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5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7/2322

  太公望治齐,不仅仅用王道,更用霸道。
  愿受中国文字、制度、礼仪者,自然是诸夏,不愿意的,自然是敌人!
  自古以来,诸夏对于自己的敌人,从来不惮于施展雷霆手段。
  不然,当年,原本生活在齐鲁的濊人,怎么会夹着尾巴,逃去了安东的寒苦之地?
  诸将听着义纵的话,都是若有所思。
  有些聪明人甚至已经听出了猫腻。
  王师出塞,自然不止是要收复故土。
  更要将战火烧到匈奴的腹心和老巢去。
  在这个过程之中,汉家虽然不惧匈奴和他的仆从们。
  但是,假如能分化瓦解匈奴的联盟,这自然是最好不过。
  而且,在未来,汉家还将面临如何统治这数万里草原的难题。
  有见识的将官,自然清楚,自古以来,草原无常主。
  一个霸主衰落了,另外一个就会在旧霸主的尸骸上重生。
  中国不可能将自己的力量,无休止的用在草原之上。
  所以,针对匈奴,不仅仅要用军事解决,更需要政治手段来安抚来怀柔。
  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不能让草原上的人认为“汉朝人是来灭亡引弓之民的”。
  草原诸族一旦产生了这样的认知。
  那么,汉家要付出多少牺牲才能消灭反抗?
  这个代价不是现在的汉家能承担得了的。
  况且……
  许多人想到了忠勇军,想到了楼烦军。
  “或许,忠勇军模式和楼烦军模式的不同,都是陛下在实验?”有人在心里想着。
  而经过此次谈话后,汉军高层终于统一的认识。
  一天后,义纵率领的汉军主力,穿越了宜梁前方的一个巨大的湖泊群。
  这个湖泊群,在匈奴语言里,被称为“乌海”。
  大抵是因为这个巨大的湖泊群的湖水,有些时候会变黑的缘故。
  所以匈奴人认为此地被诅咒了,很少有牧民愿意来此放牧。
  所以,常年人迹罕至。
  但是,此地丰沛的水草和富饶的土地,却给汉军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在地图上标识此地!”就连义纵也忍不住下令:“等到班师回朝,吾定要向陛下申请,将此地划归给我羽林卫,作为屯垦地之地!此地至少可以开垦十万亩土地,还可以建立一个年养上万战马的马场!”
  众人听了,都是纷纷点头赞许。
第1114章
高阙会战(一)
  穿越名为“乌海”的湖泊群后,滔滔北河,就已经近在眼前。
  在事实上,“乌海”与北河是孪生姊妹。
  乌海是北河泛滥时的产物,在某些时候,北河会与乌海贯通,形成一个巨大的泽国。
  沿着北河向上溯源一百里,鸿鹄塞就出现在了汉军的眼前。
  鸿鹄塞此时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盛景,只剩下了一片残垣断壁。
  匈奴人不懂得维护要塞,只是简单的维持着它的存在。
  而不久前,汉匈的争夺,彻底让这个赵武灵王的遗迹,化为废墟。
  望着这个曾经宏伟的塞城,义纵有些沉吟。
  自出塞以来,义纵看到了许多秦赵的故城今天的凄凉模样。
  九原城,只剩下了两面低矮的土墙。
  稒阳城,彻底的消失不见,只留下了几片散落在草丛中的瓦片。
  现在,就连鸿鹄塞,也成为了废墟。
  那么高阙城呢?
  曾经被秦人精心维护,视为秦长城的支点的高阙城,又将是一个怎样的面目?
  还有,这些曾经赫赫有名的雄城,不过七八十年,就沦为废墟。
  就像殷商的朝歌,宗周的镐京,被青草覆盖,为黄土掩埋。
  那么,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朽的事物吗?
  这让义纵有些感慨,也有些害怕。
  这让他想起了自己曾经视为仇敌的周阳由。
  当年,他活着,就是为了向周阳由复仇。
  可现在,周阳由恐怕已经连骨头都朽烂了。
  英雄豪杰,不世之功,万丈坚城,不朽霸业,最终都随时间而消散。
  义纵害怕,千百年后,人们会忘记他和他今天的事业。
  就像义纵崇拜的那位燕国大将秦开一般。
  “或许,我该向陛下建议,将来在这河间之地,建立一个纪念性质的建筑,永远纪念那些长眠于此的英雄……”义纵闪动着双眸:“就如同在仁川港矗立的楼船雕像群……”
  这样的建议,在马邑之战后,就曾经被人提起。
  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至今还只是提议,甚至无法进入朝议。
  但,此番拿下高阙后,义纵相信,再无人敢阻拦相关提议了。
  谁阻拦,谁就是在与天下人为敌。
  义纵统帅的大军抵达,鸿鹄塞中,留守的程不识部骑兵立刻出迎。
  “末将见过车骑将军!”留守鸿鹄塞的是一位汉军的骑司马,他来到义纵面前,行了个军礼,报告道:“程将军请末将转告将军:高阙城,已经不足为患,请将军做好在高阙城破后,追杀匈奴残敌的准备!”
  义纵点点头,他已经知道,在河对面,汉军正在建造一种可怕的攻城武器。
  按照墨家的说法,在那种武器面前,连函谷关都将不堪一击。
  至于高阙?陷落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武器,但墨家从不撒谎,更不会有人敢在这种大事上面撒谎欺骗。
  所以,高阙必然陷落。
  而汉军,尤其是义纵所部的主要责任,就是要在高阙城破后,尽可能的将匈奴人留在高阙附近。
  这也是天子下达的本次高阙会战的战略任务——汉军的战略,不仅仅只是要攻陷高阙,重夺秦赵故地。
  更是要尽可能的通过高阙会战,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
  河阴之战,只是重创了匈奴两个万骑,歼灭一个,迫降一个。
  其中,匈奴本部只有两个。
  这远远没有达到汉家出塞的战略目标。
  根据战前的预估,汉军至少要歼灭四个以上的匈奴万骑,并且重创四个。
  因为,假如高阙会战顺利,那么,从此以后,再像获得这么好的作战机会,其实已经不多了。
  在长安的战棋推演中,对汉室而言,最糟糕的情况是——匈奴人会放弃整个幕南,龟速幕北,借助大幕的掩护和隔绝,经营西域,通过西征吸血,与汉家对耗。
  一旦出现那样的情况,对汉室而言,简直是灾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7/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