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9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3/2322

  至于负伤人数?
  根本无法统计!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
  为了维持战争,楼船将军衙门在超过两个月的时间里,冒着夏季的海洋风暴,源源不断的将大量粮草、军械、物资、人员输送到泉州。
  十一艘楼船,三十五艘艨艟在风暴中倾覆。
  一千四百五十三名水兵永眠大海。
  而这些人,是中国第一批也是最有经验的水手。
  另外,在后方,为了服务军队,支持战争,数以十万计的百姓,肩挑手提,向前行输送军粮、配送物资,修葺道路,乃至于熬制各种干粮。
  因此,许多人甚至连农活也暂时搁置了。
  燕赵地区和上谷郡、辽东、辽西,今年的粮食歉收已成定居。
  整场战争前后,假如算上所有的开销和支出,汉室起码投入了超过十八万万的钱,一万四千金黄金,调动了三百余艘舰船,征用了一百余艘民船和捕鲸船。
  假如再算上去年冬天的高阙之战的影响。
  在不到十个月里,汉室打光了整个北方的积蓄。
  若在以往,在过去,这必然发生灾难。
  连番大战,更会成为国家穷兵黩武的象征,而这样高强度的消耗,也将导致北方赤地千里,人民在饥饿中必将揭竿而起。
  但在现在……
  战争经济这个词汇,第一次出现在公卿列侯们嘴里,第一次进入了普罗大众的眼中。
  接连两场大战,让超过十万人获得了武勋。
  让整个汉室在一年之内,直接催生出十万个中产或者勋贵之家。
  为了赏赐有功将士,国家的订单,像水一样流向民间。
  布帛、丝绸、陶瓷、铁器、竹器、铜器,每一样的需求量都在十万以上!
  在钱面前,工坊主和手工业者跟打了鸡血一样,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他们所生产所有商品,立刻就可以被官府收购。
  平律确定的法律,现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哪怕是官府,也再不可能强买强卖。
  一切交易,都由擅权监督。
  通过每日议价,根据市场价格进行规定。
  虽然这种官府收购的物资,利益没有在市集售卖那么大。
  一般最多四成利润,通常是二成左右。
  但这就足够了!
  工坊主和手工业者只要埋头制造,就不愁销路!
  更让他们兴奋的是——战后重建的计划也已经出炉了。
  天子决议,出内库钱,为所有在战争者失去了家园的人们重建家园,同时还将改造当地的水利、交通和教育。
  而这又将肯定会进一步刺激工坊主和手工业者。
  即使是在长安城里,那些贫民窟之中,现在,人们也开始振奋起来了。
  靠着海量的订单,这些过去穷困潦倒,朝不保夕的城市最底层,现在,也终于能够吃饱肚子,甚至能够有余钱给自己和妻儿购置新衣了。
  但这些人其实只是在这场盛宴里,喝到了点残汤剩羹。
  真正吃到肉的……
  永远是大地主、大贵族是显贵的士大夫们。
  石奋此刻就坐在上首,听着自己的儿子石建的报告:“父亲大人,今年家中庄园和作坊,大获其利啊!仅仅是上个月,就赚了两百余钱!这可比得上一个万户侯一岁的利润了!”
  “儿子打算再招一千名百姓,再买两千奴工,扩大经营!”
  老石家本是汉家最清贵和最孤高的士大夫家族了。
  石奋现在虽然还没有万石君的美誉,但却也是国家元老,显赫的大人物。
  所以,老石家向来提倡的就是耕读传家,读书赛高!
  就连武事,在过去在石家也属于歧途,是莽夫才做的事情!
  至于开工坊什么的……
  老石家从来就不屑去做的!
  然而,自从去岁开始,石家就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工坊在庄园里建了起来,一开始,主要只是做做印刷什么的。
  然后,就涉足了陶瓷业。
  接着又开始制造耕具,当然是很简单的铁锹、犁耙什么的。
  但就算是这样,老石家也赚的盘满钵满。
  去年一年,利润就多达五百万钱!
  超过了石家过去五十年的所有俸禄和租佃总和……
  至于今年……
  到现在,才半年多一些,石家工坊的利润就突破了七百万!
  上个月一个月就赚了两百万!
  哪怕是石奋是圣人,在这样的利润面前也会把持不住。
  至于石家上下,更是早就抛弃了一切架子,早就成为了金钱的奴隶。
  “是要继续招工……”石奋轻声道:“不过,建儿,你去告诉下面的人,从这个月开始,所有工人的薪俸一律上调三成,工匠和能人,视其能力相应给与翻倍……若有大匠,可收为家臣……”
  “父亲……”石建动了动嘴唇,道:“若是如此,吾家的利润,恐怕就没有多少了啊!”
  现在长安和关中的工人工资很高,特别是有技术的陶瓷烧制工人和铁匠、木匠,工资已经不比一般的小官差了。
  这么一涨,石家工坊的利润,很可能就没有多少了。
  没有钱,可就没有办法做很多事情了。
  “钱有什么用?”石奋站起身来,训斥着自己的儿子:“愚蠢的想法!”
  “石氏能有今日,靠的是天子,靠的是陛下……”石奋面朝未央宫方向拜道:“我石氏子孙可以爱财,但决不能守财!”
  “守财之奴,譬如齐王……”石奋说起齐王,也是叹了口气。
  齐王刘将闾是齐悼惠王的幼子。
  这一系曾经显赫至极。
  但今日,除了胶东王刘雄渠赖其子刘德与今上的渊源得以幸免之外,其他人,全都风吹雨打去。
  特别是齐王,仅仅是从其王宫里,就炒出了黄金二十万金,五铢钱三万万枚,其他铸钱以十万万计,铜料万斤!
  这些,全都给天子做了嫁衣!
  说起来,石奋当年也曾经见过悼惠王,那确实一个聪明的大王。
  他的儿子里,废物有,但英雄也有。
  譬如城阳景王,齐哀王,都是一时俊杰。
  但这又怎样?
  君要臣死,臣岂敢不死?
  今日的齐悼惠王一系,只余胶东一脉,奚甚可哀!
  石奋可不想自己的家族,最终也变成齐王这样的悲剧,守了一辈子财,结果尽为他人嫁衣!
  况且……
  石奋双眼闪烁出锋芒。
  “且夫,天下最有利益的事情,乃是谋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3/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