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2322

第195章
可怕的关系网
  “丝公,您怎么来了河东了……”刘德立刻走上前迎接,满脸热情洋溢。
  袁盎来的太是时候了!
  刘德甚至都觉得,老天爷这是在帮自己了。
  “老臣来河东走亲访友,听说殿下也在,因此特地过来拜见殿下……”袁盎笑着躬身一礼。
  这倒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说法。
  当年,袁盎的父亲和兄长都先后在汾阴侯周昌和平阳侯曹参手下做过事情,有着香火情在。
  只是刘德觉得应该没有这么凑巧,偏偏他来了河东,袁盎也跟着来走亲访友了……
  不管袁盎到底是为什么出现在河东,刘德只知道,稳住周阳由的计划,已经有了最佳人选了。
  于是刘德也还礼道:“丝公来得正是时候,有一事,欲请丝公帮忙……”
  “殿下所说可是河东郡守周阳由之事?”袁盎抬头看着刘德,道:“臣也是为此事而来的,不知殿下心中可已有了计较?”
  刘德自然知道,袁盎这是在问他周阳由怎么处置?怎么定性?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政治上,一个案子或者某个人怎么处置,怎么定性,一个字的偏差就可能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
  刘德看着袁盎,知道袁盎这是在考究他。
  刘德想了想,道:“大逆不道之贼子,还有什么计较不计较的?错非我忧心河东糜烂,安邑百姓流离失所,此刻,我已发虎符,调动荥阳大军,进剿安邑了!”
  袁盎点点头,这确实是老刘家的人的脾气。
  刘氏向来吃软不吃硬!
  而且特别爱记仇!
  当年高皇帝刘邦坐了天下,衣锦还乡,来到沛县与父老乡亲燕饮三日之久,许下种种政策福利,更将沛县划为他自己的封地,永久免粮免赋,但却对他生养他的丰县视而不睹,完全无视。
  为什么?
  因为当初高皇帝起兵之初,被丰县人雍齿带着丰县的百姓在背后捅了一刀,丰县的背叛,让其耿耿于怀,迁怒十数年。
  后来还是许多父老乡亲帮着求情,刘邦才勉勉强强的答应对丰县也一视同仁。
  “殿下仁德,臣代安邑百姓谢过殿下……”袁盎躬身一拜,他很清楚,刘家的人就爱吃这一套。然后,袁盎抬头问道:“殿下接下来有何打算?”
  “这正是我欲拜托丝公之事!”刘德躬身对拜,道:“请丝公为我走一趟安邑,一面宽周阳等贼子之心,一面暗中联络安邑忠臣义士,待我回转安邑,便擒拿周阳及其党羽,明正法典!”
  看着刘德镇定自如,成竹在胸的样子,袁盎心中欣慰不已,在刘德的身上,袁盎见到了当年先帝的一些影子:“殿下今年不过十六,已有如此表现和城府,十年之后,那又该如何呢?”袁盎心里想着,只是想想那个场景,他就觉得兴奋,汉室出了一个太宗孝文皇帝,就让国势鼎盛,至今受益,倘若十年之后,再来一个太宗孝文皇帝,那么,这天下恐怕就要四海升平,凤凰来仪了!
  而这正是他所追求的政治理想。
  于是袁盎拜道:“殿下,臣在来之前,已经与平阳侯、猗氏候等在河东的彻侯商议过来,诸位彻侯皆表示,愿为殿下效劳,铲除奸臣,安定河东,俱以传书各家在河东之军政子弟、扈从及亲族子弟……”
  说着袁盎就从怀中拿出一张帛书,呈递给刘德道:“这份名单是河东诸彻侯在军政任职的子弟、外族及扈从子侄,计有军司马三,屯长十七,队率二十一,盗贼都尉二,车尉三,县令两人,县尉七人,及游缴亭长之属百人,皆愿从殿下,平定逆贼,捕拿叛党,安定河东,效忠陛下,以宁宗庙!”
