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8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4/2322

  更是激发了士兵们的士气和勇气!
  而匈奴人的行为,也是彻底的激怒了赵国士民!
  打从汉兴以来,匈奴人就念念不忘,想要侵略赵地。
  当然,这也与赵国自己内部有问题有关。
  譬如前任赵王刘遂这个混蛋,就曾经想过与匈奴里应外合,引匈奴兵为依仗的计划。
  还好当时匈奴似乎出问题了,不然的话,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而在那之前,陈豨和卢绾也都打过赵国的主意。
  仿佛赵国是个小受,好欺负一般!
  而现在,赵国人决定,告诉世界,告诉天下——别惹我!我是你们惹不起的存在!
  而在下落与且居一线的正对面,沮阳的北方,从居庸关中,也走出了一支数万人的赵国郡兵。
  策马走在军队前方的,是故楚国丞相张尚,他的弟弟,正是梁王刘武的爱将故梁国中尉张羽。
  与赵建德不同,张尚非常年轻,今年才五十多岁,他没有赵建德那样的能激励士气,为人也很内敛,但他清楚自己的职责——不让匈奴一兵一卒走脱!
  在曾经的历史上,此刻,张尚自然是死了。
  因为楚王刘戊谋反,他作为亲汉派,第一个就被杀了。
  但是,现在,他却依然活着,不仅仅活着,而且还成为了武苑的教官。
  如今,他挂着赵国中尉的头衔,带着这数万赵国郡兵,压向沮阳之敌。
  “我军此行,只为助战和阻截敌人……”张尚吩咐着部下们:“万不可轻敌,非得将令,不得出击!”
  “诺!”将官们轰然应诺。
  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这一路军队的情况,看上去人是很多。
  但实则,真正可堪作战的不过一万郡兵骨干而已,剩余的都是地方上的英雄好汉与自带干粮跑来参军混功劳的豪强和地主的子弟们。
  这些人磨合不够,训练不足。
  摇旗呐喊,勉勉强强,但真要去跟匈奴人面对面的厮杀、血战,恐怕即使能打赢,损失也会很大!
  还是在旁边看戏,抓机会就抓点俘虏,砍点脑袋更好。
  反正,此番作战,主力也不是他们!
  而是——车骑将军!
  ……
  而在此时,在沮阳城身后,义纵也已经与从沮阳出来的一千五百名飞狐军的胸甲骑兵汇合了。
  作为汉室最早,同时也是目前最好的胸甲军官之一。
  义纵首先就检阅了这支飞狐军的胸甲部队。
  “两个校尉部,全部没有满编……”义纵检阅了之后,微微颔首道:“不过训练不错!”
  他捡起一支被摆放在地上的骑枪和手弩,仔细观察,赞道:“保养也做得很好,是一支好胸甲!”
  得到义纵的夸奖,两位飞狐军的胸甲校尉,都是喜不自胜。
  “将军繆赞……”两人笑着道:“俺们不过是学了一些羽林卫和虎贲卫的皮毛而已……”
  这倒也不算是谦虚。
  论胸甲的精锐和善战,还是羽林卫与虎贲卫最强。
  无论是训练时间还是实战经验或者人员、装备的素质,虎贲卫与羽林卫都笑傲天下的。
  不过,这两支部队,是天子宿卫,是禁卫,不强的话,岂不是没天理?
  况且,天下胸甲,都是羽林卫和虎贲卫的胸甲军官手把手带出来的。
  仅仅是从尊师重道这一点上来说,也没有人敢去跟虎贲卫与羽林卫抢这个头衔。
  但义纵却是笑着摇摇头道:“虎贲卫与羽林卫,有虎贲卫和羽林卫的骄傲,而飞狐军,以本将看来,也有飞狐军的骄傲,此战,还需要飞狐军诸君,勠力同心,共襄大事!”
  “敢不为将军效死?”两位校尉郑重的行了一个军礼,将右手击打在胸前坚固的钢甲之上,发出了脆响。
  而这响声告诉义纵,飞狐军装备的胸甲,是汉家的第三代量产型胸甲。
  与前两代不同,这第三代胸甲,采用了全钢铁锻打,仅此一点,就足以使得这种胸甲在坚固度和耐用性上远超前两代。
  而且,由于材质的进步,使得这种胸甲的重量比之前两代更轻便。
  全套装备下来,至少减重十斤(汉斤)!
  这可了不得!
  这意味着,他们的速度会更快,冲击力也更强!
第1299章
帝国的毁灭(一)
  汉元德六年夏五月癸卯,辰时三刻。
  匈奴右谷蠡王大帐。
  亦石刚刚起床,正准备召集各部族的贵人,开会商讨攻取汉朝沮阳的作战部署。
  但,他还未走出自己的大帐,就已经听到了,沮阳城头传来了隆隆战鼓之声。
  “这些汉朝人还敢出战?”亦石顿时就怒不可遏了,他拿起自己的武器,就大步走出大帐,对左右吩咐道:“立刻召集各骨都侯来议事!”
  对于汉朝人,亦石一点也不畏惧。
  相反,他跃跃欲试,想要攻破沮阳,来树立自己的威望。
  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亦石觉得,他的力量,足以掀翻一切抵抗。
  只要在汉朝的野战军团赶到战场之前,就攻破沮阳,掳走汉朝的人口、工匠、官吏和财富。
  汉朝人又能把他怎么了?
  亦石可是研究过汉朝自马邑之战以来的骑兵出击距离的。
  他知道,自马邑之战以来,汉朝骑兵的出击距离从未超过千里,也从未深入过草原。
  这是他的优势,也是匈奴人的优势。
  这意味着,只要撤回草原腹地,汉朝人再强,也只能徒呼奈何!
  他们难道还能追进草原不成?
  想到这里,亦石就更加的嚣张起来。
  人一旦有恃无恐,那尾巴都能翘到天上去!
  但亦石还没有来得及继续说话,从匈奴大营的南北两侧,就同时响起了象征着敌人来犯的号角声。
  “呜……”
  亦石的脸色,终于大变。
  “快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亦石急忙下令。
  ……
  与此同时,须卜当户也听到了号角声。
  他连忙跑出大帐,来到外面,远眺远方。
  却见,从远方的地平线上,走来了一支庞大的汉军队伍。
  旌旗招展,战鼓隆隆。
  “是汉朝的材官大阵!”有骨都侯激动的喊着:“我曾经追随老上单于冲击过这种大阵,极为难攻!”
  “材官大阵?”须卜当户的眉头皱起来,他也曾经听说过这种曾经汉匈交兵时,汉朝军队摆出来的最难缠的野战作战方式。
  这种大阵,是用重步兵,特别是戟兵摆在前排中军作为掩护,后军和两翼布置重重弓弩手的圆形军阵。
  匈奴骑兵面对这种军阵,通常很难一次性冲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4/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