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4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6/2322

  那是八年前,匈奴人给他留下的记忆。
  杨喜捏着自己手心的一个玉佩,挺着胸膛,望向刚刚从长安抵达此地的车骑将军义纵。
  “吾儿,等着为父来为报仇!”杨喜在心里说道。
  他的儿子,在八年前,就战死在此。
  对云中人来说,他们与匈奴人,不存在妥协。
  从最基层的平民百姓,到高层的郡守郡尉,人人都与匈奴人有着血海深仇。
  是故,大复仇思想,在云中最为浓烈。
  此刻,魏尚的两个亲兵,各自持着一个木柄,走向两端,将一副硕大的地图,展现在魏尚和杨喜面前。
  “昔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定林胡、楼烦、中山之属,起高阙之塞,至秦始皇帝一统六国,乃命蒙恬率军驻屯阴山以备胡!”魏尚望着这副地图,深情的道:“赵秦两代,共在北起阴山,南至云中大黑河之间,建立三十四县、二十七障塞!”
  魏尚的手,抚过地图:“号为九原!”
  众将闻言,都是一凛。
  九原郡!
  就是云中郡的孪生姐妹!
  但它失陷敌手,已经将近七十年了!
  自从秦二世命令王离率领长城军团回援后,九原、云中,全部被放弃。
  直至二三十年前,颍阴候灌婴,率汉军主力发动河南战役,夺回云中,并以云中为基点,重建长城防线。
  今天,九原郡马上也要回归!
  在场诸人都有一种见证历史的感觉。
  胸中的豪迈与激情,溢于言表。
  但,众人也都知道,收复九原,到底有多难!
  匈奴人在河套经营数十年,其据险而守,汉军若无妥当的应对,势必就要付出惨重的伤亡。
  大的战略,长安的庙算已经搞定了。
  众人也都清楚,目前,汉军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先拿下高阙,控制住北河。
  在春天来临前,这个战略任务必须完成。
  不然,等到冰雪消融,匈奴人的主力必然会翻过阴山,驰援河套。
  到那个时候,奇袭就会变成阵地战。
  汉军自己就是阵地战的专家,当然清楚,阵地战意味着什么?
  那是要拿人命去填的正面对决啊!
  而且,匈奴人还将拥有地利。
  再兼之战事久拖不决之下,汉军还将失去天时和人和。
  若到那个时候,汉军还拿不下高阙。
  不用匈奴人来打,汉军首先就会撤退。
  更何况,高阙城若不断迅速拿下。
  暴露在风雪和寒冷中的汉军主力,能在低温和大雪中坚持几天?
  所以,长安的命令是:开战后一个月,必须拿下高阙!
  汉军必须在高阙要塞内渡过北国最寒冷最恶劣的冬天。
  等到春天来临,再发起下一阶段的战役。
  但高阙,却不是这么好拿的。
  除了梓岭,高阙要塞还有三个预警和充当犄角的军塞拱卫其左右。
  在南方,是鸿鹄塞。
  同样是赵武灵王所筑。
  传说,当年赵武灵王营建高阙要塞后,巡河而望,见南方的河岸,有鸿鹄飞天,于是,下令在那里建造一个支撑高阙要塞的基点。
  这就是鸿鹄塞。
  在偏北,高阙要塞的身后,扼守着北出高阙的要道的蒙氏塞。
  传说,那是蒙恬所筑。
  为了给阴山守军提供补给而存在。
  而最后一个,则就在高阙之侧的阳山脚下。
  名为河上塞!
  顾名思义,它就是扼守北河的一个军塞。
  当然,这些都是老黄历了。
  匈奴人占据河套这几十年,大批的秦赵军塞都被废弃了。
  秦始皇所建三十四个县城,现在还留在地图上的,就剩下三个。
  就这三个,还是因为秦人太牛逼了,他们建造的城市太坚固,以至于大自然的风化力量,都无可奈何。
  匈奴人一看,就跪下来膜拜了。
  将这三个县城视为有鬼神保佑的城市,然后……
  他们拿这些城市,当成了自己过冬的营地。
  至于秦始皇所建造的二十七个障塞。
  现在,还在发挥作用的,大抵只有五指之数。
  然而,可惜的是,包括高阙在内的这四个军塞,都在这五指之间。
  那最后一个没有废弃的是扼守着阴山的榆林塞。
  自高阙至榆林,秦人的军塞,沿着大河与阴山、阳山,次第展开,形成了秦长城的最北端体系。
  所以,当年蒙恬被逼自杀前,曾说:罪固当死矣,起临兆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恬之罪!
  虽然,这可能是赵高胡亥编造的谎言。
  但是,哪怕是谎言,也揭露了一个事实——秦长城是因河、山而建。
  特别是在秦长城的北端,秦人通过修建运河,连通山脉,通过构造要塞,改变地貌,形成自己的防御体系。
  近代的大思想界贾谊贾长沙,也曾经说过:(秦始皇)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
  这都是在告诉世人——秦人在九原郡,干的就是改变地理,修改地脉,用人力改造自然的活计。
  魏尚等人,都是久于沙场的老将,也自都明白这些历史。
  而且,侦查的情报和消息,也都显示了,匈奴人虽然废弃很多秦人的县城和障塞。
  但他们并不蠢,依然保留了秦九原防御体系的精髓。
  甚至很有可能,秦人留下的这个防御体系,曾经在匈奴的崛起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东胡人和月氏人不可能没打过河套的主意。
  但他们都铩羽而归了。
  现在,轮到汉军来挑战自己的前辈和先人们用智慧和鲜血建造而成的这个防御体系了。
  所有人都是聚精会神,审视着地图。
  “天子交给吾等的任务是梓岭、鸿鹄……”魏尚望着众将缓缓的道:“其中梓岭之敌,只要他们不冒头,就且先不管他们,吾等全力拿下鸿鹄塞!”
  魏尚伸手在地图上,鸿鹄塞的位置点了一下。
  鸿鹄塞,与云中郡的关系和渊源非常深。
  甚至,云中之名也来自于鸿鹄塞。
  当年,赵武灵王,望鸿鹄于飞,于是在其地建立鸿鹄塞,以拱卫高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6/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