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9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2/2322

  平律的严格执行,导致了他们曾经庞大的家族和数不清的田产,化作虚无——虽然,分家的子侄,依然与他们关系紧密。
  但也就是这一代人的事情而已。
  等到下一代,血缘的疏远和联系的松弛,就会让这些家族与他们渐行渐远,甚至形同路人。
  而且,分给了别人的田产,已经不可能再收回来了。
  不仅仅官府不会同意,那些子侄,拿到了土地的子侄,更是会誓死捍卫自己的产业。
  到现在,众人在实际上,只能依靠工商和商业生存、富贵。
  而关东商贾来势汹汹,程郑婴、卓王孙、师旦,都是倾力出击。
  而这三人背后的靠山是谁毋庸置疑!
  在这样的情况下,关中的豪强们真是慌了神了。
  因为,他们的靠山都已经告诉他们——你们自己想办法吧!反正我们是尽力了……我们不可能为了你们这点小钱,就去跟天子刚正面,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
  于是,早有先见之明,而且一直在跟他们阐述厉害关系的田广,就成为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第1396章
金融布局
  清凉殿之中,少府搭建起来的未来长安城模型出现在了刘彻眼前。
  在少府的计划里,未来,长安城将会比今天大三分之一。
  在西侧,出直城门,向上林苑方向扩张,沿着历史上武帝建章宫的路线,将一块大约五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长安城范围。
  这里,将是未来的汉少府和其他营造官衙的地盘。
  而且,因为毗邻未央宫,是以,未来的皇子或者储君可以很方便的秘密或者公开前往,有利于帮助他们了解民间和社会。
  而在另一方面,潏水正好从未央宫西侧穿过,并最终注入渭河。
  是以,这一地区的水资源绝对丰富!
  而且,当地水势平缓,但流量很大。
  未来,汉家的纺织业,绝对可以在当地蓬勃发展。
  而当少府的工坊和其他国家营造设施搬迁后,立刻就能在长安城里空出一大片的地区。
  而且,都是精华之地。
  特别是在毗邻北阙和长乐宫宫阙一带的大片土地。
  这就是一个高档甚至可以说是超级房地产项目!
  可以试想一下,一块毗邻皇宫,真正的天子脚下的地盘里的豪宅,该得卖多少钱?
  又有多少人会砸锅卖铁来卖?
  至少,刘彻觉得,等项目开盘日,列侯外戚和士大夫们肯定会发疯。
  而天下的富豪,也都会趋之若虞。
  谁能拒绝得了与皇室做邻居,与列侯外戚当朋友的机会?
  而保守估计,少府和其他有司腾出来的土地,至少有数万亩(汉亩),足可以建造数百套豪宅。
  刘彻觉得,每套宅邸,卖个几百万,应该不成问题。
  这就是数万万的收益。
  刚刚好,差不多可以填补掉少府和有司机构搬迁、重建和产业升级、扩大所需要的经费。
  另外,在北阙和两宫的核心地带,九卿各衙,也会重新规划、设计。
  最终使之形成一个围绕未央宫和长乐宫的庞大官衙群。
  而在这些官衙身后,刘彻会建造大量的三层机构家属楼和职工楼,以此来安顿九卿各衙门的数千名官吏及其家属的住宿。
  这也算是一项拉拢中低层官僚的政策。
  另外,当这些官员全都居住和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时,就必然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消费热点。
  你要知道,在长安做官,俸禄、津贴和补贴等加起来,足以使得一个官员家庭,哪怕只是两百石的小官家庭也跃升入中产阶级。
  若能捞到外快,轻轻松松就可以让一家人过上小康生活。
  而且,这些人,这些官员的家庭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是全天下最高的。
  至于丞相府和御史大夫衙门,现在不会动,它们依然会留在原地。
  而在这些官邸群之间,戚里、尚冠里、仁里、贤里等贵族区和富人区环绕,最终,形成了一个西元前地球上最强的消费带。
  而长安原本的九市,则会搬到这些区域的外侧。
  成为一个个卫星市。
  刘彻相信,商人们肯定会在看到这个模型后,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砸锅卖铁也得买一个商铺啊!
  而这长安九市,也就将成为西元前的王府井和万达——不!应该说比这两个地方还要值钱还要金贵!
  因为,汉律规定了,所有的商业行为,只能发生在市集之中。
  便是老百姓卖只鸡,出售自己编织的丝麻,也必须去市集。
  不然,就是犯法!
  如此一来,这九市的商铺,该卖多少钱?
  一尺一金,怎么着也不过分!
  这样一来,刘彻就又可以拿着卖商铺的钱去搞长安的城区改造,拿着商人的钱,收买人心。
  简直就是完美!
  不过……
  在这个过程里……
  无盐氏和其同样做着子钱生意的商人必须死!
  原因很简单——他们挡住了刘彻的财路!
  “无盐氏……哼……”刘彻鼻孔里哼了一声。
  无盐氏这二三十年来怎么发家的?怎么崛起的?又是如何膨胀到现在这个地步的?
  刘彻心里面清清楚楚。
  在事实上来说,无盐氏,其实就是东宫窦氏的鹰犬和白手套。
  不然,他怎么有那个胆子敢借钱给周亚夫?怎么有那个胆子敢要本息?
  沈万三是怎么死的?
  而这些年来,无盐氏干过的事情,刘彻也清清楚楚。
  绣衣卫这些年来,就一直奉命在暗中搜集证据和无盐氏的罪证。
  以无盐氏的所作所为,讲老实话,若没有窦氏,便是将他枪毙一万次也不过分!
  但,因为有窦氏在中间,所以,刘彻无法用正常手段去对付它。
  而且,在无盐氏曾经借贷给周亚夫军费,并且最终收回本息的行为,在现在,也是它的一张护身符。
  这就是一块牌坊。
  就像商君原木立信一般,有无盐氏这个牌坊在,这根原木在,所以,刘彻这些年来,通过各种手段发出去的“赏赐诏书”和“赐金诏书”才有信用,才不至于沦为武帝的白鹿币那样的笑柄。
  但,刘彻若动用官方力量,哪怕无盐氏确实罪该万死,罪证齐全,但却也会动摇国家好不容易建立的信用。
  你要知道,在这几年,刘彻通过“赏赐诏书”“赐金诏书”等招数,空手套白狼,从列侯外戚手里面忽悠了数千金,还利用这个手段,将本应该发给这些家伙的租税、俸禄以及其他收益给拉平了。
  这些年来,刘彻累计给列侯大臣贵族们发了上百张“赏赐诏书”“赐金诏书”。
  总额超过了三万金!
  这种用皇帝信用和国家信用来印钱的行为,由于刘氏的信用非常好,而且,这些诏书具备随时兑现的能力,所以渐渐为贵族们所接受。
  但一旦刘彻弄死了无盐氏,这些家伙就会产生疑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2/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