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6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0/2322

  他们见了刘彻,纷纷拜道:“庶民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这些工匠,年纪最小的,也有三十五岁了。
  至于最大的那位,则足足有七十岁!
  他们是刘彻现在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汉室最顶级技术最高超的匠人。
  有人能够千锤百炼,从粗钢之中,提炼出堪比后世特种钢的精钢。
  也有人可以凭借双手,将一堆堆的木头,制成一个个精密至极的零件,然后,将之组装成一个齿轮。
  更是现在的汉室国宝,水利锻锤系统的制造人。
  他熟悉材料,只靠手感就可以知道,每一块铁锭的用途。
  更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灵活的双手,像变魔术一般,将那些材料,制造成现在世界上最精密的零件。
  当然,因为常年在工坊的第一线工作。
  他们的面容和双手甚至身体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留下了许多疾病甚至是畸形。
  刘彻见到这些匠人,这些大匠,立刻就道:“诸公皆请平身,来人,赐坐!”
  他们每一个都是国宝啊!
  他们不仅仅需要时间,需要经验,需要漫长的实践。
  他们更需要天赋和努力。
  所有的条件缺一不可!
  这些年来,这些大匠,一直被刘彻小心保护和悉心呵护。
  现在,他们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文武百官们看着这些匠师,都是狐疑不已。
  在很多人眼中,这些匠人,几乎就跟三哥家不可接触的贱民一般。
  但也有消息灵通或者见过他们的人。
  这些人现在,都下意识的提起了自己的绶带,对着这些大匠微微致意。
  没有别的原因,因为,他们值得尊重。
  刘彻看着这些大匠,等他们坐下来,才缓缓开口,道:“今日,朕请诸公前来,是因为有人说,百工者皆粗鄙不堪,不通文学,不识文字之人……”
  这些工匠听着,没有什么反应。
  他们早已经习惯了如此。
  特别是少府的工匠。
  他们每日起早贪黑,在工坊之中工作。
  高高在上的清贵士大夫们,在宫阙之中出入,即使路遇他们,也从来不拿正眼瞧瞧。
  但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在工坊之中。
  即使技术精湛,有鬼斧神工之能,也只有工坊中人知道,最多最多,少府六丞之中的某位能听到他们的名字。
  但,想要让这些清贵的大人物们礼贤下士……那就是做梦了!
  也就是今上即位后,他们的地位和待遇才开始提高。
  技术越好,就享受越高的待遇。
  像他们这样的甲级大匠,在现在,其实已经过上了如同贵族一样的生活。
  天子赐给了高屋大宅,赏给了爵位,赐予了钱帛。
  逢年过节,还有使者慰问。
  这让他们在感激之余,发誓拼命工作。
  至于其他人的轻视和蔑视。
  无所谓了。
  天子能尊重和看重他们,已然足够!
  刘彻也知道这些匠人的脾气。
  他们说得好听点,是忠厚诚恳,说得难听点,其实就是一群技术宅。
  除了埋头做事,几乎不会去理会外界。
  非如此,他们断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欲利其器,必先学其文……”刘彻站起身来,望着张寄和其他人,在这些自诩清贵,高人一等的士大夫身上掠过。
  你们以为,你们读的书很多吗?
  你们以为,你们懂得的东西很多吗?
  开玩笑!
  现在,是时候让你们见识一下,工匠们掌握的知识了。
  这样想着,刘彻就对张寄说道:“卿可以随意挑选此十三工匠之中任意一人,出题考之……”他弹了弹御座上的扶手,接着道:“当然,不能考他们商君之书,孔孟之文,就考考他们近世之学……无论算术还是其他什么……”
  如今的汉室天下,当官的话,当然不会是考什么商君韩非孔孟黄老了。
  那只是一块敲门砖。
  真正想要做好一个官员,哪怕是一个地方上的亭长。
  也需要懂得一定的数学,更要掌握一定的管理技术。
  而这些都是经世之学。
  哪怕是在士大夫们眼里,也属于必备之学问。
  不懂数学,不知管理和驾驭下属的人,早就被踢出朝堂回家种田了!
第1190章
强大的工匠(二)
  张寄望着自己眼前,临襟正坐的十三位大匠。
  这些大匠,人人满面烟尘,这些都是常年在炉火之旁或者木器之间工作沾染上的污秽,久而久之,就沉积入皮肤,无法洗去。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体,或多或少,都有残疾,甚至有人五官有缺。
  这样的人,在以往,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这宣室殿,更别提受到天子尊重了。
  “自古未闻有礼贤百工之事……”张寄在心里想着。
  汉室是一个看脸的王朝。
  在今上即位以前,从上到下,都是一看品德,二看行为,三看容貌。
  模样长得不好,别说做官,刀笔吏都不会让人当!
  只能滚去市井,与三教九流掺和。
  容貌俊朗,风度翩翩的士大夫才俊,才是被人们尊重和敬仰的人物,才是国家社稷的栋梁!
  但……
  自从今上即位后,这个制度渐渐的瓦解于无形。
  容貌天下第一,堪称当世柳下惠的大农直不疑,被出生低微,模样勉强还算过的去商容架空,成了甩手掌柜。
  元老大臣,同样以容貌和风度以及名声闻名天下的袁丝,甚至干脆被赶出长安,如今还沦落到了南越去教化夷狄。
  想想都是可悲可叹!
  而在同时,三教九流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开始充斥庙堂之上,宫阙之内。
  甚至,当今天子的智囊团,那兰台尚书之中,还堆了好几十个从地方抽调上来的蔷夫、游徼。
  那都是些什么人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0/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