  刘德接过帛书一看,心中一直悬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
  直到此刻,刘德已经确信,周阳由已经失去了造反的能力了。
  这帛书之上密密麻麻的人名,告诉刘德,基本上河东郡郡兵中一半以上的中层军官,三分之一以上的基层官员,都已经站在了他这一边。
  周阳由恐怕前脚扯旗,后脚就要被他的卫兵缴械、软禁了。
  当然,从另一个侧面,刘德也知道河东郡现在的一些状况了。
  看看名单上面这么多的官员、军官,从基层的队率到中坚的屯长、司马,负责治安的盗贼都尉,居然都跟河东的彻侯们有着种种关系,顺藤摸瓜下去,竟然都是亲戚或者家族先人曾跟随过这些彻侯。
  不止如此,地方民政系统更是被这些彻侯渗透成了筛子,十个基层的亭长、游缴有九个能跟他们扯上关系。
  这就像一张大网,将整个河东的军政体系都笼罩于其中。
  让人看了不寒而栗,甚至心惊胆战!
  不过刘德想想也觉得正常。
  彻侯食邑一县之地,位高权重,民间有的是想攀附和巴结的人。
  而这些彻侯也不傻,自然懂得利用他们的地位来为他们笼络人才,方便自己做事,于是,就这样盘根错节的联系到了一起。再加上他们自己昔日的部下们的后代,于是就形成了刘德现在看到的名单。
  刘德很清楚,这些人现在大部分都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平时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真要拧成一根绳子,他们还需要十几二十年以上的经营和培养,才有那么一点点可能形成一个门阀政治的雏形。
  即使只是这样,刘德的心中也开始警惕也戒备了。
  门阀政治有多可怕,不用讲,是个人都明白。
  “只要我在位一天,就不能给门阀半点生存的空间!”刘德在心里想着。
  但此刻,这个关系网对刘德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刘德对袁盎一拜道:“多谢丝公!”
  当然要感谢袁盎了,没有袁盎从中联络、协调,刘德自己是没办法在这一下子就能将所有的彻侯都拉过来的。
  而如今的天下,估计也就只有袁盎和石奋有这个人脉能将这么多的彻侯家族在短时间内就全部联络沟通好。
  “请丝公为我尽快联络这名单上的所有臣子,请他们右袒以安定河东,效忠天子!”刘德再一拜道。
  当年,周勃夺吕产兵权,进入北军营地,鼓噪士卒,道:今为刘氏右袒,吕氏左袒,北军全部右袒,于是杀吕禄吕产,废少帝。
  刘德就是用这个典故来告诉所有的将校,站队的时候到了,你是忠臣还是逆贼,必须选择。
  很显然,只要不是傻瓜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周阳由死定了!
第196章
布置
  “诺!”袁盎叩首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臣奉命!”
  “另外,还要劳烦丝公为我走一趟安邑,以安周阳之心,就说,朝廷欲任命其为大行,请他做好准备,及早定好继任之人!”刘德又道。
  袁盎联络的人,只能确保万一周阳由起兵叛乱,规模被限定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但却不能保证他一定没法子叛乱。
  周阳由在河东当了三年郡守了,若说他没有几个铁杆心腹、脑残支持者,说出去都不会有人相信!
  要确保万无一失,还是必须按照原计划行动。
  而袁盎是最适合稳住周阳由的人选。
  最重要的是,只要袁盎出现在安邑,就能确保,除周阳由的死忠外,再也不会有其他人听命周阳由了。
  袁盎听了刘德的话,点头道:“臣奉命!”
  说完就欲起身告退,去联络官员,前往安邑,执行刘德的命令。
  但刘德却叫住他道:“丝公,天使章德,与我有旧,若有可能,就给他留条生路罢……”
  这句话,刘德是犹豫了很久最终才说出口的。
  章德这一次,这差事,毋庸置疑,干砸了!
  回了长安,他不死也要脱层皮!
  为什么?
  身为天使,持节镇抚河东,他有先斩后奏,临机应变的权力。
  河东郡守周阳由当着他的面,告诉他杀了郡中长史、司马、督邮。
  当时,章德的上策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下令拿下周阳由,哪怕周阳由当场发作,举兵叛乱,那章德也是有功无罪,甚至会被认为是忠奴。
  中策是立刻拂袖而去,然后上书长安,这样虽然无功,但起码立场坚定,政治正确。
  可他偏偏选择了下策!
  即没有下令马上以叛贼的罪名逮捕周阳由,更没有拂袖而去,与此事划清界限,反而滞留安邑……当然这个选择不能说愚蠢,一般的大臣面对当时的场景,多半也会跟章德一样选择。
  但他是宦官啊!对宦官来说这就是取死之道!
  身为宦官,立场不坚定,政治不正确,回了长安,只要有人稍稍提一下他在河东的表现,天子不杀他,大臣也要杀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