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2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6/2322

  “此船恐怕光是造价,就是千万了……”司马迁看着脚下的甲板,感慨着。
  这舰船,连甲板都是用的厚重而结实的榆木制成,足足可以并行四辆马车!
  这让司马迁想起了,他曾经在石渠阁的档案读到过,当初,南越王赵佗与吴王刘濞进行巨舰竞赛。
  为了击败吴王刘濞建造的楼船,赵佗让人建造了一艘史无前例的巨舰。
  据说那艘巨舰的甲板足可并行六辆马车,可以让骑手在甲板上奔驰!
  不过……
  那艘巨舰的下场很悲惨……
  因为太大了,所以,它在试航时,直接倾覆在长江里……
  但眼前这艘巨舰,看上去却非常适合航行。
  这让司马迁啧啧称奇,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此舰造价没有一千万……”一个声音在司马迁耳边响起:“总造价是八百二十五万钱……”
  司马迁抬头,就见到了那张熟悉的脸庞——正是陈嬌。
  想不认识他都难!
  这位大汉帝国的隆虑候,西北都尉,天子的小舅子,是一个特别骚包之人。
  他为了让人们记住他的模样,免得冲撞到他身上,所以,他在仁川港的码头一侧,那纪念楼船舰队抵达朝鲜的雕塑群的另一面,给自己建造了一个巨大的雕像。
  雕像上,陈嬌站立在楼船之上,远眺扶桑之土。
  只能说,帝国的隆虑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司马迁见过君候……”司马迁连忙拜道。
  其他小伙伴,看到一身楼船舰队的蓝色战袍的陈嬌,也连忙拜道:“末学后进,拜见君候……”
  对于安东人来说,陈家兄弟的故事,就是一个传奇。
  这两位在长安城被视为洪水猛兽以及纨绔子二世祖代表的外戚,在安东完成了他们的华丽变身。
  一者成为了安东地区最大的种植园主和最大的派遣工雇佣者。
  而另外一个则成为了捕鲸业的标杆和代表,更是安东梦的最直接例证。
  他是倭奴的救世主,他将生活在倭奴列岛,赤身断发,饮毛茹血的倭人,带到文明社会,彻底改变了这些可怜人的命运。
  使他们也能享受到中国天子的雨露恩泽。
  无数归化倭人,更是直接以陈为姓,以此表达他们对自己的救主的感恩。
  他还是元海征服者,承恩岛和顺德岛的主人,平壤学苑的最大单一金主,安东造船产业的支持者以及代言人。
  更是安东贾人最可靠的靠山!
  在安东,几乎没有人不崇拜陈嬌(主要是他的财富)。
  对于多数人而言,倘若能搭上陈嬌,那么,未来飞黄腾达可期,富贵可享。
  但司马迁却对陈嬌毫无崇拜可言,在事实上来说,司马迁甚至不觉得,陈嬌身上有什么闪光点。
  甚至,司马迁感觉,陈嬌在长安做一个纨绔子二世祖,可能都比在安东当英雄强。
  因为,在安东的这些日子里,司马迁已经感觉到了,安东的今日,就是陈嬌、陈须以及都护府和商贾们的共同作用而变化的。
  陈嬌倡导和发展的造船业以及捕鲸业,更是一个充满肮脏与黑暗的产业。
  这些年来,死于伐木、造船以及捕鲸的人,已经不比淘金的人少了。
  更可怕的是:为了满足造船业和捕鲸业以及种植园、工坊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
  整个安东,都被这些人绑架了。
  整个社会的三观,都扭曲了。
  曾经一切美好的品德与公序良俗,现在都已经被金钱和财富,破坏的干干净净。
  什么兄友弟恭,什么长幼有序,在五铢钱面前,统统崩坏了。
  为了家产,兄弟相残,为了赚钱,父子反目。
  各种非公室告四起,安东官府为之焦头烂额。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眼前的这个男人——以司马迁所知,陈嬌甚至还暗地里用钱影响和改变了杂家的某些论述,使之更有利于他。
  这个可怕的男人,已经不能用旧有的善恶标准来评判他了。
  他就是一个看上去冠冕堂皇,实则残忍至极,充满了一切人间恶毒色彩的人。
  但,司马迁偏偏对他恨不起来。
  因为,他虽然手段残忍,他虽然无恶不作,他虽然敲骨吸髓。
  但是……
  最终的结果,却是,他造福了天下。
  他捕鲸,鲸鱼肉,成为了安东百姓最廉价的肉食来源。
  没有他的捕鲸业,安东百姓,尤其是孩童们就不可能如此健康、强壮!
  他引进的倭奴,在安东修建了数百里的渠道和数百里的道路,建设了无数桥梁。
  他倡导的造船业,为数万移民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数万家庭因此得以获得小康生活。
  而他每年捐献给平壤学苑的钱款,更是使得平壤学苑可以接纳大批寒门士子,给他们免除学费,甚至提供一定额度的奖学金。
  让这些本不可能接受教育的人,得到了学习的机会。
  所以,司马迁很纠结。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陈嬌。
  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是恶魔,他让无数人深陷不幸和厄运,他压榨和剥削着数十万人。
  但是……
  他又保护和庇护着这些人,还将他的财富和影响力,用在正确的地方。
  因他之故,在安东,连夷狄奴工,甚至是倭奴,也能比较有尊严的活着。
  至少,这些人比临邛和南阳的奴工的命运要好太多太多。
  然而,偏偏,陈嬌和安东的贵族商贾们,之所以这么做。
  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因为,他们发现了,假如这么做,他们能够赚到更多,拥有更多,而且更有效率的剥削他人。
  想到这里,司马迁就在心里叹了口气,然后对陈嬌拱手道:“君候造此巨舰,可是果要至于扶桑?”
  一艘这样的巨舰,造价八百余万,这恐怕只是造舰的人工,还不包括原材料。
  若是外人要买,价格恐怕千万之多。
  这几乎比的上一大县岁入了。
  这让司马迁有些怀疑,陈嬌的目的。
  陈嬌听了却是呵呵一笑,反问道:“先生以为呢?”
  他笑眯眯的对司马迁道:“此舰,现在还不足以跨越万里之远……但是,吾相信,只要吾辈努力,总有一天,能够造出足以远渡万里重洋,致于扶桑之巨舰!且此舰虽不能致扶桑,甚至不足以致身毒,然其舰大而坚,足可载万石而远航千里,为中国输送粮草,转输财帛,仅此一点,本君候便相信,此舰利天下!”
第1560章
官制改革(一)
  晚春的上林苑,欣欣向荣,充满了生机。
  躺在上林苑的一个皇室行宫的山坡上,刘彻的心情非常好。
  不仅仅是因为这好春光和好景色,更因为,国事顺利。
  就在前几日,西南夷十余个主要王国的国王,共同上表,请求入觐长安。
  这意味着,西南夷的问题,不费一兵一卒,就将得到解决了。
  这片巴人和楚人都曾经觊觎的古老群山,这一直处于诸夏文明圈之外的土地,将第一次成为中国的疆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6/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