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20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9/2322

  对法家来说,这简直是喜大普奔的事情。
  同样,儒家也是这样看的。
  纵然这一次,儒家和法家,也会有些人被波及。
  但相比之下,黄老派的损失会更大,更惨重。
  至少,在这长安城之中,属于黄老派的力量,估计会十不存一!
  这就是最大的利好!
  从此儒法在这长安城,在这天下神京,将取得与黄老派相同的地位!
  仅仅是因为这个缘故,就已经足以让晁错和整个法家,卖肝卖肾的支持刘彻,清洗长安官场了。
  同样的道理,儒家各派系,大约也是相同的心情。
  特别是出身关东的那些大学阀,恐怕现在已经都在弹冠相庆了。
  他们等了六十年,才等到一个可以反攻倒算的机会。
  然后呢……
  晁错现在是御史大夫,且不是列侯,甚至连关内侯也不是。
  他在去年,才因为辅佐有功,而被封为“建平君”,爵位不过左庶长而已。
  这就意味着,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在明年之前,在周亚夫致仕之前,他必须想尽办法,让自己成为列侯。
  无论用任何办法!
  他都必须成为列侯!
  如此,他才有机会问鼎丞相!
  而想封侯,除了军功之外,唯一的途径,就是杀人!
  而且必须杀很多人,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晁错,确实是一个铁面无私,且爱民如子的大臣。
  这样,他才有机会,赶在周亚夫致仕前得到列侯爵位。
  只有列侯,才有资格拜相!
  是以,无论是于公于私,晁错都必定会支持刘彻。
  同样的道理,法家和儒家的大部分官僚,也都会支持刘彻。
  只要他们还有一点点的进取心和政治野心,这个选择是不会变的。
  即使,他们再怎么不喜欢刘彻如此冷酷的清洗官僚,但屁股和意志却会怂恿他们,让他们身不由己的跟着刘彻的指挥棒走。
  道理很简单。
  不干掉长安城里的这些官僚,他们怎么有机会主政长安,从而通过长安,影响天下?
  至于在这个过程里受到伤害和损失的黄老派以及旧官僚旧贵族?
  新贵们才懒得去管他们的死活呢!
  至少在现在是这样!
  刘彻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做。
  他对晁错道:“卿所言甚是!此事的相关审理和证据搜寻,就交托爱卿!必不可令一人蒙冤,更不可令一人逃脱制裁!”
  “朕曾经三番五次,晓瑜天下:朕以天下王,做百姓民父母!百姓不可欺!但偏偏有人,定要挑衅,这就怪不得朕,也怪不得国法无情了!”
  这其实就是在告诉周亚夫和晁错——这个事情,朕这个皇帝,完全是有理有利有节的。
  朕已经三番五次告诉下面的人了——别作死。
  但他们偏偏要作死。
  朕也很为难啊!
  更借此堵住了某些人想借口“初犯”或者“无知”来逃脱制裁的通道。
  皇帝已经多次教育和明示了政策,你们这些当官的,还不知道悔改和醒悟,闹到如今的地步,怪谁?
  肯定怪你们自己啊!
  真以为皇帝是在跟你们开玩笑?
  “诺!”周亚夫无奈的俯首应命。
  而晁错却是兴高采烈。
  对晁错来说,这次的事情,可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政治诉求以及学派的利益,更是他清算过往恩怨的大好机会!
  想当年,他千辛万苦,怼掉了袁盎,撸掉了袁盎的官职。
  但就是长安城里的那些官僚贵族、豪强士大夫,千方百计的保护和吹捧袁盎,才让袁盎得以重来,甚至差点被袁盎给翻盘了!
  这些年来,他每每想起这些事情,内心都是愤恨的。
  所以,这些年来,但凡有长安贵族或者士大夫豪强犯事落到他手上。
  他是不会给半点面子和情面的。
  ……
  但,汉室的事情,从来都不会如此简单。
  刘彻刚刚说服周亚夫和晁错,安排好了朝堂的决策。
  但随即长乐宫大长秋李氏就奉太皇太后窦氏之命,过来请他去东宫赴宴。
  说是家宴,但实则,刘彻很清楚,窦太后这是要来说情了!
  这很正常,过去数十年之中,未央宫和长乐宫,一直就在演双簧。
  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每每皇帝刚刚责罚了一个大臣/列侯,但旋即,长乐宫就会跳出来,安抚和安慰这个大臣/列侯。
  就像当年,绛候周勃下狱,已故的薄太后便尽力奔走、游说和求情,这才使得周勃免遭厄运。
  如今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长乐宫的两个太后,必定不会旁观。
  因为这是游戏规则。
  也是一种给皇帝一个台阶下的方法。
  不然的话,万一皇帝玩着玩着,觉得有些过火了,但却找不到台阶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玩,这多尴尬?
  有了长乐宫求情和缓冲,那就好多了。
  皇帝要是觉得反悔了,就可以借着这个台阶,顺驴下坡。
  顺便还可以告诉天下人:朕本来是想要彻查到底,绝不姑息的!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固求之,朕以孝道为念,网开一面。
  如此,事情就得到了圆满解决。
  但在如今这个事情上,刘彻却还不需要东宫来唱红脸。
  但,这东宫却是不得不去一次。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个信号。
  ……
  而此时,长安城内的动荡和局势,终于发展到高、潮。
  廷尉大牢人满为患,以至于不得不求助执金吾,将都船衙门的四个监牢腾出来,好方便关押罪犯。
  到这天下午,被捕的官僚、贵族、游侠和商贾,已经超过两千人!
  剩下的人,也都是人心惶惶,难以自已。
  就连未央宫和长乐宫之中,也是人人自危。
  毕竟,谁知道,这场风波会不会波及到自身呢?
  这长安城上上下下,谁没贪过?谁没拿过?
  唯一让人安心的是——到目前为止,廷尉和御史大夫以及军队,抓人的方向,都是那些在长安改造过程之中鱼肉百姓,且有着人举报和告状的官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9/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