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5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0/2322

  这就是要成立皇协军的架势了。
  但又不同,刘彻击败匈奴后,并不是要殖民草原,也不是要奴役草原的诸民族。
  事实上,刘彻现在连棒子的祖先都没有奴役和苛责,连后世霓虹人的祖先也没有屠戮和血洗。
  在后世已经成为中国一部分的匈奴以及草原上的其他民族,只要愿意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愿意接受汉室统治,刘彻也不会奴役和屠戮他们。
  而是会将他们同化后,视为臣民一样善待。
  当然,移风易俗和文化同化,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做的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现在的草原的绝大部分,在后世本就是中国领土,生活在其上的人民,也早就成为了诸夏的一分子。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当年,战国时期,秦人就已经知道了远交近攻的重要性。
  今日的汉家想要走向世界,想要独霸寰宇,君临天下,首先就必须保证自己的周边的安全和稳定。
  在汉室统治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极限范围内,刘彻的打算就是当做本土来对待。
  将这些民族和王国,统统同化。
  只有同化后,视同国民一般对待,才不会在未来发生什么麻烦。
  后世牛牛家里的那点子破事,可是给刘彻留下了深刻印象。
  爱尔兰就不说了,苏格兰都成天要闹着离婚。
  刘彻自是不愿意自己的帝国,将来也要受到这样的折磨。
  那样的话,他恐怕要在坟墓打滚和哭泣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某些不听话的家伙和某些冥顽不灵的家伙,会自动的被历史大势所吞噬,无声无息的消亡。
  要不然,就学北匈奴,思想有多远,就给刘彻滚多远,最好滚去欧罗巴跟罗马人还有希腊人玩泥巴!
  众臣听了刘彻的话,却都是陷入了沉思。
  用楼烦骑和忠勇军为其张目?分裂匈奴?
  这两句话,在这些心里挂起了十七级台风。
  许多人的心灵都是澎湃不已。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心神难耐,而且,极具可操作性的战略。
  只要能够分裂匈奴,哪怕是让一小部分的匈奴人占据一小部分的草原,对汉家来说,都是意义重大!
  更可替汉室找到一个完美的嘲讽者。
  只要汉室扶持的这个单于还存在,匈奴人恐怕就没空来管汉室的行动。
  更妙的是,还可以逼迫匈奴人,不得不在汉家选定的战场和汉军正面交锋——除非匈奴单于庭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汉朝册封的单于,一直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还不断的勾引和引诱其他部族。
  所谓天无二日,地无二主!
  “匈奴人这次要倒霉了……”许多人在心里想着。
  这样一想,大家的脑洞就纷纷打开。
  因为天子的这个构想,实在是太美妙了,使得众人可以随心所欲的畅想。
  更妙的是,因为这个单于是靠着现在已经被汉室完全控制和掌握的楼烦骑和忠勇军才能支撑起来的花架子。
  所以,只要楼烦骑和忠勇军还忠于汉家,那么这个所谓的单于就是一个傀儡。
  而楼烦骑和忠勇军会背叛汉家天子吗?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少在现在是这样。
  楼烦骑兵们,家家户户都有当今天子的祭祀,早晚祈祷和祭拜。
  忠勇军就更夸张了,当今天子,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神和主宰。
  忠勇军上下,甚至几乎都是如同苦心僧一样的存在。
  几乎人人都在忙着立功清洗自己的罪孽。
  更夸张的是,他们觉得,为汉家服务,与匈奴作战是了不得的善行,既可以清洗自己的罪孽,又可以拯救在匈奴残暴统治下水深火热的同族。
第1124章
脑洞(二)
  “陛下,臣以为,是不是可以将中国之郡县制,改良一下,移入匈奴……”一个稍微有些发胖的中年男子奏道:“以臣愚见,这或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办法……”
  刘彻转头,看向了此人。
  此人复姓公孙,名诡。
  是的,你没有看错,他就是曾经梁王刘武的谋主,在历史上刺杀袁盎的主谋。
  但在现在,历史已经面目全非。
  梁王刘武再也没有任何觊觎皇位的心思,反而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将的宝贝儿子们都安排好出路上。
  这样,公孙诡和他的好基友羊胜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其中羊胜回了老家教书,而公孙诡则不死心,求了梁王刘武举荐,然后来到兰台,从最低级的尚书郎开始做起。
  如今,已经爬到了尚书右仆射的位置,还混进了舍人的名单里。
  换句话说,假如刘彻现在立储,那他就可以进入太子、宫,从舍人开始,开启一次潜邸之旅。
  不过,那是不可能的。
  二十年内,刘彻都不会去考虑立储之事。
  倒是这公孙诡,虽然是个官迷,而且野心大的很。
  但相应的,他的能力和手腕以及眼光都不错。
  毕竟,这可是曾经吊打了枚乘和庄忌的大能!
  “郡县?”刘彻看着公孙诡,面带笑容:“卿说说看自己的看法……”
  公孙诡拜道:“回禀陛下,臣读禁中档案,发现匈奴乃是以邑落为单位,氏族为群落的社会,是以,臣觉得,似乎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将未来臣服的诸部族,统统编户齐民,按姓氏血缘,以中国制度而代其部落,如楼房部落,可曰:楼烦郡;白羊部落可曰:白羊郡……”
  刘彻听着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
  这不就是后世满清的八旗制度的原始版本吗?
  满清政权,靠着八旗制度,加上减丁政策以及拉拢蒙古上层王公,第一次彻底的将草原民族驯化。
  不过呢,这个制度,刘彻不打算学。
  原因很简单,八旗制度只是钳制住了蒙古的爪牙,但却没有将之同化——不过,考虑到满清的尿性这也正常,毕竟,满清皇帝自己都不想让八旗与诸夏同化,刻意的强调了许多祖宗制度,千方百计的避免被汉族同化。
  但刘彻不同。
  无论是长城内,还是长城外,这都是诸夏的领土,神圣不可分割。
  在自己的国土上玩弄殖民地的手段,那不是聪明,是傻缺。
  中国为何能从当初黄土高坡上一个数百人的小部落,发展到今天,独霸东亚,成为已知世界唯一的文明灯塔?
  靠的就是强大的同化能力和无与伦比的种田技术。
  先王们带领着先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期间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终于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现在这样的庞大疆域和无穷人口。
  想到这里,刘彻就举起手来说道:“卿之议虽好,但是,却忘记了一个重要的原则……”
  “朕并不是羁绊匈奴……”刘彻站起来说道。
  假如是羁绊,那自然可以在给与傀儡单于一定的自主权的同时,从经济和政治上奴役和剥削他。
  打个比方,刘彻甚至可以在未来,要求草原上的匈奴定期朝贡数量巨大的牲畜。
  只要汉军依然强大无敌,这种无本买卖就可以一直做下去。
  就像后世米帝,强X中东,让中东各国不得不给他的石油美元政策背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0/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