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20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4/2322

  所以,这些家族的真正精英,反而对考举敬而远之。
  他们觉得——哥需要加分?你这是羞辱哥!
  正好,天下尚武成风,家家以有武夫为荣,就是民间乡下的土财主,也以家里出了一个军官——哪怕是什长为荣。
  所以呢,北地士大夫、贵族纷纷调转腔调,转而投入武事。
  最精英,最好的子弟的目标,从来都是武苑!
  至不济也要入太学。
  考举什么的,那是次品、纨绔子去混一个头衔的地方。
  这就给了大量寒门子弟出人头地和公平竞争的机会——毕竟,假如士大夫家族和贵族们的精英们也加入考举盛宴,那么这个时代的寒门和中下层子弟的出头机会就太少了!
  寒门和下层人民的子弟,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对方十万八千里。
  这是单靠努力,很难填补的鸿沟。
  譬如汲黯、颜异这样的精英,二十来岁就已经手握大权,有着方方面面的人脉,他们即使不靠刘彻,在仕途上也可以一日千里。
  一般人拿什么来竞争?
  你还在基层摸爬打滚,人家就已经端坐高堂,口称本府了!
  普通人一辈子拼搏,也不过与这些人入仕的起点相差无几。
  现在好了,大贵族、士大夫两千石这些巨鳄不跟寒门子弟玩,自己去玩武事。
  寒门子弟总算有了出头之日,可以喘口气。
  虽然,这使得如今的文武之间有所对抗和矛盾。
  文官们,特别是考举出生的文官们觉得这些武夫太过于傲慢,目中无人,骄傲的武夫们自诩自己是天之骄子,国家栋梁,社稷支柱,对泥腿子出生的文官素来是鼻孔向天。
  但好在,这种矛盾也就存在于中低层。
  到了高层,尤其是郡守两千石这一级别上,基本上就是文武混一了。
  因为汉室对于两千石的要求就是上马能治军,下马能安民。
  做不到文武双全,不要去做梦想做郡守。
  但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妨碍年轻人,趁着一年一度的考举,来到长安城里游玩、相会,吹牛逼,互相抬举,顺便经营人脉。
  毕竟,当世除了长安,根本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繁华热闹,且可以齐聚天下俊才的地方。
  而诸子百家,也觉得这个机会真是太妙了!
  再没有这个时机更好的宣传自己、打击敌人的时候。
  于是每年此时,儒法墨黄老都在这个时候在长安城的各个乡校以及各个公共场所大打擂台,宣讲经义,抹黑对手,几乎无所不用其极。
  八卦党和中立的人立刻就有福。
  无数八卦乱飞,各种小道消息漫天飞舞。
  不时有着各种段子传出来。
  这就让长安的交通顿时日了X,本来,长安的交通是可以承载百万人口的流动的。
  但问题是,在考举时,这个交通体系立刻就要经受最残酷的考验。
  尤其是今年!
  随着去年关东大贾入关,这些土豪、狗大户拿着钱狂砸长安九市的商铺。
  以至于,就连直市这样过去在长安城外的市集,其标准商铺,一个长三十步,宽十步,撑死了六七十平的店铺,居然能卖出十万钱!
  至于柳市、槐市这样的繁华场所,长安经济金融的核心,一个标准店铺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是常有的事情。
  那些超大规格的铺面,更是被人用数百万上千万这样的夸张价格买下。
  正因为如此,整个长安改造工程,汉室国家一毛钱没掏,反而倒赚了不少。
  这让朝野上下跌破眼球,也让少府卿刘舍深感——还是房地产好啊。
  于是决定在茂陵的赛马场之外,也来玩一手,试试水。
  但,商贾们花了这么大的代价。
  自然不是来做慈善的。
  他们豪掷千万甚至数千万,在长安九市购置商铺。
  那必然想要赚数千万甚至上万万!
  若在以前,这自然不可能。
  但在如今,在长安,却是极有可能!
  旁的不说,一次考举,前后三月,整个长安都将迎来大半个中国的豪强子弟、富贾之家。
  纨绔子们花钱如流水,为了一条产自安东的纯白狐裘,豪掷数百金的多有人在。
  就连那些家族的精英,未来的栋梁,在这几个月里,花钱也不会含糊。
  遇到一个心仪的知己,送房子送钞票送奴仆,甚至送妹子,眼睛都不眨一下!
  至于那些在安东发了大财的列侯们,更是会在此刻毫不犹豫的花钱。
  在这些人里,最有名的,莫过于如今已经无官一身轻的魏其候窦婴。
  窦婴自从被丢职后,似乎也想清楚了,自己不是政治的料,干脆就不想着当官了。
  而是开始一心一意的投身于自己的理想之中。
  窦婴的理想是什么?
  当然是成为汉之孟尝君!
  这下子,商人、士子、百姓都爽了。
  刘彻就听说,不久前,窦婴一口气招揽了数百位食客。
  天天带着这帮人喝酒燕饮,大鱼大肉,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自然食客们也纷纷表示:君候高义,真乃当世人杰!
  而窦婴自己则在吹捧和阿谀奉承之中,飘飘欲仙。
  小日子过的不要太舒坦!
  唯一的问题是,花钱如流水。
  短短一个月,魏其候就将他一年的封国租税给花光了……
  不过这不要紧。
  对窦婴来说,钱财如粪土,恨不得跑到长安大街上,高歌一曲《一无所有》。
  反正,他有的是钱。
  魏其候封国一年租税那几百万,毛毛雨啦!
  人家现在在安东的加恩封国,每岁可以为他贡献总价值超过千万的产出,更有着来自长乐宫的赏赐补贴。
  仅仅去年一年,刘彻就听说了,窦太后和薄太后就前后赏赐了十余次,每次赏赐的黄金都不低于百金……
  所以,窦婴真是不差钱!
  对此,朝野上下,议论纷纷,都是窦婴这是在自暴自弃。
  甚至还有不少人私底下偷偷的给刘彻打小报告,说窦婴“久有怨怼陛下之语,颇有不臣之意”。
  刘彻却是懒得去管。
  窦婴嘛!表叔耶!
  刘彻知道这个家伙的想法,也明白他的看法。
  确实是在自暴自弃,但,说到怨恨自己这个皇帝,乃至于想要造反,这就是在胡说八道了。
  窦婴敢造反?窦太后第一个就饶不了他!
  更何况,他现在身边,除了那群天天跟着他混吃混喝的家伙,还有什么人?
  灌夫吗?
  所以,窦婴无论干什么,刘彻都很宽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4/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