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8/2322

  至少,是一种可以卖钱的重要果实。
  这是诸夏民族的传统礼仪与饮食习惯所导致的必然。
  自春秋以来,诸夏的士大夫和卿大夫贵族的嫁娶礼仪里,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叫贽。
  贽,从字面理解,就是手持宝贝,拜见长辈。
  是晚辈,尤其是新妇,拜见公婆和舅姑时的礼仪。
  既然是礼,那就需要礼品。
  而枣、栗,就是贽礼所执的宝贝。
  除此之外,枣还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的必要原料。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缺糖。
  任何甜味的甜品,都会引发卿大夫贵族的追捧。
  而战国时期最佳的甜点,贵族们餐后必备的甜品“糗”,就是米麦煮熟加入枣类制成的甜点。
  所以,礼记说:枣栗贻蜜以甘之。
  到了汉室,枣类的地位,在数十年的历史演化和人为推动下,越发的高涨起来。
  这也是刘彻自己不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所以压根不关注这些八卦所造成的盲区。
  实际上,自秦始皇开始,枣,就跟神仙,就跟长生不死,有了密切联系。
  历史上的汉家巨骗,带起了方士术士进献长生不死药或者长生不死术的那位李少君,就曾经忽悠武帝说: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连仙人也爱吃枣,也能被枣收买!
  至于在民间……
  托方士术士们几十年持之不懈的带节奏的功劳。
  枣在地方,在此时,就已经神化了。
  此时,天下的士大夫贵族和诸侯王的铜镜铭文,用的最多的就是:尚方做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甘泉饥食枣,浮游天下翱四海……
  一群被忽悠的列侯公卿,富商地主,天天吃枣。
  结果就是纷纷拉稀。
  但,这反而助长了贵族士大夫和富商地主们对枣的追捧。
  纷纷以为继续吃下去,自己就能辟谷了……
  另外,传统的经典和著作之中,尤其是儒家的经典著作里,枣的地位很高。
  左传说:桃弧棘矢,以除其灾。
  在春秋之时,桃木和枣树的荆棘,就被视为辟邪之物。
  方士术士神棍们,驱邪和驱鬼,就经常用桃木为弓,枣棘为矢。
  在普罗大众眼里,吃枣,不仅仅能与仙人靠拢——说不定就能成仙,还能辟邪。
  于是,枣在两汉,就具备了特殊的经济地位。
  以至于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故事。
  依然是司马相如的好基友王吉担当主演。
  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
  为了一株枣树,传说中能点石成金,排场阔气的王吉,竟然产生了妒忌!这妒忌情绪居然严重到了要休妻,以休妻为要挟,逼迫自己的邻居砍树!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假如穿越到西汉,想要发财,最佳途径,就是种枣树!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拥有一千株枣树的山林主,财富堪比“千乘之家”。
  所以,刘彻在一年前,知道卖枣居然能卖出这么大一片天地后,就将种枣树,定为了上林苑的战略。
  直到今天,整个上林苑,拥有了挂果枣树近万株,幼苗数万株!
  加上鹿皮、牛羊的养殖和租赁。
  今天的上林苑,靠种树和养殖,岁入数万万!
  于是,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变成了现实!
  而今年的枣果收成,尤为重要。
  刘彻需要这样一笔可观的稳定收入,来充实自己的国库,来犒赏和激励军队。
  若没有这笔收入,刘彻很可能不得不增加上林苑的假田租税。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笔可以预期,同时非常稳定的收入。
  哪怕现在要策划一场规模空前,甚至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大战。
  刘彻也不用加税。
  打仗不加税,这在中国是很重要。
  假如,战争需要加税,那么,负担被加重的农民,就不会那么支持战争了。
  而倘若不需要加税?
  那普罗大众,对于战争的看法,当然是——支持!
  当然,也不是说,卖枣的收益,就能支撑一场如此规模的战争。
  实际上,上林苑今年的枣子,能卖个几千万钱,刘彻就要笑死了。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稳定的可靠的几千万收入,使得刘彻和汉家的国库,有底气,使劲的花钱!
  一年,几千万,十年就是几万万!
  而整个河套攻略,丞相和少府预估的总花费,也不过二十万万!
  这包括了大军的军饷、武器装备的损耗以及战后的赏赐。
  除了种枣之外,刘彻还发现了,此时,另外一个经济作物,也有着巨大的潜力——它的市场没有枣类这么大,但效益,却比枣高。
  这个东西就是香瓜子。
  诸侯王列侯最爱的零食。
  后世的出土墓葬里,香瓜子是列侯、诸侯王的陪葬零食里最多的。
  不过,这样的事情,让刘彻想着也有些搞笑。
  “吃枣药丸,吃瓜群众……啧啧啧……”刘彻微微笑着,走向前方。
  两千年后的讽刺挪掖之语,几人能知,在这个西元前的时代,是贵族士大夫们的日常呢?
  继续向前走着。
  没走多远,少府卿刘舍,就已经带着他的六丞恭候在走廊一侧了。
  “大军所需酱料与醋布,准备的怎么样了?”刘彻对着恭身跪在地上的刘舍问道。
  现在,高阙战役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进入了高(潮)。
  每天,都有超过五万石的粮食和干草以及大量的武器装备,运抵了在长城之后的北地郡和陇右郡。
  而,新化方面,所有的鱼干、肉干,都被抽调。
  用着楼船舰队,运抵辽西的秦皇岛,然后通过驰道,运往云中郡。
  但,大军出动,不仅仅是粮草器械要做好保障。
  酱料和醋布这样的调味品,也需要保障供应不断。
  自秦以来,中国军队,就是统一由中央政府,进行配给酱料和醋布。
  而且,酱料与醋布,在军队中的消费量非常大。
  大到什么程度?
  凡米两斛,给酱二斗。
  这是秦制!(睡虎地秦简记载)
  而在汉代,这样的酱料配给更加细化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8/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