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2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7/2322

  最后,程不识还有着军功,高阙一战,他随义纵攻陷高阙,战后被封为“信昌候”,论功在义纵、郅都和卫驰之后,受封食邑两千一百户。
  最重要的是——程不识是刘彻的自己人,绝对的心腹!
  他出身和成长,都在虎贲卫之中。
  而虎贲卫和羽林卫,就是刘彻左膀右臂,刘彻甚至确信,即使天下都反了,虎贲卫和羽林卫也会陪他战到最后!
  更妙的是——程不识没有根基,也没有党羽。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找不到比程不识更合适的人选了。
  只是思虑片刻,刘彻就道:“那请丞相去找信昌候谈了一谈吧……”
  这其实就是决定由程不识来出任武苑山长。
  “诺!”周亚夫闻言立刻拜道。
  将这个事情解决完,刘彻就看向郅都,对他道:“执金吾……朕此番命卿前往幕南,有两个事情,希望爱卿注意一二……”
  “陛下请吩咐!”郅都顿首一拜说道,他此刻,心情真是美滋滋。
  因为,程不识将要出任武苑山长了!
  尽管他郅都与程不识其实不过点头之交,程不识是个典型的武痴和学者型将军,他从不与朝堂的九卿大臣来往,平日里不是练兵,就是忙着组织军官们探讨和研究战术,心思一分都没往政治上点。
  但他是法家的人!
  这就足够了!
  如今,大汉军队之中,义纵是偏向法家的,他是铁杆的法家门徒,再加上一个程不识,法家大将可谓是占据了军方的绝对优势。
  程不识当了武苑山长后,更有可能培养出大量亲法家的大将。
  有了军队的支持,无论儒家怎么跳,也都跳不出法家的手心了!
  刘彻却是看着郅都,笑着吩咐:“这第一件事情,就是爱卿去了幕南,给朕想办法在半年内弄到十万人口!”
  这话一出,周亚夫和郅都都傻了。
  刚刚廷议上,天子还是一派正义凛然,要给幕南的广大穷苦牧民做主的圣君形象,这转头就给他郅都分派任务指标了。
  十万人口!
  这可不是个小数字,整个幕南现在的人口加起来恐怕都没有一百万!
  天子这一张嘴,就要了十万,十分之一的人口!
  还是限定半年完成!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天子根本就没在乎幕南牧民的死活!
  刘彻却是看着自己的丞相和执金吾,呵呵笑道:“没有这十万人口,朕拿什么去建设塞上封国?”
  他站起身来,琉珠下的眼神冷酷和残忍:“难道,卿等想从中国带人去幕南建设?”
第1506章
两个任务(二)
  耳中听着天子的话,郅都条件性的反射鞠躬:“不敢!一切旦唯陛下之命!”
  这也是法家大臣的好处了。
  甭管多么不合理和冷酷的命令,他们都会坚决的贯彻到底!
  更要命的是,法家的人,在很多时候,连自己的命也不当命看,就不要去想,他们会把其他人的命当成一回事了。
  周亚夫却是有些担忧地问道:“陛下,这样会不会太急了一些?”
  刘彻一听,就颇为欣慰的笑了起来。
  若在八年前,他这样下令,周亚夫要质疑的就不是“急”,而是“有伤天和,还请陛下三思”这样的话了。
  “急”这个词从周亚夫嘴里蹦出来,表明这位大汉丞相,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隐形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分子。
  今天的周亚夫,你或许可以将之称之为“温和殖民主义”或者“温和帝国主义”。
  但再怎么“温和”的殖民主义或者帝国主义分子,终究都是要吃人的。
  他与极端的好战主义者和扩张分子之间的区别,或许只在于,他希望平稳、安全,更有效率的吃人。
  而前者,则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吃了人再说。
  就像现在,他听闻了刘彻布置给郅都的任务,首先的反应,并不是阻止刘彻和郅都这么去做,而是觉得这样做“太急”或许可能出问题。
  “丞相无需担忧……”刘彻微微笑着,安慰着周亚夫:“相信朕,夷狄诸族对于强权的服从性和对于剥削的忍耐,远远超出朕与丞相的想象之外!”
  事实上来说,除了诸夏民族之外,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如同诸夏民族这样勇敢、顽强和善于且勇于反抗的民族了。
  自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那一声呐喊响彻天地之后,漫长的两千年历史之中,无数的英雄豪杰揭竿而起,埋葬了一个又一个看似强大、不可一世的王朝。
  前赴后继,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始终贯穿了中国的历史。
  几乎没有一年,没有农民不造反。
  无论是文景之治也好,还是贞观之治也罢。
  甚至是刘彻自吹自擂的所谓“元德之治”。
  广大农民,也从未停止反抗。
  元德四年,济南国的章丘之变,就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
  好在,如今的中国百姓,在刘彻的精神麻痹和忽悠以及拉拢之下,还停留在反贪官不反天子,做坏事的都是贪官,长安天子是爱民如子的。
  所以,所谓的“元德之治”还可以继续吹下去,不用担心变成天宝之衰。
  但其他民族和其他国家呢?
  就拿这草原来说吧!
  以目前刘彻所知的情况,过去,匈奴统治草原时,非本部的各部,每年需要定期向单于庭朝贡牲畜、奴隶、奶酪、皮毛以及其他各种物资。
  几乎占据了一个部族每年产出的三成以上!
  某些部族,甚至需要向单于庭朝贡超过该部一年产出五成以上的物资。
  至于像鲜卑、乌恒这样的附庸和奴隶部族,那就更惨了!
  每年除了定期的朝贡之外,单于庭还会时不时的要求他们贡献士兵、战马以及猎犬。
  敢不服从,就是杀杀杀!
  而从老上单于至今的数十年历史中,匈奴人从未遇到过任何部族的反抗。
  每年,各部都需要大量的向单于庭贡献。
  而单于庭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却是少之又少。
  这种残酷的剥削,使得很多大部族,哪怕人口数以千计,牲畜数以万计,依然穷的响叮当。
  即使部族的高层,过的生活,也是紧巴巴的。
  但没有人敢去反抗,甚至没有人质疑匈奴人的这种做法。
  上至部落高层,下到牧民和奴隶,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据刘彻所知,即使是匈奴的本部,剥削也非常严重。
  许多被俘的匈奴战俘,都叙述过他们过去是如何被剥削和奴役的。
  即使是楼烦、折兰、白羊这样过去被称为匈奴三架马车的单于庭嫡系部族的战士,也没有什么积蓄。
  一旦遇到灾害,就要饿肚子。
  为了不饿肚子,他们就只能去劫掠。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西汉的草原。
  也在宋代的草原上演,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起兵的理由就是——辽国皇帝曾经羞辱他和他的父祖,并且残忍的剥削和压迫他们。
  具体怎么羞辱的呢?
  据说,辽国的皇帝天祚帝曾经让完颜阿骨打的父亲穿裙子跳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7/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