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8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8/2322

  “臣愿意如汉朝将军一般,立下军令状,倘若做不到,臣便将首级献给大单于赎罪!”夏王跪下来说道。
  在他心里,这其实也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单于带人先走了,留下的全部都是对单于不满的人。
  这给了他拉拢和经营自己的力量和势力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危机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遇!
  只要自己能成功的带着部族,渡过这次危机,那么他的威望,就会瞬间高涨到与单于分庭抗礼的地步。
  在夏王眼里,军臣已经老朽了。
  他还能活多久呢?
  运气好的话,估计可以活个几年吧?
  但即使他运气再好,也不会超过五年!
  因为诸部族和单于庭的贵族,不会接受一个将匈奴帝国亲手带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单于继续执政。
  这是军臣无论西征多少次,抢回多少物资、财富和奴隶,都无法弥补的事情。
  引弓之民,既骄傲,又敏感,同时心理非常脆弱。
  对汉朝的不断失败,一定会引发包括军臣身边的贵族在内的无数人的反对和不满。
  这些不满郁积到一定的时候,恐怕,就是军臣的亲兵,也会忍不住砍了这个昏君的脑袋!
  是以,倘若军臣运气不好的话,恐怕今年他都捱不过去。
  到那个时候,作为在燕蓟挽救和拯救了匈奴帝国事业的大救星,老上单于的儿子,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坐上那个位置。
  至不济,也可以扶持年幼的于单即位,自己当个幕后掌舵人。
  到那个时候,匈奴就可以按照他的想法和意愿来改造了。
  这也是夏王这些日子以来,朝思暮想得到的答案。
  匈奴帝国,想要中兴,就必须由他来主持和推动变革,其他人都不行!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也不懂汉朝强大的原因!
  也正是出于这个考虑,夏王才会对军臣献上这么一个计策。
  因为,军臣决不能死在这里,更不能现在就死。
  一定要等到他大功告成,有了威望和人心,再去死,才算完美。
  但军臣哪里知道这些,他看着夏王,自己的这个弟弟,满意的点头赞道:“好!夏王果然不愧是我大匈奴的智者,就按照夏王说的办!”
  “可是,我军应该从何处撤军呢?”军臣又头疼起来了。
  南下的时候,倒是很爽利,但撤退,却成了个麻烦事情。
  当着汉朝人的面撤军?
  汉朝人估计会开心的笑死!
  当年,老上单于时期,匈奴好几次败仗,都是在撤兵的时候吃的。
  正因为如此,白羊部族才会发展出回身射这种战术来针对汉朝军队的追尾。
  只是现在,随着汉朝骑兵的强盛,白羊部族和他们曾经赖以为自豪的战术,被彻底扫进了历史垃圾堆。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都远远强于匈奴骑兵,甚至有着汉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汉朝主力野战军团的骑兵,完全可以轻松吊打任何想在他们面前玩回身射战术的家伙。
  如今,匈奴面对的虽然都是些汉朝的郡兵。
  但是……
  那个恐怖的汉朝车骑将军,已经在逼近了,那支该死的飞狐军恐怕也已经在高速赶来。
  军臣可不敢打赌,义纵和飞狐军能愉快的放过自己!
第1311章
张汤回京
  长安城外三十里,渭桥之上。
  今日正是风和日丽,万里晴空的好天气。
  无数的士子和长安城里的贵族、豪商,纷纷携家带口,来到这里游玩。
  尽管,现在,燕蓟前线的战事,正激烈无比。
  但在大后方的长安居民,却还真没有什么感受。
  “听说车骑将军在上谷郡又赢了……”几个豪商聚在一起议论着:“想想还真是有些不可思议呢……”
  “是啊……”众人都是点头感慨着。
  在七年前,没有一个长安人能想到,在七年后的今天,汉家居然可以仅靠着燕赵的郡兵和不过两万多人的中央军队就可以跟匈奴人的主力有来有回,甚至占尽上风。
  而如此大规模的战争,甚至连关中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没有影响。
  这一次,车骑领军出征,整个关中,没有抽调一个民夫,关中的官仓里的粮食也颗粒未动。
  燕蓟的军队的补给,全是从齐鲁地区,楼船舰队转输而来。
  仅仅是在过去这一个多月,楼船衙门就将超过一百万石的粮食,从齐鲁、安东转运到燕蓟。
  这种可怕的运力,让人在胆战心惊的同时,也让商人们看到了无穷的商机。
  现在,就连蜀郡的商人也知道了,可以通过海运,将齐鲁吴楚甚至南越的商品,运到北方,运到安东。
  既安全,又快捷,损耗还小,经济效益更高。
  于是,逐利的商人闻风而动。
  无数人开始尝试了将自己的商品通过内河航运,转输齐鲁,在齐鲁变卖了以后,再购买当地的商品,通过海运卖去北方,再从北方购买当地的商品,沿着海路卖到齐鲁吴楚,沿着内河航道,回到家中。
  这样一次行商,可以赚好几次的钱。
  利润顿时暴涨好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
  这种新的经商模式,现在已经初见端倪了。
  许多人都开始试水这一模式。
  甚至已经有人赚到第一桶金。
  而在这些商人的不远处,一个庄园里,几位长安的勋贵子弟,正骑着战马,在庄园之中练习自己的骑术。
  现如今,勋贵子弟们的潮流,早已经从早先的比谁家的斗鸡更威猛,谁养的猛犬更威武,变成了谁的马更好。
  换言之就是,长安的贵族阶级,已经脱离了最原始最低级的娱乐方式,进化到了一个更高级的模式。
  这就好比,后世的煤老板富二代们,最开始比的是谁的钱多,谁开的车更好。
  到了后来,就变成了谁养的小明星更漂亮,谁捧的小三更红。
  只能说,这是时代进步,社会进步导致的结果。
  自然,这些勋贵子弟骑的战马,都是市面上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战马。
  每一匹的价格,都是天价!
  譬如,陈元胯下的这匹马,就是去年冬天茂陵赛马场里的冠军马。
  陈元花了足足一千金,才将其买到手里!
  一千金买一匹战马?
  这要是在以前,恐怕会被人耻笑。
  但在现在,却是陈元的骄傲。
  因为他这匹马买回来后,到现在,已经给他回本了,甚至还赚了一些。
  自从买到这匹马后,求上门来,想要“借种”的豪强贵族士大夫就络绎不绝。
  牵着这匹马出去,如今,交配一次,就是一百金!
  谁叫人人都想要养一匹速度快,耐力强,而且身体强壮的好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8/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