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5/2322

  屁股决定脑袋嘛!
  但现在的情况,却变得非常微妙。
  一堆的新兴中产地主和商人的子弟,纷纷在自己家附近找了个老师,读上两三年书,就兴冲冲的跑来长安,嚷嚷着要参加考举。
  千军万马,一起过独木桥。
  在这个过程里,常常出现乱拳打死老师傅的事情。
  譬如去年考举中,就发生了某个就读了三年书,还特么是自学的士子,闯进了第三轮的事情。
  而很多读了十年,甚至生下来就在读书的士子,却折戟沉沙,魂断第二轮。
  你能说,那位闯进了第三轮的士子,不是读书人?
  信不信几万“读书人”一起暴动,吐沫星子直接淹死你?
  而且,因为利益的缘故,那些地方上的学苑老师跟学者,也会加入维护这些人的行列里。
  而出现这样的现象的原因,汲黯也很清楚。
  这是当今设计的考举制度,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考题都是主要考常识内容,哪怕是最难的考题,也是以算术居多。
  所有的卷宗里面,没有一个题目是要考什么微言大义或者阐述“圣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即使涉及到的经典题目,也是填空题和默写题居多。
  这谁不会啊?
  “天子这考举,哪里是为国选材?分明就是在选刀笔吏!”坊间和舆论界,类似的议论,早已有之。
  不过,最近因为长安城涌入的“读书人”越来越多,甚至形成了一个现象,才成为舆论焦点。
  无数人痛心疾首的大声疾呼,要提高考举的门槛,加入对经义和先贤言行的理解、抒发与阐述题目,以真正选拔“国之栋梁”。
  汲黯虽然觉得,这似乎确实有些道理。
  但他却不能支持。
  不仅不能支持,还要站起来反对!
  道理很简单。
  他虽然不是经由考举爬上来的,但他的得力干将和心腹,都是考举出身。
  他要是敢同意这些议论,他的手下,马上就会跳反。
  过去四轮考举,总共为汉室贡献了超过七千人的官吏。
  这些官吏,虽然绝大部分,都只是个某乡的游徼、墙夫或者亭长之类的勉强算是个官的基层小官。
  但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足够让人惧怕的利益集团。
  出身考举制度的他们,天然就会维护这个制度。
  更可怕的是,现在,在关中,有超过六成的基层官员,已经是这些考举士子。
  他们已然构建起了一个从上到下的庞大系统。
  上到天子身边服侍的尚书郎、侍中,下到乡间农村,管理和组织百姓的亭长、游徼。
  从军队为将军参赞和参谋的文职军官,到拿着标尺,在作坊里指导工人制造的监丞。
  他们已然渗透到了大汉帝国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系统中。
  想挑战他们?
  除非当今天子下手,不然,没有人能对付的了。
  哪怕是当今丞相,一个不小心,也可能被崩掉一颗牙齿。
  想到这里,汲黯就叹了口气。
  他知道,自己其实说不说,都是没用。
  考举大势已成,非人力可以挽回。
  汲黯不由得叹了口气,然后,就低下头,看着一会要报告给天子的奏折。
  他这个尚书令啊,虽然外界都说他“虽非九卿,然实为九卿。”
  但事实上,其实跟过去汉室的所有尚书令没有区别。
  就是个给天子念奏折和整理文案的秘书。
  真要有什么权柄,那也是因为有了天子的加持。
  马车穿过长安城的御道,不久后,就进入了未央宫的宫阙范围。
  从宫门中穿过,汲黯跟过去一样,在司马门下车。
  然后,他就看到了已经被调到了内史衙门,担任内史丞的颜异。
  “汲尚书!”颜异看到汲黯,走上前来,拱手拜道:“吾在此等尚书许久了!”
  “子奇兄(颜异表字子奇),何事?”汲黯在心里怪了一声,问道。
  “不瞒汲尚书,吾此番,是来跟尚书求援的!”颜异拉着汲黯,走进司马门内,一边走,一边说道:“兄长当知,陛下命吾为尚书丞,治茂陵邑!”
  汲黯点点头。
  颜异在上个月时,被天子加了担子,兼任了茂陵邑的县令。
  这是重用的标志!
  历来,汉家天子任命大臣为自己陵邑之令,都是在告诉群臣:此人,朕要提拔了,你们都看好了!
  只是,这也是个棘手的差事。
  所谓恶贯满盈,附郭京师!
  而在汉家,比长安令更难当的是天子陵邑的县令。
  因为那里的情况更复杂,什么三教九流的人都有。
  而且狗大户满街跑。
  一个不小心,逮到的就可能是身家千万的大富翁或者当今的外戚。
  再者,一个新兴城市,问题和情况,总是层出不穷的。
  所以,汉家天子的陵邑县令,常常是个试金石。
  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手腕,去陵邑那边一试就知!
  而当今的茂陵,情况又比之前所有天子的陵邑问题更复杂,水更深!
  那里,有着武苑,有着太学,还有着凌烟阁。
  汉家最高等级的国家学府和最高级别的武将培训学校,加上一个汉兴以来功臣名将纪念馆。
  这三个地方,就算是掉根毫毛,都是大事情!
  汉室,太常的官员,就常常因为一点点小疏漏就掉脑袋或者自杀。
  同样的道理,茂陵邑那边要是出个乱子。
  哪怕是颜异,估计也免不得要被自杀。
  这还是其次。
  武苑、太学跟凌烟阁,都有着巨头坐镇,自成体系,一般不需要茂陵邑插手去管理。
  关键是,现在这茂陵邑的人口,让人吃惊。
  汲黯记得,上个月颜异接手时,茂陵邑的常住人口,已经多达一万七千户,接近八万人!
  一座八万人的城市,已经够得上通邑大都的标准了。
  然而,茂陵邑却兴建不过三年,正式迁入人口也不过一年多。
  换句话说,这座城市的一切配套措施和公共设施都欠缺。
  那里,什么都缺!
  粮食、布匹、铁器、日常用品,甚至缺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5/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