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20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1/2322

  这些人,时不时的会派人回长安招揽手下。
  于是,长安游侠群体之中,但凡有点本事的,不是早早洗白,进了绣衣卫,当起了天子的耳目,然后爬山了绣衣卫的高层,就是去了安东在金砂河之中挥汗如雨。
  留下的都是些歪瓜裂枣,既缺乏足够的行动力,也缺乏足够的魄力。
  就拿他徐威来说吧,当年季心在关中时,他是什么?一个街头流浪的地痞罢了。
  根本不受重视,除了一条烂命,别无所有!
  结果,如今却堂而皇之的成为了长安略有薄名的一个游侠头目。
  他大佬任唯当年甚至不过是季心手下一个马仔的马仔。
  人家努努嘴,就得屁颠屁颠的跑去请安。
  真正的时无英雄,徒使庶子称雄!
  既然游侠之中没有英雄,剩下的就只有人渣、混账和小人了。
  这些年来,正是靠着丢掉良心和底线,他才能混到现在的地位。
  “要不……”徐威想了想,终究还是不敢违抗金主的指示:“我带人去做做样子?”
  他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别人手里的棋子,生死荣辱,其实压根不是自己所能掌握的。
  他若乖乖听话还好。
  倘若胆敢拒绝主子的指示,那么,恐怕连见到明天早上的太阳都有些困难。
  这长安城之中,每天被人闷死,然后绑块石头沉入渭河之中的游侠不知道有多少。
  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如今,他只能期望,自己要对付的人能稍微多些容忍和宽容。
第1462章
掀桌子(一)
  在那几个小孩子的引领下,刘彻在一间狭小的小居室里,看到了躺在坑上的一个老妇。
  她显然病的比较厉害,卧在床榻上,哎哎呀呀的不时呻吟着。
  两个馍馍放在她的病榻前,连一口都没有咬。
  刘彻看着这个老妇,叹了口气。
  在来之前,刘彻就已经知道这个家庭的情况。
  准确的说,这个家庭是绣衣卫从数十个备选家庭里精挑细选出来的一个家庭。
  既有着足够的代表性,又有着足够的话题度。
  自然,这家人的情况,刘彻清清楚楚。
  这个躺在病榻上,有气无力,白发苍苍,全无血色看上去至少六十多岁的老妇,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她今年才四十五岁!
  生活和丧子之痛,将她折磨至此。
  望了一眼那两个已经冰冷的馍馍,刘彻走上前去,对那个妇人鞠躬拜道:“晚辈王某,拜见伯母……”
  然后,他拿起那两个馍馍,递给一个随从,吩咐道:“拿去热热……”
  那妇人见状,先是惊讶于刘彻的到来,随即就立刻挣扎着起身,将那两个馍馍抢在手里,怎么也不愿让人拿去蒸热。
  很显然,这个妇人,并不是已经病的不能吃东西,而是她决意绝食。
  这样的妇人,在如今很常见。
  很多关东的偏远乡村,那些患病或者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人,都会这样选择。
  农民的自杀率,在封建时代的中国,素来居高不下。
  作为一个自诩还算合格的统治者,刘彻当然知道相关数据。
  看着这个如同受惊的小鹿一样,惶恐不安的蜷缩在病榻的角落里,一双眼睛狐疑不定的望着自己的妇人。
  刘彻露出一个微笑,蹲下身子,对她道:“伯母不用害怕,我与令郎有同袍之情,此番上门,就是想要来看看伯母和弟媳……”
  见对方依然害怕,刘彻不得不“亮明”自己的身份。
  他摸出一个铜符,摆在对方眼前,道:“吾乃阳信君之侄,与南皮侯同属一族,当朝太皇太后,吾之大人也!”
  这番介绍,加上那个雕龙刻凤,绝对做不得假的身份铜符,让这个妇人终于安静了下来。
  但依然畏惧无比,显然,这妇人吃过贵族的亏。
  甚至可能吃过官府的亏。
  对于官吏和与之相关的人,有着万分戒备。
  刘彻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究其原因,还是祸起萧墙。
  这妇人之子阳唯,虽然战死沙场,但死之前,却是有着战功。
  从刘彻了解到的来看,其记录在案的功勋,包括了传递军情、斩首两级以及获匈奴战马三匹。
  依照制度,哪怕他战死,这些战功也可以为他的家人带来一笔不错的赏赐。
  包括一栋标准的军属宅院、一笔一次性的总价值不低于两万钱的军功分赏、其遗孀和遗孤每年两百钱的津贴(持续到遗孀改嫁/遗孤始傅),以及一个一子入思贤苑的名额。
  若是阳唯有着组织,有着长官庇佑。
  靠着这些补贴和分赏,他的家人就算不能过上小康生活,一般的温饱基本也可以满足。
  一子入思贤苑,更是一个可以让家族有可能迁跃阶层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有着足够的补偿和收益,天下人才会如此踊跃的从军。
  但问题就在于——这阳唯是自带干粮的炮灰。
  背后既没有组织,也没有靠山。
  是以,他留下的遗产,对于他的家人来说,非但不是一个保障,相反,还可能是一张厄运的符咒。
  如同小儿持金于闹市,总会有人心起歹念,欲要霸占和强夺。
  特别是那个思贤苑的名额,就像是一张不记名的北大录取通知书。
  转瞬之间,就在一个圈子里激起波澜。
  于是,有人开始动手,勾结或者说指使着基层的几个相关官吏,将这本该属于阳唯之子的名额,移花接木,给了自己的儿子。
  这并不需要什么太多技术。
  左右不过修改一下户籍,将自己的儿子,顶替掉阳唯的儿子就可以了。
  上面有人动手了,下面的经办者怎么可能会闲着?
  你上头的人拿走了最大的肥肉,下面的人总得喝点汤吧?
  且在官僚眼里,既然有人动手了,那也就意味着,哪怕天塌下来,也是个高的去顶。
  于是,在经过一番操作后。
  阳唯的所有应得赏赐、抚恤金、津贴以及其他待遇,莫名其妙的一滴点都没有落到阳唯遗孀和遗孤身上。
  但在少府和内史的档案和报告里,却显示着这些待遇,都已经足额发放。
  官僚们的手段,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欺上不瞒下。
  阳家人自然不服。
  不服就要上访。
  少府、内史、廷尉,乃至于执金吾,相关衙门挨个的去找。
  但,有人既然动手了,岂会让他们去告状?
  游戏、地痞无赖、官僚,轮番上阵,威逼利诱,软硬兼施。
  总之,就是一句话:乖乖的认输,或许有些甜头,但倘若冥顽不灵,那就要你好看!
  想着此事,刘彻心里头就有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1/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