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2322

  但这些钱,代替服役的人,能不能拿到手里,能拿到多少,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譬如地主阶级让他的佃农去给他服役,不去就不租田给对方,他的佃农有反对的余地吗?
  又譬如一个大商人,买个破产的农民做奴仆,看他不顺眼了就让他去代替服役,这个农民有抗议的权力吗?
  在事实上而言,地主和商人通过种种手段,将自己本应承担的徭役,转嫁给了下层的百姓。
  而这些百姓愚昧无知,根本没有反抗的权力。
  好在,汉律中还是给了这些农民一个喘息和休养的机会。
  那就是拼命生孩子罢!
  按照汉律规定,任何人,只要生了五个孩子,且都已经登籍始傅或者女子已年满十二岁(汉室规定的合法嫁人年纪)那么,该户的主人可以享受一个名为“皖老”的特权,皖老及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所有徭役减半的优待。
  即使有这么一个规定,但底层的百姓身上繁重的负担,还是常常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关中相对还好,汉室朝廷对于关中经营很用心,不怎么会加重百姓的负担,一切徭役能免则免。
  但一出函谷关,广大的关东郡县和藩国,底层的百姓,那就真的是一年到头活的像牛羊一样。
  只有那些有幸撑到免老年纪的人,才能歇下来喘口气。
  若能活到八十岁,成为乡中的长者,担任三老之一,或许还能给自己的后代谋一个崛起之机会,成为地主的机遇。
  除此之外,底层百姓的上升通道,几乎断绝。
  想要爬上去,除了战争外,几乎没有别的手段。
  而这是刘彻忧心忡忡的地方。
  作为穿越者,刘彻很清楚,当一个统治阶级没有了新鲜血液的补充,那这个统治阶级不可避免的就会陷入腐化堕落之中,而底层的上升通道假如被堵塞,那么底层的愤怒就会越来越大,当它积攒到一定量的时候,必然会爆发革命,也是古代中国的农民起义。
  现在,虽然距离谈汉室衰亡和灭亡这个话题还很早。
  但是,统治阶级的腐化和堕落,却已经很明显了。
  汉初所封和先帝所封的两三百号彻侯,除了因为叛乱、绝嗣等种种原因而被剥夺封国的之外,其他绝大多数彻侯的后代都已经腐化了。
  大多数贵族甚至连起码的合格水准的能力都没有了。
  这就是所谓古人所说的“肉食者鄙”,后世所说的“高贵者最愚蠢”。
  刘彻很清楚,假如统治阶级彻底失去活力,这个国家,这个政权也就到了它该灭亡的时候了。
  而这是刘彻无法接受的。
  所以,刘彻很清楚,他当了皇帝以后要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一切。
  地主阶级和有钱人的特权,刘彻当然不打算取缔和打压。
  事实上,特权正是一个国家内部前进的动力源泉。
  譬如秦代靠着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横扫六国,吞并天下,几乎征服了所有已知世界。
  秦军那么强大的根本源泉和动力,就是特权。
  即使是后世的地球,激励着人民奋斗和努力的动力,不正是假如我有钱有权了,就可以要多少美女有多少美女,想吃什么吃什么?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存在什么公平公正。
  刘彻觉得,即使是到了传说中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时代,特权也不会消失,只不过它们会以更隐蔽更巧妙的方式存在在人类社会之中。
  刘彻要做的是,尽量的给百姓创造一个能逆袭的环境。
  就像秦代一样,一个无名小卒也能爬到统治阶级的金字塔顶端。
  就如大航海时代的欧罗巴一样,哪怕只是一个农奴,只要够胆子,也能爬到上流社会,睡贵族的女儿,娶名流小姐。
  而这正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和后世白人主宰世界的源泉。
  是以,当秦国失去了这样的环境后,秦国就迅速的灭亡了。
  而后世的白人能主宰地球将近三百年,原因就在于,它一直在进行自我改良,不断的释放对其内部有益的各种政策。
  而刘彻正是想学一学后世的西方人。
第283章
得意忘形
  “不用徭役?”一位大臣站出来,问道:“家上的意思是?”
  “自然是全部花钱雇工!”刘彻笑着答道:“譬如,某段工程以某个价格承包给某人,等完工以后,由少府派出官吏,检验质量,然后再付款……”
  听到刘彻这么说,大殿中的大臣,顿时一个个双眼放光。
  在座的没有一个笨蛋。
  刘彻的意思,他们很快就理解了。
  甚至,就连天子刘启,也重新坐回御榻,心里轻笑着:“有些意思了!”
  虽然一时半会,刘启还没能理解刘彻的思路。
  但是,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一下子就让天子刘启捕捉到了刘彻计划中的中心思想。
  显而易见的,这是一张大大的画饼。
  一个总预算高达十万万钱,相当于汉室财政收入四分之一的大画饼。
  整个关中的贵族甚至是外戚以及地主富商甚至关东的大商人,都会为此疯狂。
  没有人能放弃这么好的一个光明正大赚钱的机会。
  就是刘启自己,也忍不住有些意动,更何况其他人?
  果不其然,立刻就有一位一直保持着沉默彻侯忽然出列问道:“家上,臣愚钝,请家上详细说说,这个承包是怎么个承包法?什么人可以承包?”
  其他人,尤其是本来只是在打酱油的彻侯勋臣们,此刻也目不转睛的盯着刘彻。
  至于九卿级各衙门的主官,这个时候也是放下了矜持。
  谁都缺钱!
  谁都知道有了钱会有什么好处!
  此刻,当刘彻抛出一个十万万钱的大饼,即使那些本来因为粮食保护价的缘故而对刘彻有了看法的人,此时也恨不得立刻跪到刘彻面前,想要紧紧的抱住这个大腿了。
  原因无它。
  诚然他们是关中商人背后的保护伞和靠山。
  但是,他们并不是商人,也不懂什么商业,他们之所以对刘彻有了看法,只不过是觉得,太子挡住了他们的财路而已。
  但是,此刻,当一个十万万钱的大馅饼砸到脑门上。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只要操作得当,就足以捞到一份能让他们一辈子也花不完的财富。
  既然这样,那么商人们的那点小小的孝敬也就微不足道了。
  刘彻看了一眼彻侯和大臣们。
  微微一笑,解释道:“公大夫以上爵位者,即可参与承包,不同路段的工程对价格和资质的要求也不同了,譬如一段造价三千万钱的工程,自然也要有相应的保障……譬如起码要缴纳相当于工程造价一成的保障金到少府,同时,还得有一位彻侯或者两千石大臣的担保!”
  事实上,在一开始,刘彻就很清楚的知道。
  褒斜道工程想要在这个时代开凿出来,技术难点和资金难点都不是问题。
  只要下定决心,汉室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然而,作为穿越者,刘彻很清楚在古代中国,大兴土木的代价是什么?
  因为徭役制度的存在,实际上每一次统治阶级大规模的征发民众,实际上都是对其未来的透支。
  譬如秦始皇修建阿房宫,营造皇陵,修筑长城,透支了整个秦国的未来,直接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
  又如隋炀帝杨广修建大运河,远征高句丽,透支掉了整个隋朝的未来,导致了群雄并起,天下大乱。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大兴土木和战争都一定会导致民众负担不断加重。
  当民众再也负担不起时,那就一定会发生农民起义,于是改朝换代顺理成章的发生了。
  但是,在中国历史某个时期不管统治者怎么对外大规模用兵,怎么大兴土木,底层的百姓都老老实实的照章纳税,遵纪守法,服从命令,任劳任怨。
  这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的两百年余年的战国时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