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7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0/2322

  而路博德可是老将,甚至可以说是名将了!
  他以右北平太守追随霍去病转战了大半个世界,后来还以卫尉官领伏波将军灭亡南越!
  从北方打到南方,几乎转战了全世界,可谓战功赫赫!
  本来,这样一位经验丰富,战功赫赫的老将,为李陵殿后,并作为接应李陵的主将,无论如何都可以安全的接回出塞的李陵部。
  但事实却是——李陵出塞前后数月,仅仅在浚稽山里就抵抗和迟滞了匈奴主力数日。
  而在距离李陵所部被包围的峡谷地区不过数百里的居延。
  本来应该已经赶来接应的路博德所部,却在这几个月里,只向前进军了不过两百里,甚至都没出居延边墙范围!
  用蜗牛速度,都不足以形容路博德!
  这个悲剧,告诉刘彻,假如按照现行的斩首积功制度继续下去。
  未来,可能会出现许多个李陵一般的悲剧。
  前方的骑兵打的激情四射,而后面的步兵和接应的军队,却在蜗牛一样的爬。
  这在历史上的汉匈战争期间,曾经上演过无数次。
  不止一个李陵,栽在援军和接应部队赶到不及时或者干脆隔岸观火之上。
  而导致这一切的缘故,除了私人恩怨,武帝后期军队素质下降等因素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后方部队缺乏积极性。
  毕竟,前面的骑兵,打的再好,与后面的军队也没有太大干系。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要那么积极呢?
  慢悠悠的向前蹭岂不是更好?
  自马邑之战后,刘彻就一直在通过军法官系统,摸索着改革首级积功制度。
  到现在,通过一次次尝试和不同的试点,刘彻也已经差不多有方案了。
  “近年以来,朕命廷尉及御史,在军中各部,试行过种种不同的计算方案……”刘彻缓缓的道:“经过推论和验算,如今,朕已经差不多有一个想法了!”
  刘彻望着自己的将军,道:“卿等皆大将,久经战阵,明知军事,都听一听,然后再与朕来说说这其中的利弊……”
  “朕打算日后在军中推行首级均分制度,其以战兵七,辅兵二,勇兵一之方式分配首级……”说着,刘彻就让汲黯将一块屏风抬出来。
  屏风上,已经用一个表格列出来了一场战斗之后,首级分配方式。
  众将都聚拢过来,看了看,然后略一思索,接着就纷纷点头。
  就连骑将和材官们,也是很满意。
  因为这屏风上的表格说的很详细,在战斗结束后,禁止士兵随意割取首级,只能由隧营来割取。
  而隧营所割首级,在军法官处统计完成后,再进行分配。
  表格上列了一个假如有一百个首级,怎么分配的方法。
  首先,将这一百个脑袋分作三部分。
  最大的七成,均分给所有冲阵杀敌的士兵,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只要出击了,冲锋了,就可以均分到属于他们的功劳。
  而剩下的三成,则分作两部分。
  其中两成,均分给所有辅兵,包括在后方转运粮草和器械的辎重兵,甚至连炊事兵和喂马的马夫也可以分到。
  而余下的一成,则分配给那些战死者或者作战最勇敢,表现最突出的士兵。
  这个新的首级分配制度,是刘彻通过数以百计的军方官和随军文职军人,在数年的时间,不断摸索出来的一个分配方式。
  当然,也参考了戚继光在历史上的做法。
  这样一来,基本上就可以杜绝作战的时候,为了脑袋,结果当着敌人的面,不顾一切就去割首级的行为——在汉军的野战军之中,这样的行为虽然没有发生过,但郡兵和民兵里,类似的情况一直屡禁不止,没办法,汉家军功最高,汉室的军功就跟后世的科举功名一样,是财富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而如今,有了这个军功分配制度,就可以杜绝这样的事情了。
  更重要的还是加强军队的团结,避免各部队之间的内讧,同时调动后勤兵的积极性。
  有了这套军功制度,刘彻相信,便是后勤辎重部队和民夫,也会很有积极性了!
第1263章
怯懦的匈奴
  就在长安的汉家君臣在为了首级分配制度而议论纷纷的时候。
  在遥远的居延泽。
  军臣单于也在进行着他雄心勃勃的报复计划的部署。
  此刻,在他的王帐之中,悬挂着一副木制的地图。
  这副地图的年代非常久远了。
  不知道是匈奴人在什么时候,从汉家的城市夺取的。
  但在如今的匈奴,这却是宝贝的不能再宝贝的重要战略物资了!
  特别是如今,匈奴人在汉室内部苦心培养的情报网络和带路党几乎全军覆没,哪怕是剩下的人,也早已经抛弃了匈奴,成为了汉室的拥护者——毕竟,现在傻子都知道,匈奴这艘船大概是要沉了。
  而相反,匈奴内部,却涌现了无数想要当带路党,或者已经是带路党的人。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人心一散,队伍自然不好带!
  事实上汉、奸或者X奸这种群体,可不是某一国或者某一个民族的特殊属性。
  法国沦陷,给纳粹暖床或者给纳粹服务的人,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甚至出了个维西法国。
  捷克、奥地利、波兰,都先后在被纳粹征服后,成为纳粹的帮凶。
  而毛子号称战斗民族,但在苏德战争中,成千上万的人成为德军的走狗!
  至于那个据说可以一亿玉碎的霓虹,在米帝种了爱心小蘑菇后,伺候起爸爸来,连汪精卫看了也要汗颜。
  那何止是奴颜婢膝啊!
  根本就是舔着爸爸的大鸡鸡,还抬起屁股请求粗暴一点,再粗暴一点!
  至于万年RBQ棒子们,给天朝当了两千年小妾。
  到了新世纪,更是丢掉一切羞耻心,一心一意的服务米帝爸爸。
  事实上,相对而言,其实诸夏民族,才是那个最难屈服也永远不会屈服的民族。
  汉、奸虽多,但英雄也从来不少。
  而且,英雄的数量,一直高于汉、奸。
  哪怕是家国沦丧,举世无援的时诸夏民族也从未停止反抗。
  无论是五胡乱华还是满蒙入侵,仰或者在哪个民国的黑暗岁月里。
  成千上万的英雄曾经振臂高呼,曾经流血牺牲。
  满清统治两百多年,就反抗了两百多年!
  换其他国家和民族,有这样的人民和这样的血气吗?
  日耳曼蛮子鸠占鹊巢,罗马人死哪里去?
  君士坦丁堡陷落,高贵的欧陆贵族们又去哪里了?
  英格兰吞并苏格兰,苏格兰人除了喊了一声“自由”外,剩下的人死哪里了?
  爱尔兰人要不是被英国人剥削的太严重,恐怕他们也反抗不起来吧!
  所谓的劣根性,屁民流说说也就算了,真信的肯定智商有问题。
  此刻,军臣看着自己大帐中的贵族们。
  这些人里,有许多是曾经奴颜婢膝的臣服在匈奴的马蹄下,无论怎么盘剥都不敢反抗的部族贵族。
  但现在,这些人却开始将尾巴悄悄的翘起来了。
  对于出兵和负担出兵的牲畜以及奶酪份额,都是推三阻四,要不是如今匈奴依然控制着草原,有着无敌骑兵,军臣毫不怀疑,这些人很可能连来都不会来他这里了。
  望着这些人,军臣在心中发誓,未来一定要给他们好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0/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