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8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5/2322

  “这些伤,全是胥纰人给我留下的记号……”
  回忆着那场战斗,徐兴国说道:“某至今依然记得,胥纰人的冲锋……其前锋完全没有队形,看似鲁莽,但实则相互之间,配合默契,一骑倒下,另一骑立刻补位……而且……胥纰军冲锋,但凡前骑稍有迟疑,其后骑就会拔刀,将迟疑不进者斩杀,其疯狂如斯,实乃某生平所罕见……”
  “若只是如此,不可能冲破我军的防线才对……”义纵听了,问道:“将军,请说一下,这些虏骑的作战特点和作战方式,尽量详细……”
  “诚如君候所言……”将甲胄和衣服重新穿好,徐兴国说道:“若只有疯狂和速度,胥纰军不过是一群不值一提的莽夫罢了……”
  “以前,很多人,包括吾兄,都在见到了这支匈奴骑兵的冲锋后,轻蔑于彼,没有留意,故此屡屡吃亏!”
  义纵也是点点头,靠着蛮劲,或许在单人或者几个人的械斗里,能够有优势。
  但在数千乃至于数万的骑兵合战之中,蛮劲一无是处。
  只要指挥官组织得当,层层阻截,那么,这些蛮子人数再多,再疯狂,也只是送菜而已。
  特别是对于汉军,尤其是纪律性和组织性非常强的汉军主力军团而言。
  一个防御完备,有着基本工事作为依托的营垒,足以在野外,用三千人硬抗一万骑兵一天而不败。
  只要支撑一天,后续援军赶到,即使不能击败敌人,也可以全身而退。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些骑兵的射术……”徐兴国心有余悸的道:“这些骑兵,是匈奴单于的依仗,在其他匈奴万骑里,五百骑之中,能有一个射雕者,就已经算精锐了……但,在胥纰军之中,以某当年所见,几乎每十骑就有一个射雕者或者准射雕者!”
  “其箭术精湛,而且准头非常高!”
  “五十步外,就可以做到箭无虚发!”
  “吾兄,就是吃了这个亏……”
  徐兴国闭着眼睛,回忆着自己当日的所见所闻。
  匈奴骑兵,在靠近汉军阵前五十余步外,忽然集体发力,箭如雨下,而且准确度高的惊人。
  前排的材官,在刹那间就倒下了百余人,而且,大半是军官,或者处于关键位置的军人。
  然后,他们忽然向两翼散开,不停的游射,将其的箭术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要知道,当时,无论是匈奴还是汉室,都没有马镫和马鞍,骑手要在马背上,而且是高速运动的马背上开弓,本身就很难,一般人都需要放慢速度或者干脆静止,才能开弓。
  但这些匈奴人,却是天生的骑手。
  他们在光滑的马背上,也可以自如开弓。
  当时他的兄长,立刻就因此吃了大亏,前排的材官,损失惨重。
  而后排的弓弩手,射出去的箭矢,却很难对这些散开而且高速机动的骑兵造成威胁。
  他兄长的军队,因此阵型大乱。
  在野战,步兵面对骑兵,一旦阵型混乱,后果可想而知。
  那一战是飞狐军建军以来最大的一次战败。
  三千军队,被匈奴人像赶饺子一样,赶下了冶水。
  死者不计其数,最终,能够活下来的人,只有百余人。
  徐兴国是运气好,他在冰冷的河水中抓到了一块战车的残骸,接着浮力才没有被淹死,即使如此,他在获救后,也足足养了一年,才将伤势养好。
  但他的兄长和其他同袍,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那一次之后,飞狐军足足修养了三年,直到今上即位,才慢慢恢复元气。
  “这么多射雕者!”义纵和其他汉军军官闻言,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匈奴射雕者,即使是在今天,也是汉军的心头大患。
  这些匈奴的神射手,一直就是汉军优先消灭和歼灭的对象。
  从前的大黄弩,现在的神臂弓,都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汉军的所有远程打击武器的攻击顺序,从来都是射雕者-贵族-军官。
  “一定要想个办法,消灭这支白狼骑兵,匈奴的胥纰军!”义纵几乎是立刻就做出了决定。
  射雕者,匈奴最强的士兵,也是匈奴人的中坚。
  哪怕是在汉室,要培养一个神射手,也需要三年以上,同时还需要这个士兵拥有良好的天赋。
  而在匈奴,义纵相信,要求也肯定更苛刻。
  这支胥纰军,恐怕就是匈奴人抽调了全国的精锐,组建起来的军队。
  消灭了他,就等于打断了匈奴人的一条手臂,甚至,等于敲碎了匈奴人的半个身子!
