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2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3/2322

  不过现在,为了防止吓坏小朋友,刘彻还是将之粉饰了一番。
  在表面上来看,暂时这个衙门,只会有个百十人的衙署,同时拥有一支两三百人组成的税吏。
  暂时来说,它只会做一些催税啊,寄税单之类的工作。
  看上去还是很无害的。
  而农稷令,则主管农业,特别是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宣传,直接与大农和少府对接。
  另外的备盗贼都尉,则从执金吾手下划归给京兆尹。
  主要承担类似派出所和公安局的责任,缉盗、捕盗。
  随着刘彻的介绍,满朝文武,也都明白也接受了京兆尹这个系统的职能和权力。
  只是,稍稍有些奇怪和不能适应。
  毕竟,在过去,自郡县制出现以来,地方事务官一直都是民政和司法、审判、刑讯一肩挑。
  天下人也早已经习惯了,青天大老爷们独断乾坤。
  这将审判权从地方事务官身上分割的事情,闻所未闻。
  所以,许多人心里有些腹诽。
  但这些腹诽和埋怨,在法家的强势崛起面前,变得有些有气无力。
  而法家则是一个个兴高采烈,感觉美妙极了!
  从今天开始,至少在京兆尹辖区内,法家将成为唯一的司法机构,垄断司法大权。
  这简直太棒了!
  廷尉上下,更是眉飞色舞,不能自已。
  人人都知道,廷尉的扩编,已经势在必行!
  今年考举,廷尉少不得加强个千把人的官员。
  而对于一个官僚系统来说,编制,更多的编制,就是他们始终的追求!
  ……
  散朝后,刘彻特意让人留下了薄世。
  “爱卿刚刚回长安,可还习惯?”刘彻问道。
  “回禀陛下,臣一切都好……”薄世恭身道。
  “卿在安东五年,与朕说一说安东今日的利弊罢……”刘彻对薄世问道,而在一旁,一个年轻的尚书郎奋笔疾书,记录着一切。
  安东的事情,刘彻一直特别留心,因为那里就是他的试验田。
  如今的天下,刘彻在关中,让墨家玩了墨苑,让杂家在安东玩了所谓的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甚至让儒家的重民学派在雒阳还玩了一套乡贤制度。
  目前来看,雒阳的乡贤制度差不多已经失败了。
  事实证明乡贤这玩意,也就是看着好听而已,在实际上,再好的乡贤也只会阻碍社会发展,妨碍民众自由和司法公正。
  哪怕这些人的本意和立意是好的。
  而墨社的模式,在目前来看,至少充满了不确定和危险。
  一个不小心,就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相对来说,诸多试验田里,还是安东发展最好。
  但,刘彻却还是有些担心,有些忧虑。
  因为安东的模式,极有可能催生出一头怪兽。
  名为财阀的怪兽!
第1486章
安东之患(一)
  财阀!
  世间最可怕的利益集团之一。
  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存在并不多。
  财阀进化到极限,足以化身为国家。
  后世就有一大堆伪装成国家的财团!
  刘彻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未来成为一个那样的怪物。
  所以,他对财阀和世家门阀,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
  尤其是前者!
  因为,他发现,在安东,已经有财阀的萌芽在蠢蠢欲动了。
  假如说,在齐鲁吴楚,学术仅仅只是权贵联姻,与之合作,共同成长的话。
  那么在安东,权贵和财富,已然与学术紧密联合。
  双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平壤学苑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安东各个利益阶层的代言人。
  所以,刘彻担心,未来,安东很可能会出现几个难以控制的庞大财团。
  他们会控制土地、人口、资源、商品和财富,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捆绑上他们的战车,轰隆隆的碾向其他人。
  虽然说,其实……这些在萌芽中的财阀,其实是刘彻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
  无论是陈嬌玩起来的捕鲸业和捕鱼业,还是陈须组织起来的列侯贵族种植园产业。
  无一不是刘彻暗示或者明示的结果。
  但皇帝就是这么多疑。
  很多事情,明明是他自己要做的,但他自己就会疑神疑鬼。
  更何况,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
  财阀是必然也一定会出现的!
  这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财富必然会向中心集结。
  钢铁业会形成钢铁产业联盟,金融业会形成金融托拉斯,就连种植园经济也能形成一个庞大的保守集团。
  这都是人类历史未来必然发生的事情。
  出于未雨绸缪的打算,刘彻一直在暗中提防和管控。
  以备假如真的出现了财阀,怎么去控制和削弱,甚至肢解、拆分。
  总之,目标就是——财阀可以出现,但不能过于强大。
  任何人胆敢将爪子伸向国家,企图将自己与国家混一,那就去死!
  薄世闻言,却是开始老老实实,本本份份的回报起了自己在安东这些年来的经历和见闻以及感受。
  有些事情,在过去两次回京述职时,他已经汇报过了。
  譬如,安东的“派遣工制度”的现状,陈须、陈嬌兄弟的作为,以及安东境内游侠们的动向。
  这些都是都护府重点管控和监视的对象。
  而有些事情,则是这一两年才出现的怪事。
  譬如平壤学苑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还有杂家的最新动向,以及安东境内的游侠们的转变。
  薄世这一讲,就是两个时辰。
  刘彻有时候会就一些问题,跟他详细了解。
  君臣之间一直对答到夜幕时分,刘彻才意犹未尽的对薄世道:“时间不早了,爱卿随朕去东宫参加家宴,今晚你我君臣,秉烛夜谈……”
  “诺!”薄世自然连忙答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3/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