“即使加上所谓加恩封国,岁入也不过两三百万啊,本王还要养如此多的部曲和族人,这么点钱,怎么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0/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