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4/2322

  孔子诛少正卯,可没少被法家和黄老派抨击。
  但刘彻知道,晁错的注意力被引开,只是暂时的事情。
  一旦伍被抵挡不住或者说被晁错辩倒。
  那么,狭大胜之威,乘胜追击的法家,将是相当恐怖的。
  “朕,必须下场了!”刘彻在心里告诉自己。
  杂家的力量,现在还是太弱了。
  声势也太小了!
  不可能是法家的对手,更别提,法家的身后,还有儒家这个盟友!
  儒法合流,别说杂家。
  就是黄老派也得跪下唱征服。
  看着绣衣卫整理出来的伍被与晁错的辩论经过和主要的论点。
  刘彻微微点了点头。
  不得不承认,浴火重生,并且在安东扎根下来的杂家,较之以往,有了许多变化和改动,其思想,也因为地处安东,为了适应安东当地的淘金浪潮以及繁荣发展的工商业,有了更多的论述。
  在《吕氏春秋》《富民论》等的指导下,他们综合儒法之长出,吸收了秦地黄老派的思想,契合当地的社会环境和人文风俗。
  这使得伍被对晁错有了一战之力。
  晁错首先提出“重农除末”,认为除了农业,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
  然后,就被伍被一篇《士农工商各安其职》给拍在了脑门上。
  而正是这篇伍被的文章,引发了两人持续至今的论战。
  这篇文章,伍被写的非常好。
  洋洋洒洒三千余字,引述《吕氏春秋》《道德经》《周书》《洪范》《尚书》等诸多经典,最后,用了一句吕不韦的名言: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作为结尾。
  然后,两人就拉开了架势,进行了公开的论战。
  跟大多数的中国士大夫的论战一样,辩论,总是会歪楼的。
  伍被与晁错的辩论也是如此。
  现在,两人辩论的焦点,已经从到底是农业最高,还是士农工商,地位平等,都有益国家人民?
  变成了七情六欲,到底对君子的德行是有益还是无益这样的论点。
  看上去,似乎跟之前的论点,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但事实上,却依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主张七情六欲“有害于人”的晁错,跟主张“六欲皆得其宜”认为,贪婪、自私,是人之常情,正常对待,不必回避,也不必抗拒,只需要坚守本心的伍被。
  在实际上,已经是短兵相交。
  一旦伍被被晁错从学术层面驳倒,并且推翻。
  那么依照中国辩论的传统,整条论点上的一切观点,都将被推翻。
  在中国士大夫眼中,和传统的舆论看来,一个观点的失败,等于全部的失败。
  而伍被,肯定会被晁错驳倒。
  他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
  孔夫子诛少正卯,孟子逐许子。
  掌握了权力的士大夫,本身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刘彻毫不怀疑,伍被继续顽抗,执迷不悟下去。
  恼羞成怒的晁错,未必就不会不顾传统,动用强权。
  更何况,当地并没有仲裁者。
  刘彻不想看到杂家的复苏,被强权所打断,也不愿意看到,现在就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思想争辩。
  时机还不成熟。
  思想大辩论这种奢侈的事情,还是等到中国主宰世界,再来吧!
  到时候,召集诸子百家,开一场另类的石渠阁会议来厘定思想界的分歧。
  至于现在?
  刘彻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下一句话: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朕不知其彝伦攸叙!唯以顺之耳!
  然后,刘彻在这张纸上加盖自己的天子印玺,将之交给身旁一位侍从官,吩咐道:“去交给宋子侯,命宋子侯将此书,送往朝鲜平壤,御史大夫晁错行辕!”
  刘彻相信,晁错必然见信而回。
  原因很简单,这句话的开头,出自《洪范》所载的武王之口。
  其意思就是:上苍荫蔽天下百姓,使他们安定和谐的居住在一起,可我却不知道常规的治国之法。
  晁错若连这句话的意思,以及刘彻潜藏在其中的命令都读不懂,那他就不配当御史大夫了!
  只是召回了晁错,只是将麻烦和隐患暂时按下来。
  刘彻相信,在朝鲜目睹了商业的繁荣以及捕鲸业带来的变化后。
  晁错肯定会将目光,投向临邛。
  盯上刘彻一直保护和遮掩的很好的这个地方。
  要是临邛的事情和变化被晁错查出来了。
  那就乐子大了!
  因为……
  临邛现在发生的变化和那些带着不同寻常的特征的事情。
  对法家来说,简直就是十恶不赦之罪。
  更是儒法两家,甚至黄老派,也难以忍受的。
  甚至,哪怕是刘彻这个皇帝,心里面也是不安的。
  那里,每天正在上演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甚至让刘彻,都有些看不懂,有些迷糊。
  因为,那里上演的故事,从未在人类历史上出现。
  一种不同于西方的资本模式,似乎已经抬头了。
  这头饥饿的怪兽,已经睁开了眼睛,并且开始打量这个世界。
  而,它的存在证据和所造成的影响,只要晁错用心去查,一定能查出来。
  只要查出来了,晁错肯定会不顾一切的想要扑灭它,抹杀它!
  哪怕为此将自己献祭!
  好在,晁错去查,起码也要大半年才能有结果。
  而,汉家马上就要投入到与匈奴的战争中。
  为了战争的胜利,一切都必须先搁置下来。
  这样,最起码,在战争进行时,这个问题还不会被引爆。
  也就是说,刘彻还有时间布局。
第1004章
暴躁的晁错
  平壤,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平壤,本是卫氏朝鲜的都城,甚至,还曾是萁子朝鲜的旧都。
  当初,卫满叛汉,带着千余名残兵败将,披发左衽,渡过浿水,逃亡于萁子朝鲜之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4/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