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6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1/2322

  太常衙门的占卜显示,这个月月中的戊辰日(十五),就是一个吉利的日子,适合作为石渠阁之会的开场!
  现在,诸子百家的巨头,共聚长安。
  各种纷纷扰扰的问题,让执金吾和卫尉,忙的喘不过气。
  而今年的考举,也肯定会和石渠阁之会的结果,息息相关。
  另外高阙之战的善后问题,以及有功将士士卒的封赏落实,这一个多月来,也占去了刘彻太多时间和精力。
  种种事情,纠缠到一起,让他都有些疲惫了。
  “真不知道,那些事事亲力亲为的君王,是怎么活下去的……”刘彻在心里叹了口气。
  没有多久,刘彻就沉沉睡去。
  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夕阳西下,余晖漫天。
  “陛下……”见到刘彻醒来,一直充当着人肉沙发的夏胭脂笑着道:“您可算醒来了,方才,尚书令来禀报了好几次,因为不是什么大事,臣妾就没有叫醒陛下了……”
  “什么事情?”刘彻连忙做起来,问道。
  “据说是赵逆重病将死了……”夏胭脂答道。
  “赵逆?”刘彻一时间都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过了一会,他才想起来,不就是赵王刘遂吗?
  当初,吴楚之乱后,刘遂被召入长安,随后就软禁起来了,直到今天。
  六年来,刘彻都快忘记了自己的这个堂叔了。
  想不到,在今天,再次听到他的消息,他却已经要魂归九泉。
  “知道了……”刘彻淡淡的点点头。
  刘遂……
  在刘彻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年,他带领他的赵国精骑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的通过的场面。
  在哪个时候,刘遂可谓是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不过,这个渣渣不值得任何同情!
  因为,当初,这货甚至想过引匈奴兵入寇的计划。
  在历史上他更付诸了实际行动,派出了使者,去匈奴,请求匈奴出兵。
  要不是周亚夫快速平定了吴楚之乱,而匈奴人自己也陷入了内讧。
  这刘遂恐怕要先于吴三桂,在历史上留下千古骂名。
  所以,刘遂死与活,刘彻真是半分也不关心。
  他只是拍拍手,叫来一个在殿外等候的侍中,吩咐道:“去告诉尚书令:赵逆若死,命太常以寻常人家之礼仪葬之,将赵逆以发覆面,赐其谥曰戾!”
  戾这个谥号,从字面意思看,已经很差了。
  而在谥法之中,更差!
  所谓不悔前过曰戾,知而不改也!
  这在中国,是极为严重的指责和对他一生的完全否定。
  是跟灵、厉、慜、夷一个等级的恶谥。
  那个侍中闻言,都是一愣,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过了一会,他才神色古怪的恭身离开。
  刘彻却是不以为意,他站起身来,穿戴好自己的衣冠。
  然后,回头对夏胭脂道:“爱妃今晚不必等朕了……”
  说完,他就抬起脚步,走出这寝殿,对站在门口侍卫的左右吩咐:“摆驾宣室殿,给朕传召大鸿胪及太常!”
  “诺!”左右立刻恭身说道。
  现在,是时候将诸子百家之中,能够与会者的名单公布了。
  而之所以选择今天这个时间,也是刘彻精心计算和推演后的结果。
  如今,距离太常选定的石渠阁之会的日期,刚刚好还有七天。
  换句话说,今天下午告知太常和大鸿胪名单,明天早上,受邀的诏命,就会送抵诸子百家面前。
  这样一来,留给各派系准备和游说的时间,不足七天。
  那些想开后门或者走关系,来石渠阁刷脸的人或者派系,就会失去运作空间。
  更会让某些企图想玩花样的人,猝手不及。
  这跟后世某个机构半夜三更宣布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
  想看想,刘彻接着说道:“派人去梁王府邸,请梁王今晚入宫……”
  想起那位皇叔,刘彻的嘴角就溢出一丝笑容。
  这次石渠阁之会,还真有些地方,需要借助刘武的嘴巴来做事情。
第1199章
公示
  翌日,天刚刚蒙蒙亮。
  长安的大街小巷的露布上,就已经张贴上了一块块崭新的露布。
  说是露布,其实早已经换成了廉价的白纸。
  所以,如今,至少在关中和长安,国家的政策变化和法律变动,都会第一时间张贴到各地的露布台上,或由官吏,或由士大夫、读书人,宣讲和解释给其他民众。
  这种宣明律令,而且,特别重视对百姓解释和宣传法律、政策的做法。
  一直是刘氏政权孜孜以求的目标。
  但在以前,只有那些颠覆性的政策变动以及法律变化,才会由露布通告天下。
  譬如,新君即位、册立太子,免除田税、征发徭役等等。
  而,在今天,一个个小小的政策和变化和影响,甚至就连粮食保护价的变动,也会出现在露布上。
  原因很简单。
  廉价而已!
  如今,就算是将露布贴满全天下,所费可能也不过几万张白纸罢了。
  而在过去,这却是几万块布。
  虽然是碎布,但那也是钱啊!
  而随着国家越来越习惯于将政策、法律、朝局、军事胜利以及对外进取等事情,宣告于露布。
  所以,百姓们也习惯了,每当有新露布出现时,就驻足围观,等待有人来宣讲。
  原因很简单,露布上,经常会出现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
  譬如,粮价的变化、盐铁器皿的涨跌,以及国家征兵的通知。
  这一天,跟从前没有区别。
  新露布一贴上,立刻就有许多百姓围拢过来,问着露布下站立的官吏:“这露布上说的是什么啊……”
  那个官吏闻言,微微一笑,朝着众人拱手道:“方今幸甚,圣王临轩,国泰民安,于是,陛下乃诏天下诸子百家,各派名士、贤达,共聚石渠阁,与天下贤达,共议时政,共商国事,厘定阴阳五行之属……”
  人群之中的百姓听了,纷纷赞道:“谁说不是呢?”
  “陛下真真乃是圣王!”
  如今的关中,已经真正成为了刘氏的大本营和基地。
  铁桶一般的统治基础。
  原因很简单。
  刘彻让关中大部分百姓,能够吃饱肚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1/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