  所以,这支军队,义纵是非歼灭不可!
  甚至,哪怕放过匈奴单于,也要消灭它!
  原因很简单,匈奴人死了一个单于,可以再立一个。
  但,胥纰军却跟折兰一样,应该只有一个,消灭了它,匈奴人起码十年内不可能再组建起来一支同样的骑兵!
  “再来说说另外两个万骑……”义纵也坐直了身子,胥纰军已经如此精锐,另外两个万骑,义纵觉得,恐怕也不会简单到那里去。
第1330章
抉择(一)
  “另外一支被辨认出来的万骑,是匈奴的左大都尉的直属万骑,号称‘逼落’……”义纵拿着情报问道:“可有人知‘逼落’这个词的意思?”
  有了胥纰军的经历后,义纵再也不敢小瞧这些发言莫名其妙的匈奴万骑了。
  说不定,这也是一支精锐!
  将官们听了,却都是摇摇头。
  他们不是大鸿胪的官员,对匈奴语言,了解不多。
  不过,好在,这次进军,楼烦军也派了几个军官前来作为联络官。
  义纵于是派人去召来那几个楼烦军官,问道:“‘逼落’在匈奴语之中,是何意思?”
  那几个楼烦军官相互看了看,最终,一个颇为壮实的军官拜道:“回禀将军,这支骑兵可是以骷髅为旗?”
  义纵点点头,道:“正是?怎么……这骷髅与‘逼落’有关系?”
  那军官闻言,脸色一变,道:“回禀将军,关系很大……”
  “‘逼落’者,冢也,封土也!”他正色地说道:“此必匈奴左大都尉之直属万骑!”
  “确实!”义纵看着自己手上的那本画满了各种匈奴大纛的册子道:“请壮士为吾等解惑!”
  那军官拜道:“不敢!末将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末将,旧在匈奴,为楼烦之奴,对上层之事,所知甚少,不过,这‘逼落’,却是末将以及其他部族牧民和牧奴最恐惧之骑!”
  他心有余悸的道:“想必将军,应该知道,匈奴,以萨满教为国教,多数贵族都信仰萨满教!”
  义纵点点头,对匈奴人的宗教,汉家也有专门的机构研究和解析。
  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这就是一个反人类反道德没有丝毫怜悯之心的邪教。
  萨满教的教义,原始而野蛮,以人为牺牲,用妇孺和婴儿做祭品,以人皮人骨为法器。
  汉家高层甚至都想不通,这种在中国,早已经绝迹了千年,甚至比越人的巫神和南方的巫蛊信仰还要野蛮,还要愚昧的宗教是怎么在匈奴人之中兴盛的?
  匈奴人怎么不会去反抗呢?
  反正,汉家的贵族和士大夫很难理解这种事情的。
  自西门豹之后,任何敢用人做祭品的信仰和宗教,就被官府严厉打击,视为淫祀,发现就予以摧毁。
  “壮士请继续……”义纵张开手道。
  “这逼落,在匈奴之中,有个绰号,人尽皆知,各部族,都将其称为‘血鬼’又或者‘鬼骑’……”
  这话一出,立刻就有十几位汉军将官嗖的站起身来。
  逼落什么的,汉军不知道。
  但“鬼骑”之名,却随着元德四年,天子大量赎回被掳走的臣民和同胞,而在天下声名鹊起。
  根据无数被赎回的同胞的叙述和回忆。
  他们在匈奴,最畏惧的,从来不是贵族的鞭子和匈奴人的压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5/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