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7/2322

  这让薄世顿时就一个头两个大。
  倘若匈奴果真要入寇安东,那么,朝鲜驻军的参与,自然很有必要了。
  但是……
  仅仅为了一次冬演,就让数万大军和民夫,跨越上千里,冒着风雪,消耗无数资源来安东旅游?
  事后不用其他人说话,光是御史大夫衙门的御史,就足够他薄某人喝一壶的了!
  薄世,只好用极为坚决,极为强硬和极为果断的态度回复朝鲜方面:此番,仅为怀化郡冬演,君上(诸公)勿忧!
  但这个回复,落在刘明和韩安国等人眼里。
  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
  “好你个薄世,薄子卜,居然敢孤玩这一手!”平壤王宫之中,已经十七岁的朝鲜之主刘明捏着薄世的答复,气冲冲的对着左右说道:“这个薄子卜大概以为孤是三岁小孩子吧?怀化全郡都传的人尽皆知了,还想欺瞒孤,真以为孤是那种生于深宫的废物不成?”
  左右都是深深低头,不发一语。
  或许,在历史上,这个刘明是属于那种典型的二世祖,反人类人格的典型。
  他甚至干出了持弓射杀自己大臣的逗逼之事。
  但在现在,这位大汉朝鲜君的命运轨迹却与他在另一时空完全脱离了。
  年不过十四,就奉诏来到这朝鲜就国。
  他至今,依然没有经历那个历史上他为之疯狂甚至丧心病狂的丧父之变。
  甚至,他的家庭非常幸福美满。
  他的父亲,梁王刘武,在他眼中能文能武,智勇双全,又慈爱无比。
  母亲,温柔善良,持家有道。
  天家对他家族,也非常照看。
  不仅仅他,年未及冠,就已经坐拥这朝鲜两千里山河。
  未来,他的子嗣后代,更可能兼并北方的韩国,成为这半岛的主人。
  所以,他的人格没有走向疯狂,也没有走向畸形。
  反而,因为在朝鲜目睹和见证了此地从无到有,从夷狄变华夏的变迁。
  更兼之,辅佐他的人,一个韩安国,一个张羽,虽称不上当世大英雄大豪杰。
  但也是汉家有数的人杰。
  更重要的是,两者的三观都很正,而且忠心耿耿。
  环境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个体周围的人群,也会改变一个人的三观。
  从十四岁到十七岁,刘明三观最重要的塑型期,都是在平壤渡过。
  这使得他,已经与另外一个时空的他,完全不同。
  在现在,刘明是一个典型的汉家诸侯王。
  刘氏诸侯王,在如今,都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精英!
  故而,薄世的答复,在刘明眼中,已经完全变样了。
  刘明觉得,这是薄世这个家伙,不想让自己这个诸侯王沾染战功!
  “薄子卜好大的狗胆!”刘明气的眉毛都要倒竖起来了。
  作为刘武的爱子,刘明身上,其实也带着乃父的许多影子。
  刘明深深的觉得,这次的“匈奴入侵”就是自己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更是因此为自己正名的绝佳契机!
  “君上息怒!”韩安国连忙劝道:“安东都督,大抵也是奉命行事……”
  “哼!”刘明冷哼一声,在他看来,这安东都督之所以欲盖弥彰,假冬演而行动员之事,就是为了不让他参与战争,分润战功。
  而这很可能是来自长安的授意。
  皇帝堂兄,刘明不能也不敢埋怨。
  但薄世这个臣子和外戚,他还骂不得吗?
  刘明气冲冲地说道:“中尉,请传孤的命令,动员一万兵马,随时做好参战准备,一旦匈奴入寇之烽火传来,即刻进入怀化!”
  这也是刘武这一系最大的特点了——任性!
  我才懒得管你长安是不是不想让我沾染战功!
  哥,就是要参与!
  长安越不同意,哥越要参与!
  看你能把哥怎么着!
  况且,这也不违规!
  在理论上来说,朝鲜,也是安东都护府的一部分。
  怀化有危机,朝鲜驻军断然救援,这个事情,就算闹到长安,也没有人敢说他什么不是!
  就像六年前,当吴楚叛乱时,梁国首先进入动员。
  朝野至今也只会赞叹:梁王真忠臣也!
  而听到刘明的命令,韩安国在心里乐的都快笑开花了。
  他先前的话,完全就是故意刺激刘明,就是为了让他下达这个命令。
  身为诸侯王大臣,韩安国很清楚,他倘若想成为朝廷的大将,建功立业,甚至去博取封侯之赏。
  这是唯一可行的路,也是唯一的机会!
  错过这个机会,他这辈子都休想再有机会执掌大军,杀敌立功了。
  所以,韩安国几乎是立刻就道:“君上英明!”
  即使最终匈奴没有入侵,那也不要紧!
  区区一万军队的组织和集结,对今天的朝鲜王国而言,小意思啦!
  更何况,自家的君上,出了名的不差钱!
  于是,整个安东全境,都被一条“天子预言匈奴将入寇安东”的消息,搅得天翻地覆。
  但,出奇的是:几乎大多数的群体,都没有被这个消息吓坏,反而,大家都好像过年一样的,为此狂欢起来!
第1035章
日蚀
  时间的指针,渐渐走到了九月,元德五年,也将结束。
  九月甲戊(初六),日有蚀之!
  日蚀,在中国史书上,是记载最多的天文现象之一。
  早在古老的不能古老的夏后氏当政之时,在距离如今接近一千八百年之远的远古时代。
  当夏仲康氏执政之时,就记载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日蚀。
  那次日蚀,甚至出现在了《尚书》之中,流传至今。
  书曰: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
  最近开始整理出来的《竹书纪年》里也同样记载了这次日全食,与尚书的记载基本吻合。
  而对今日的中国人来说,对日蚀最深刻和最初的印象,却是来自于《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古老的诗歌,用着优美的文字和深厚的人文主义关怀之情,将天文与政事,联系在一起,用着沉痛的语气,诉说着当政者的无耻以及百姓的无辜。
  读者无不与之产生深深的共鸣。
  但是,在汉室现在,日蚀的影响,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刘彻仅仅是日蚀发生的当天,下令自己要“素服避正殿”,同时勒令百官“无得歌舞酒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7/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