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8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8/2322

  但实则,他们两个也不大清楚,为何如此。
  但,这是从宫里面传出来的意思,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天子的意思,但想来也相去不远。
  夏义也懒得去想太多,他看着卓王孙和程郑婴,道:“既然是如此,那俺就答应了……”
  他现在也有些明白了,汉朝人想要他做的事情。
  无非,就是让他当个干脏活的人。
  不过,这却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汉朝人需要他,这就是他今天得到最好的消息。
  给人当狗,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主人让自己去咬人,而是主人不让自己咬人。
  一旦主人不让自己咬人,这条狗的下场,除了是被宰杀之外,还有其他结果吗?
  汉朝人说,狡兔死,走狗烹,就是这么个道理!
  “善!”夏义话音一落,卓王孙与程郑婴以及其他商贾都高兴了起来。
  他们在乎的,并不是草原上的那些游牧民。
  那点奴隶,也不够他们消耗的。
  他们在乎的,还是那康居、大夏和身毒的人口啊!
  传说,那些地方,足足有几千万的人口,哪怕是抓个几百万回来,也足够他们的矿山和作坊使用的了。
  至于阉割这道手续,无所谓了。
  反正这些奴隶是要被消耗掉的!
  而且,其实现在想来,还是阉割了好。
  阉割了就没有未来,也不会有人来报仇,自己晚上睡觉也能安心!
  若是能找到康居、大夏和身毒人来当替代品,那么西南夷的奴隶贸易也可以停止了。
  其实,若有选择,程郑婴和卓王孙,根本不愿意在西南夷之中做那些事情。
  因为,他们知道,迟早有一天,这些地方会变成汉土,这些地方的人民会变成大汉子民。
  到时候,就会有人读书,当官,甚至爬到帝国的高层。
  然后,这些人会干什么?
  肯定会清算他们这些双手沾满了他们的同族鲜血的人啊!
  是以,这些年来,卓王孙和程郑婴,一直注意着自己的手段,一旦得罪,那就斩草除根,不留任何后患!
  而在另外一个方面,西南夷的蛮子,虽然是夷狄,没有受过王化,无论死多少,程郑婴和卓王孙,也没有什么心理和道德压力。
  但终究,这些人的肤色和外貌与中国相同。
  他们可没有张汤的修为和心性,可以做到真的熟视无睹。
  这也是中国人的优点了,即使是程郑婴和卓王孙这样沾满了鲜血的屠夫,也会有道德上的内疚。
  晚上做梦,也会梦到那些冤魂。
  孟子说得好——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程郑婴和卓王孙,自然不是君子。
  但也不是什么天生的恶魔。
  他们只是被迫被动的走上这条道路的人。
  是以这些年来,他们已经不经常去矿山和作坊视察了,只会到处做买卖,谈生意。
  将这些事情,交给了下人和管家以及家臣们。
  若是可以将奴工从相同肤色和面貌的人,换成金发碧眼或者黑发深目的远方夷狄,那,他们的道德压力和内疚感自然会消除许多。
  而且,因为都是阉割过的,也不用害怕这些人的可能的子孙后代来清算。
  甚至,在这整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做到不沾血——所有的坏事都是夏义做的,冤有头,债有主,各位恶鬼想索命,麻烦找夏义。
  而此刻,张汤也终于知道,自己来这里是做什么的了。
  他是见证,也是来监督的。
  同时,他也是需求奴工的哪一方,也是利益共同体。
第1318章
忠勇军的理想
  远离长安一千五百里,沿着起伏的太行山和吕梁山向北,在汾河流域的南方,一座雄城,赫然耸立。
  这里是太原。
  自晋平公十七年(西元前五百四十一年),晋国上卿荀吴率兵在此将占据此地的北狄驱逐,建立城市和定居点开始,此地,就一直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历经春秋战国,见证了秦汉之交后,今天,这个城市,再次成为了一个华夷融合的城市。
  在太原城外西南的平原山谷地区,数不清的营房林立。
  一个又一个,在高阙之战被俘虏的匈奴士兵们,被各自打散成一个个部曲仕伍,由忠勇军的将士们带着,虔心“改造”。
  改造的内容很简单。
  当年的忠勇军是怎么做的,他们今天也得怎么做。
  李哲漫步在自己的营房里。
  夏季的太原,阳光炽烈,天气酷热。
  但整个军营之中,却是秩序井然,一千多名战俘,在老兵们的带领下,秩序井然的列着队伍,盘坐在校场之中,念诵着忠勇军的改造誓言。
  “我等诚有罪,辛赖陛下圣德,宽宏大量,赐予改造之机会……我等发誓,忠于大汉,忠于陛下,努力改造,认真工作,早日赎罪,重新做人!”
  听着这些誓言,李哲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如今,他已经升迁为忠勇军校尉,手下一千五百人,几乎全都是在高阙之战从匈奴单于的残暴统治和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出来的同族。
  而李哲,仅仅只用了不到五个月时间,就让他们的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他的部下,已经如同过去的忠勇军,人人都坚信了,自己确实前世有罪或者祖宗有罪,所以,才被神明惩罚,投胎在草原,不仅仅要受到匈奴单于的血腥统治和残酷剥削,还要忍饥挨饿,甚至忍受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悲惨命运。
  幸亏大汉天子,神圣的皇帝陛下,德被四海,泽及鸟兽,念及引弓之民的困苦和悲惨生活,不忍他们继续被折磨和压迫,于是大义凛然,出动王师和神骑,将他们从匈奴人的残暴统治以及悲惨的命运之中解救出来。
  但,他们虽然得到解放,却依然身负罪孽,需要赎罪,才可以像李哲这样做一个堂堂正正,挺直腰杆做人的大汉臣民。
  这种洗脑手段简单粗暴,但效果出奇的惊人。
  到现在为止,不仅仅那些在高阙主动投降的匈奴部族也都接受了这个设定。
  就连那些顽固不化之辈,也被感化了。
  甚至连曾经的部族渠帅和骨都侯,也有被感化的例子。
  李哲手下,就有一个过去的骨都侯,但现在,此人已经成为了最狂热的改造积极分子。
  将这改造誓言,反复念诵了三遍后,李哲就登上了校场的高台,对着台下这一千五百名士兵说道:“刚刚本校尉得到消息,大汉车骑将军,东成候义纵义公,统帅的大汉铁骑,在上谷郡围歼了入寇之匈奴右谷蠡王本部,右谷蠡王授首,匈奴骑兵四溃……”
  “万岁!”李哲高举双臂,大声呼喊,仿佛后世的某些销售精英一样,扯着嗓子大声喊道:“伟大的圣天子万岁!王师万岁!”
  “伟大的圣天子万岁!王师万岁!”台下的士兵们也都激动起来。
  王师再次获胜?
  这对这些已经被反复洗脑了半年的故匈奴人来说,这可真是太好了!
  这意味着,王师又可以解救和拯救大批被匈奴稽粥氏的残暴统治压迫和剥削的可怜人!
  更重要的是——他们,将成为这些人的前辈,有可能在未来指导和指教他们改造……
  这很重要。
  忠勇军模式,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前辈可以指导改造后来者。
  如同李哲和第一批忠勇军士兵一般。
  这种类似传、销的上下线关系,让匈奴人欲罢不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8/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