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8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4/2322

  要不是担忧贸然间改变过快,刘彻现在甚至可以将这个政策推行整个天下!
  毕竟,如今,繁荣的海上航路,完全可以将南方的粮食产区的粮食,快速便捷的送到北方郡国。
  而安东的屯垦团,从今年开始,也将进入收获期。
  大汉帝国已经步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空前活跃,小民生活状况空前宽松,技术发明空前喷发。
  而四年前,刘彻鼓励生育的诏书颁布,到今天,也开始显现威力了。
  第一波婴儿潮,即将来临!
  按照丞相府和御史大夫衙门以及少府的联合统计和对全国郡国上计薄的抽样调查显示。
  在明年冬天,汉室天下郡国,四岁及四岁以上的婴儿的数量,恐怕会超出历年的所有记录,而在后年,更将迎来一个井喷式的增长。
  不用去看别人,就看这长安城,刘彻就能估摸到目前天下的婴儿数量。
  根据绣衣卫的调查,在长安城里,从去年到今年,新出生的婴儿数量,多的吓死人!
  几乎家家户户,现在都有一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而长安现在的常住居民户数在册的是十五万户。
  这就意味着至少十五万的新生儿!
  而元德二年出生的小孩子,现在已经能够打酱油了,而这些孩子的数量,也多达数万人。
  现在的长安,卖的最好的商品,就是小孩子的用品。
  无论是中产阶级的孩子所需要的笔墨纸砚还是平民庶民阶级的孩子的肚兜与总角辫的绳子,都卖的非常好。
  而男孩子们所用的小弓和小蹴鞠等日常用品,更是常常卖到断货。
  而且,不独一个长安如此。
  在雒阳、在睢阳、在临淄、在彭城、甚至在平壤和新化城。
  到处乱爬和乱跑的孩子,蔚然成群,家家户户,都是咿咿呀呀与哦哦哇哇。
  主妇们常常手里牵两个,怀里再抱一个。
  保守估计,过去四年,汉室至少增加了一千万人口。
  占到了目前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多。
  这是奇迹,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未来二十年,国家都要为这些新出生的人口头疼不已。
  怎么安置他们,让他们生活过的比自己的父祖好,这是刘彻和汉室政权的使命,也是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所以,刘彻已经准备开始,再次向安东地区,进行大规模移民。
  同时,在河套地区,大规模的移民。
  这一次的移民数量,很可能超过两百万!
  但移民屯垦,终究只是杯水车薪,特别是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决定了,大多数人,故土难离。
  有史以来的所有迁徙浪潮,都是因为战争或者是国家主导的强制迁徙。
  所以,刘彻知道,坚定不移的发展工业,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毕竟,农业国家能养活的人口,远远比不上工业国家。
  哪怕是工业革命时期,最浅薄的工业化,也可以支撑起一个一亿甚至数亿的国家。
  而农业国家,再怎么样,也无法养活这么多人口。
  想到这里,刘彻就已经知道了。
  “五年之内,必定要打通河西走廊,控制西域!”刘彻的眼睛里,冒出了坚定的神色。
  五年后,也就是元德十一年,那个时候,第一批婴儿潮的孩子,将进入一个恐怖的时期。
  半大孩子,吃垮大人,可不是什么笑话。
  这些孩子的胃口和嘴巴,会逼迫刘彻和他的国家,必须将粮食产量再增加,农业技术再变革。
  保守估计,假如汉室维持目前的田亩数量不变,那么,想要养活这些孩子,就必须让粮食产量再增加至少三分之一。
  只有这样,才能应付这些孩子和他们马上就要跟着长大的弟弟妹妹们的胃口。
第1315章
疑惑
  夜幕降临,整个长安城,顿时陷入了一个灯火阑珊的瑰丽世界。
  特别是在戚里,这里的灯光,明亮而炽烈,整个戚里的街道,甚至宛如白昼一般。
  那些燃烧着的鲸烛,成为了此地的汉家贵族们,相互攀比的道具之一。
  鲸烛的大小和明亮的程度,都是攀比的对象。
  而安东的陈嬌也借此赚的盘满钵满。
  他的捕鲸事业,日盛一日。
  张汤乘坐着马车,在戚里的一个豪宅下车。
  这是一座哪怕放在这个大汉帝国最富裕的街道,也是顶级豪宅的奢华宅院。
  这个宅院,占地将近百亩之多,完全就是一个万户侯才能享有的宅院规模。
  而其门庭,更是鎏金包铜,耀的人眼睛都睁不开。
  门口,矗立着一个怒目圆睁的雕像。
  那是蜀人供奉和崇拜的灌口二郎,传说中有三眼的神人,同时也是贤臣李冰之子。
  “张公……”在大门口,早就已经在等候的十几位巨贾,满脸笑容的迎上来,当先的两位,笑意盈盈,对张汤微微恭身一拜:“张公大驾光临,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
  张汤笑着迎上前去,对那两位作揖拜道:“奉仁君、贵平君……久仰大名,缘悭一面,今日幸甚,得与两位明公相会,汤之幸也……”
  卓王孙和程郑婴听着张汤的恭维,也都是满脸堆着微笑,心里面更是乐开了怀。
  这两人,可不比当年初到长安之时了。
  那个时候,他们算什么?
  在这个长安城里,阿猫阿狗都算不上!
  还得靠着太长公主引荐,才能与今上见面,而这无疑是他们两人这辈子最重要的投资!
  一次如今在汉室商贾之中,几与当年吕不韦奇货可居一般的投资!
  他们从此就挣脱了舒服,海阔天空,逍遥自在。
  到现在,更是已经成为了汉室最大的两个商人。
  其财富根本无法计算,仅仅是他们名下的矿山和作坊,就已经是数以百计。
  而其后,他们各自的女儿入宫,更是使得他们的身份,从低贱的商人,变成了汉室外戚,皇亲国戚。
  在当今天子的诸多外戚集团里,除了义氏外戚、窦氏外戚和薄氏外戚,就属他们最风光。
  俗话说得好,富贵养人。
  如今这两人,也与当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两人都已经是大腹便便,富态逼人的贵人。
  不过,他们两个也很清楚自己的地位。
  他们说得好听点,是汉家首富,是西南夷的太上皇,是交趾猴子们的主人。
  说得难听点,不过是当今的黑手套而已。
  很多天子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都是他们在干。
  真以为就靠他们,就可以搅动西南夷诸国?让夜郎人甘做犬牙,让僰国人乖乖的当奴才,让南越人帮着抓猴子?
  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4/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