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2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1/2322

  “继续增加金五铢的铸造量吧……”刘彻在心里盘算着。
  金五铢自元德四年问世以来,走过了坎坷而艰辛的道路。
  与五铢钱不同,中国自古从未有过什么金银流通货币。
  黄金在过去千年,一直被视为贵重金属,而不是一般等价物。
  秦汉两代,虽然开始重视黄金的作用。
  但其流通范围,却一直被限制在贵族士大夫之间。
  直至马邑之战后,少府铸造了第一批一百万枚金五铢,作为犒赏给将官士卒的赏赐。
  刘彻本以为,这会开一个好头,为黄金货币流通打下基础。
  但哪晓得,他差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绝大部分士兵和军官,拿到了金五铢后,没有将之用去消费,而是跟地主老财一样,将这些黄橙橙的小可爱挖了个坑藏了起来。
  而且,多数人的想法都是——将来自己死后,让儿孙将这些金五铢作为陪葬品给他带进棺材之中……
  这可真是让刘彻气的几乎吐血。
  他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从列侯大臣手里,一点点的抠出来,打算作为未来金本位货币的储备金的黄金,结果到最后,依然逃不了当陪葬品的命运……
  当时,刘彻几乎就想要放弃了继续发行金五铢的想法。
  还好他咬着牙齿坚持了下来。
  而且不断的扩大和增加金五铢的发行量。
  元德四年,整整一年,汉室只铸造一百万枚金五铢,耗费黄金大约八千金(在理论上来说,黄金一斤只能铸造九十六枚五铢钱,甚至可能更少,但少府在铸造过程之中,挖空了心思往金五铢里掺各类杂质,在事实上来说,如今的金五铢之中掺杂的杂质约占三成)。
  元德五年,为了支付高阙之战的赏赐和犒赏,少府再次铸造了两百余每金五铢,加之当年,由于五铢钱铸量减少,为了发工资,刘彻授意少府额外铸造了两百万枚金五铢用于给官员发薪水。
  元德六年一年之中,少府的金五铢铸造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六百万!
  而今年到现在才不过十个月,金五铢的铸造量就已经达到了七百万!
  庞大的金五铢存量,终于使得这种高级货币具备了流通市场和条件。
  至少在长安和雒阳,商人在日常交易之中开始使用金五铢了。
  民众也由此接触到这种黄金货币。
  百姓开始接受并且乐于使用。
  至此,汉室的金本位战略终于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接下来,就该是霓虹的金矿开发了……”刘彻在心里盘算着计划,霓虹列岛,在目前来说,对于汉室,唯一的利用价值,或许就是这个群岛之地,那些因为火山爆发、地震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被从地底深处带到地表的贵重金属了。
  不过,开发霓虹的金矿资源,让刘彻始终无法最终下定决心。
  因为他很清楚,霓虹的黄金固然可爱,但霓虹的江河水源之中,却潜藏着一个巨大的魔鬼——血吸虫!
  事实上,汉室现在的血吸虫,就是从霓虹被不知道是谁带回来的。
  后世的考古证明,在汉初之前,中国本没有血吸虫病。
  汉初之后的某一天,忽然,出现了血吸虫病。
  之后数十年,这种可怕的寄生虫迅速繁殖,占据了吴越地区的广大水网,并且随着人类活动不断扩散。
  好在刘彻发现及时,已经命令会稽和江都等血吸虫重灾区开始消灭和控制这些可怕的寄生虫。
  轰轰烈烈的夹竹桃栽种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
  成千上万株夹竹桃,栽满了田间地头和水塘、河流小溪。
  每到夏秋,夹竹桃的落叶和果实,落入水中,杀死了大量钉螺。
  这种可怕的疾病,开始得到了初步控制。
  但想要消灭,却需要医学技术进一步发展,至少也得研究出专门针对这种寄生虫和它们的宿主的药物才有可能。
  刘彻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将血吸虫病限制住。
  结果为了点黄金而前功尽弃。
  这太不划算了!
第1502章
积极的大鸿胪
  宣室殿大汉帝国无可置疑的权力中心和决策核心。
  此刻,一场关乎未来的廷议,已经开始。
  “朕刚刚得到情报,匈奴伪单于句犁湖,正在西域集结重兵,准备经由大宛之土,再次西征大夏……”刘彻缓缓的对着群臣介绍着局势。
  匈奴人的西征,汉室其实早有准备了。
  武苑之中,甚至每天都在讨论,一旦匈奴西征后汉室的对策和战略。
  只是可惜,汉室现在连河西走廊具体情况都还在摸索和侦查之中,西域那边干脆就是两眼一抹黑,大约只知道一些知名的山脉以及有名的河流。
  再远的话,就不是此刻的中国所可以掌握的情报了。
  目前的汉室,除了大约知道大夏、康居、月氏在遥远的西方这些模糊的认知外,对于那个远方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
  所以,推演和讨论,都不过是纸上谈兵,自己画个靶子自己打。
  但这依然无法让将军们胸膛之中的战意稍微冷却一些。
  刘彻话音刚落,执金吾郅都就出列拜道:“陛下,既然匈奴伪单于西征,那么其老巢必定力量不足,臣愿率轻骑一万,自龙城出浚稽山,直取伪单于庭!”
  其他将军列侯也都是激动万分。
  有说要跟郅都一样去抄匈奴人的老巢的,也有觉得可以开启河西战略的,甚至还有人觉得,干脆把两个伪单于政权一次性全部消灭。
  听着这些话,刘彻眉头微微一皱,摆手道:“如今,已是秋八月,塞外大雪将至……所谓出兵之言,可以休矣!”
  这也是匈奴人为何选择在秋八月西征的主要缘故。
  在这样的季节,匈奴主力西征,汉室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止和拖延。
  塞外的风雪会帮助匈奴人,将汉军留在茫茫草原上。
  平城之战的教训,刘彻可没有忘记过。
  当然了,真要去打匈奴,也不是不行。
  将护濊军从安东调出来就可以了,这支扎根在安东的军队,如今已经完全习惯了在冰天雪地之中生存。
  塞外的风雪,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日常而已。
  再把忠勇军和楼烦军的精锐龙骑兵加强给护濊军,这样就完全组成一支一万四千骑上下的尖刀,直插匈奴心口。
  不过,现在再去调护濊军,时间上来不及了。
  而且,即使可以,刘彻也不会出兵。
  因为,幕南都没有消化掉,就去灭亡匈奴的话,刘彻承担不起因此而导致的连锁反应。
  自古以来,草原上都是一个强权倒下,另外一个强权崛起,彼此交错。
  在汉室没有做好准备和熟悉怎么治理和统治草原前,贸然将一个腐朽的旧王怼死,只会给新王制造一块崛起的土壤。
  所以呢,将军们想要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看到天子的态度,将军列侯们都明智的选择了服从,纷纷拜道:“伏唯陛下圣裁!”
  这个时候,大鸿胪公孙昆邪终于找到了机会,出列拜道:“陛下,臣昆邪有奏!”
  “讲……”刘彻微微笑着,看着公孙昆邪。
  最近几年,大鸿胪衙门不断被边缘化,权柄和权责不断缩小。
  甚至就连衙署编制和官员也不断被裁撤。
  曾经,大鸿胪衙门强盛之时,拥有大小官吏数百人,仆从杂役以千计。
  更握有许多优渥的政策。
  但在现在,大鸿胪衙门已经不比死鸭子硬多少了。
  如今的大鸿胪衙门,虽然依然名为九卿,但实则基本上丧失了过去所拥有的全部特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1/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