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2322

  这个庄子虽然不大,目测也就几百亩地,但是,里面好玩的地方还真不少。
  像什么秋千啊竹林啊荷花池啊鱼池啊,应有尽有。
  “陈阿娇应该会喜欢这里!”刘彻心里琢磨着改天带陈阿娇来这里逛一逛,想着陈阿娇,他就想到了义婼:“再过段时间,就去将义婼接到思贤苑来住吧!”
  花了一天时间,刘彻才算是将整个思贤苑粗略的看了一遍。
  不得不说,皇帝老爹确实给力。
  赐给他的这个思贤苑,简直什么都给他配齐了。
  有百姓,有园林,有宫苑,有围猎场,甚至还有好几个大作坊和桑林。
  除此之外,山上还种着梨树、枣树等果树。
  基本上,就靠着这个思贤苑,刘彻也能慢慢的锻炼出自己的治政能力出来。
  “老爹这是要我文智体全面发展,做一个三好太子啊!”刘彻心里吐槽着。
  好在前世好歹当了十几年诸侯王,对于这种事情,刘彻还是上手的很快的。
  当天晚上,刘彻带着手下的臣子们,就在这思贤苑里的一个宫殿中住了下来。
  同时,也在此召开了他当太子后的第一次全体臣子会议。
  基本上除了太子宫必备的值班者之外,其他人全部被他叫到思贤苑里来。
  思贤苑的这个宫殿的大殿并不是很大,因此,一下子塞进了上百号人,顿时就显得比较拥挤。
  刘彻坐在上首,看着这满殿的臣子,心里也有些自豪。
  这些人,可全部都是当世最出色的一批年轻人了。
  他自己原本的那个班底就不说了,基本上都是日后能独当一面甚至位列三公九卿的巨牛。
  而老爹拨给他的洗马和舍人,也是差不到哪里去的。
  尤其是舍人,基本都是身家清白,经过了政治审查,同时政绩出色的年轻官员。都有着在地方或者衙门里做过事情,靠着手腕和能力突围出来的精英。
  毫不夸张的说,假以时日,只要这些人能正常的成长和成熟起来,他们就将担纲未来汉室数十年的大梁!
  在培养人才和磨砺人才的能力方面。
  刘彻最佩服的不是他的皇祖父刘恒,而是很多人都无视了的刘邦。
  刘邦用人和看人以及培养人才的手段和能力简直让人以为他开挂了!
  譬如说,当初,吕后在刘邦临终之时问他:“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何人可继之?”
  结果刘邦机关枪的一样,就将他身后的数任丞相都给点名了。
  后来也如他所说一般,曹参、王陵、陈平、周勃各自继任,每一个人的水平都不差,硬是顶着内乱和战乱,把摇摇欲坠的汉室天下给稳固了下来。
  然后,汉初的文武大臣,随便放一个其他朝代,都是能呼风唤雨的英雄豪杰,足可独当一面!
  只能说,两汉的两个建立者都是严重疑似穿越者,而且肯定都开了挂!
  刘邦就目测大概是后世某个天朝官员,起码市委一级的头头穿越的,深的天朝官员精髓——无耻、腹黑、不要脸,同时手腕厉害的一逼。
  至于刘秀,那个开了系统挂的大魔导师,就不谈了,谈了伤心……
  而刘彻,身为穿越者,自然不想落后前辈太多。
  起码,刘彻觉得,他好好培养和锻炼一下这些人,十几年后,这些人成长起来,就能为他开疆拓土,席卷全世界了!
  “诸卿皆为一时英才之选,不以孤卑鄙,屈尊辅佐于孤,孤甚不敏,往后还须诸卿多多劝谏,指正!”刘彻举起酒樽,说着祝酒词,躬身一拜。
  满殿大臣,立刻就全部起身,跪下来叩首道:“臣等愚钝不敢当家上大礼,愿以卑微之躯,供家上驱策!”
  “善!”刘彻点点头双手张开,道:“诸卿请平身罢!”
  他坐下来,拍拍手,王道立刻会意,带着几个宦官,抬着一块盖着布的木牌走了进来。
  刘彻道:“今日召集诸位爱卿,一是与卿等同燕饮,以抒君臣相亲之情!二则,就是商议一下,往后太子宫与这思贤苑的种种布置,简单的来说,就是诸卿各自的职责!”
