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20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8/2322

  既是如此,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为了儿女,敢于下海捉鳖,上天揽月的梁王夫妇,立刻就派了李云来打这前哨站,给两位外甥女物色如意郎君。
  事实上,人群之中,不止一位章元君,一个宣城候在觊觎着这些汉军之中最顶尖的精英,未来帝国的栋梁。
  要知道,如今,天子喜武夫,于是四海皆以武勋为最高的追求。
  在这个节奏带动下,哪怕是文人士大夫,世代耕读传家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年轻人,也都纷纷操练和学起了军事。
  长安城里面,最珍贵,最被人追捧的书籍,永远是兵书。
  特别是《孙子兵法》《六韬》这样的名著,只要有条件的家庭,基本都会给子侄买上一套。
  以至于如今,在关中,地主人家嫁女,首先考察的,再非男方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就看男方家里有没有一套兵书。
  什么等级的兵书!
  若某人家的儿子,拥有《孙子兵法》《六韬》这样的兵书,且能读懂,那么,一般这婚事就可以成了。
  倘若此人还有武苑之中的各类兵书,特别是诸如《材官纪要》《骑射通典》这样的只给军官或者军官种子的兵书。
  那么,即使此人是个穷光蛋,家里面一穷二白,也有的是地主士大夫哭着喊着要嫁女儿过来。
  因为人人深知,此子乃是潜龙在渊,迟早可以一飞冲天!
  是以,此刻,除了顶级的宗室诸侯之外,列侯士大夫,甚至是这长安城里的豪强、关中的地主也都在蠢蠢欲动,各自选择着自己家的女婿备选。
  其中,觊觎着校尉、都尉这一级别的俊才的人,不在少数。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
  万一有校尉、都尉,看上自己家的女儿了呢?
  人,总是要有梦想的嘛……
  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
  被数千双,甚至上万双“泰山”的灼热目光瞧着。
  这些哪怕曾经在战场上,面对千军万马,面对着匈奴最强大的部族骑兵,也没有怯懦的汉军精英,现在,却都有些心里发毛。
  要阳都尉阳时,就骑在马上,感觉怎么都不舒服。
  阳时,今年已经三十一岁了。
  担任要阳都尉也有七年时间了。
  自四年前,亡妻在一场风寒之中过世后,他就一直单身。
  倒不是他不想找,而是很难找!
  燕地,不比内陆,燕国的武将也不似关中和代北那样的炙手可热。
  基本上,燕人的武将和地主贵族,都是相互联姻。
  但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抱团,仅仅是为了相互解决终身大事。
  譬如,阳时的前妻之所以嫁给他,只是因为她哥哥也没有老婆……
  所以,干脆两家各自娶了对方的妹妹……
  这样奇怪的现象看上去很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
  燕地穷,燕国苦,且燕人的性格桀骜不驯,直来直去,不会拍马屁。
  好不容易有外地来的官员来燕地上任,也被他们气死、气走。
  所以,燕地武将的终身大事,一直是个问题。
  譬如,阳时的幼弟阳瞬,今年都二十四岁了,但一直没有娶亲。
  不是阳瞬自己眼界高,实在是阳家已经没有妹妹可以跟人换亲了。
  而堂堂将门之子,也不大可能去娶一个寻常人家的女子为妻,是以,这个事情就一直拖着。
  好在,虽然没法娶妻,但是可以纳妾。
  所以,阳瞬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还没有成家,但其庶长子,却已经可以打酱油了……
  此番,阳瞬也因为跟着阳时,作战有功,被郡守兼燕国中尉李广,举荐给了朝廷。
  一路上,阳瞬一直就在阳时耳边叽叽喳喳,兴奋不已的嚷嚷着。
  阳时也是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原本,燕国武将,就是大汉帝国的弃子,爷爷不疼,姥姥不爱。
  任你有孟贲之勇,蔺相如之忠,也不得重用!
  就像阳时之父,虽然清正廉洁,爱兵如子,但到死也不过是个一个要阳都尉罢了。
  其下葬时,因为穷,阳时居然要靠变卖自己母亲的嫁妆和妻子的陪嫁首饰,才能为其准备好一口棺材和几件金器陪葬。
  而现在,燕地军人,终于迎来了两位知己。
  郡守领燕国中尉事李广和安东都护府都督薄世,都是那种,不需要拍马屁,只要有才能,就会提拔、重用的名臣大将。
  就像此番,整个燕蓟地区,竟然有百位将官被举荐到了朝廷,来受天子接见、嘉勉,更得到了入武苑深造的机会。
  其中,甚至有十几个原先只是士卒的穷小子!
  至于类似阳时、阳瞬这样的单身汉,更是居然有可能能够娶回一位列侯家的贵女,甚至是尊贵的,曾经连做梦都不敢去想的天家翁主、公主!
  这简直让阳时都有些怀疑人生!
  但如今,他却只有惶恐!
  因为,阳时发现,赫然有至少数百双眼睛,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在盯着他看。
  甚至于,阳时还隐约听到,人群之中,有人在念他的档案。
  “阳时者,要阳都尉也!随李将军三为先锋,斩敌将十一,捕虏一千三百有奇,于渔阳诸将之中,功最上!”
  这还不止,甚至于,还有一些貌似是管家一类的生物,钻到某些一看就知道是大人物的马车前,兴高采烈,跟捡到了稀世珍宝一样大声报告,生怕别人不知道一般:“主母,阳都尉四年前丧妻,至今寡居,当为主母良缘!”
  然后,阳时就瞄到,那马车之中,一支纤纤玉手伸了出来,一位头戴凤冠的美妇人,远远的盯上了他。
  那眼睛仿佛能吃人。
  阳时立刻感觉到脖子凉梭梭的,连忙收束心神。
  这个时候,阳时才明白,临行前,李郡守对自己说过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阳都尉啊,去了长安,要保重身体啊!”
  ……
  刘彻站在北阙城头,一身天子冕服,肃穆而威严,衬托着他刚毅的脸颊,向万民群臣,昭告着大汉天子的威权。
  城头下,凯旋归来的义纵,带着数百位回京受赏的将官们,将一面面缴获的匈奴大纛,丢在了北阙城下的道路上。
  “匈奴右谷蠡王大纛!”
  “匈奴左大都尉将旗!”
  “匈奴逼落部族大纛!”
  “匈奴胥纰军大纛!”
  “匈奴黑鸦军大纛!”
  一面又一面,足足数十面匈奴大纛,被整齐的铺在了北阙城楼之前的御道上。
  这些曾经或横行一地,或者震慑万国,或者沾满了鲜血,或者曾经让人足以闻风丧胆的匈奴可怕万骑的大纛,现在,全部成为了汉军的战利品。
  被汉家的忠勇将士所俘获。
  变成了他们敬献给天子的礼物。
  成为了他们向世人报告自己成绩的证据!
  更有数十颗匈奴大贵族的头颅,被装在一个个盒子里。
  这些曾经威风八面,足以让世界颤抖的匈奴贵族,现在,一个个成了干瘪的首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8/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