  刘彻起身将那块木牌上的布掀开来,道:“昔者,曹相国在位,谏于孝惠皇帝:臣等守职,遵而勿失!孤以为善!若群臣守职,各自尽职,则孤亦可垂拱而坐,静听贤德治政尔!”
  在这个时候,黄老派虽然已经显出颓势但主流上黄老派还是掌握着大势和大权的。
  因此呢,曹参的那句“今陛下垂拱,臣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还属于政治正确,就是皇帝也会隔三岔五的复述一遍。
  当然,当真的肯定是笨蛋!
  所以,这殿中臣子们,也只是各自相互看了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只有汲黯等黄老学的弟子,才会心里一热,有所兴奋。
  至于其他人,几乎就当没有听到一般,眼观鼻,鼻观心,面无表情的道:“请家上教诲!”
  刘彻微微一笑,指着木牌上的文字,道:“故曹相国所言,以孤之理解,就是孤制定规则,而诸卿循孤之规则而各司其职,辅佐孤上敬天子、太后,下顺百姓、黎庶,奉继宗庙!”
  “诸卿都来看看,此木牌之上,孤呢,将日后太子宫中所有事务的处理与上报下递做了一个规划!”刘彻笑意吟吟的看着木牌,对着他的臣子们道。
  此刻,几乎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人人都知道,此刻,差不多是太子宫权力分配的关键时刻了。
  虽然在名义上,太子宫的一切事物都是太子三臣在处理。
  但实际上,汉室的太子太傅、少傅和詹事,早在今上还是太子时就被架空了权力。
  今上当初在太子宫里,就是以家令晁错,家仆周仁为主,其他三臣,就是个摆设,泥塑的木偶而已。东安候张相如就是不肯当个泥塑的木偶才悲剧的!
  老子这么干了,儿子学一学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但,刘彻想做的事情,远比他们所想的更加激烈。
  刘彻指着木牌上用炭笔写出来的文字道:“从今以后,孤宫中与思贤苑中一切事宜,分为三部分来处置!”
  刘彻看向汲黯,道:“汲卿,从今以后,所有文书,所有赏罚命令,皆由卿负责!”
  “臣谨遵命!”汲黯出列拜道。
  对汲黯来说似乎没什么不妥,反正他这个家令本来好像就是干这个的。
  但刘彻却看着他,道:“卿注意了,是所有的文书和赏罚命令,包括卿所负责的,家仆负责的还有门大夫、率更令,无论文武杂事,一切事宜,皆需上报于卿!”
  “啊……”汲黯完全没有想到,太子居然会把其他臣子的一些权力也交给他。
  但是,当年晁错就这么玩过,所以,他也不意外,心中反而有一些窃喜,躬身道:“臣知道了!”
  刘彻指着木牌上的文字,对汲黯道:“从今以后,卿就是事务省的负责人,一切文书皆由卿整理之后,上报于孤!”
  汲黯抬头看着那个木牌上的文字,微微有些出神,只见木牌上第一排就是事务省三字,其下还有备注:管理政务。
  “家上这是要改革啊!”汲黯心里颤抖了起来。
  汉室太子和太子就没一个能安分的。
  自立国至今,汉室的制度和官制就经过了好几次改革了。
  虽然每次改动都不大。
  但架不住今天改一下,明天改一下,于是,现在的汉室法律和制度与立国之初相比,大半都变了。
  只是,在太子位上就这么改,是不是有些犯忌讳?
  他刚想劝谏,却发现,太子朝着他微笑。
  汲黯立刻明白了,这个方案,最起码天子是默许了的。
  “哎,难怪长辈都说,汉家多变啊!”汲黯在心里摇了摇头。
  刘彻却也是笑了笑,这么大的改变和变动,不跟老爹商量,他怎么有胆子推行呢?
  当然了,老爹也没有表态。
  只是,对于皇室来说,皇帝不表态就等于是默许,只要不把天给捅个窟窿,基本没事。
  而且,汉家传统向来就是太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随便玩,没有人会管!
  所以呢,刘彻现在捣鼓的这个太子宫的改制,朝廷即不会承认,也不会反对。
  基本上是,改出了成果了,那皇帝啊三公九卿,都会来摘桃子。
  搞出纰漏了,太子就自己受着吧,自己种下的恶果,自己消化。
  一如当年刘彻的老爹当今天子当年让晁错搞的那个输粟捐爵一样,出了成果,天子大臣人人有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