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2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8/2322

  真番王闻言大喜过望。
  他是个自卑的人,每次来长安都无比自卑。
  自卑自己没有出生在中国。
  他曾经发过誓,只要能当一个中国人,不管什么代价他都愿意付出!
  而这个誓言,他的祖父、父亲都曾经发过……
  原以为,这辈子都希望了。
  但没想到,幸福来的如此突然。
  真番王立刻二话不说,跪下来,道:“愿请家上赐姓赐名!”说完一双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刘彻,就连那张本来有些不对称的大饼脸,此刻都变得可爱了起来。
  刘彻想了想摇摇头道:“不妥,不妥……”
  真番王顿时就急了,哭着道:“恳请殿下赐姓赐名……”
  刘彻笑着扶他起来,道:“王,一片赤胆忠心,孤觉得,孤赐姓赐名还是有些不够分量,一会,朝会之上,孤当为真番王向父皇请奏,御赐姓名,如此才好!”
  真番王闻言,顿时脸上阴转晴,居然“羞涩”的低头扭捏起来……
第296章
刘启教子
  刘彻春风得意之时。
  宣室殿的内殿之中,天子刘启却神情复杂的看着恭立于他身前的一个男子。
  虽然心里恨不得对方去死,但天子刘启却不得不强行按捺住内心的怒意,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轻声问道:“贵使远道而来,贵主单于可还安好?”
  “回皇帝的话,吾主一切安好!”那男子微微躬身答道。
  说着,这男子就跪下来,奉上国书与礼单,道:“吾主闻皇帝立储,因此命臣前来恭贺皇帝,送上贺礼,马两匹,猎雕一头!”这人汉话无比流利,对汉室礼仪更是十分熟练,说话间就抬头道:“另外,吾主命臣此番前来,是特意向皇帝重申,汉匈两国盟约如故,一切依照敝国老上单于与贵国孝文皇帝所订立之盟约: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单于之治,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汉皇帝之治,汉匈两国,永息兵革,世世昌乐!”
  天子刘启听着,心里面冷笑连连,只觉得恶心无比。
  每一个汉室天子,在他当太子时,他的父皇都会特别抽出时间,向太子灌输和传递汉匈过往的历史和一定要雪耻的信念。
  而这个教育的时机,通常是每次匈奴使者到来之时。
  因为,每一次匈奴来使,都会勾起汉室天子蓬勃的怒火。
  天子刘启也不例外!
  刘启至今依然记得,七年前也就是先帝后元二年,匈奴来使,两国重申兄弟之盟,和亲。
  当时,先帝当夜召他入宫,亲述种种耻辱,让他发誓,永志不忘!
  如今,该轮到他来教育他的太子的时候了。
  这么想着,天子刘启就站起身来,对着使者笑道:“替朕问候贵主,转达朕的心意,汉匈两国,世代友好,永息兵革,单于的提议,朕觉得很合适,符合汉匈两国的利益!”
  他走了两步,接着道:“既然单于是来恭贺朕立储的,那么,朕就将太子叫来,与贵使一叙,如何?”
  “愿从皇帝之议!”使者躬身道。
  ……
  刘彻在王奉的引荐下,又见了好几个小国的君王或者代表。
  这些小国,大的可能有十几二十万的人口,小的,估摸着也就是一个部落。
  但,这些国家,却是迄今为止,被纳入汉朝朝贡系统中的大部分国家。
  是朝廷的脸面,因此刘彻也非常亲切的接见了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王子或者国君。
  这时候,一个宦官走过来,对刘彻行礼道:“太子,陛下请您前往内殿觐见!”
  刘彻闻言,连忙对那些凑过去套近乎的各国王子、国君拱手道:“诸公请稍后片刻,孤去去就来!”
  于是,在那个宦官的引领下,刘彻朝着内殿而去。
  “敢问明公尊讳?”在路上,刘彻小声的问道。
  那宦官微微一笑,矜持的躬身回答:“贱名不敢入太子之耳,奴婢陈祀之!”
  刘彻点点头,他能看出来,这个宦官在有意的回避着他的拉拢和亲近。
  刘彻很清楚,自从章德失踪后,这宫廷里的宦官就大都开始对刘彻保持一定距离了。
  但,刘彻耸耸肩膀,无所谓!
  这内廷宦官这么多,老爹身边伺候的人更是多大数十人。
  张三不愿意,李四总会答应。
  这世界,就没有什么密不透风的墙,更何况,随着刘彻在太子位上的时间增加,再过两年,估计他都不需要刻意表露,就有的是宦官哭着喊着要抱他大腿。
  因此,刘彻一点也不介意,反而微笑着道:“原来是陈公!敢问陈公,父皇叫孤来此,所为何事?”
  那宦官微微笑着,想了想,觉得这事情反正太子肯定会知道的,不如将之卖个人情!
  于是,低头道:“匈奴使者来了,陛下正在接见……”
  “哦……”刘彻点点头。
  说实话,三世为人,即使是前世,刘彻也很少见过正宗的匈奴人。
  对于这个在后世威名赫赫,甚至在欧罗巴闯出“上帝之鞭”名号的民族还是挺有兴趣的。
  虽然后来的太史公强行给匈奴按上了一个华夏苗裔的出身。
  但说老实话,刘彻不太相信。
  或许大概可能,匈奴人中有一部分人的血统来自中国。
  但是,历史告诉刘彻,所有的民族都是混血民族。
  在逐水草放牧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跟沿途所有的民族通婚。
  是以,即使匈奴人最初真是什么夏朝的后人,但这几千年下来,估计匈奴人的血统基因里,还剩下的夏朝血脉,已经十不足一了。
  更何况,按照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的概念。
  即使匈奴人真是中国血脉的后人。
  但其不用中国文字、制度和礼仪,被发左袵,分明就是自动被开除出中国!
  对于这样数典忘祖的家伙,还把他们当中国人看待,无疑是给自己找不痛快,活脱脱的就是跪台办第二了。
  这么想着,刘彻就已经走进了内殿之中。
  抬头一看,皇帝老爹正站在殿中与一个头发披散下,编制成一根根小辫子的男子在说着话。
  刘彻上前一步,跪下来叩首道:“儿子刘彻拜见父皇!”
  “太子快起来……”天子刘启笑着挥挥手道。
  等刘彻站起来,他就走过来,拉着刘彻的手对站在他面前的男子介绍道:“贵使,这就是朕的太子!”
  “太子,这是匈奴使者韩剧!”
  刘彻抬头,与那男子四目相对,眼中狐疑之色一闪而过。
  那男子在刘彻颇为惊讶的眼神中规规矩矩的以汉室礼仪拜见道:“匈奴使者,单于当户,且居韩剧拜见汉朝太子!”
  这男子约莫三十上下,头发披散在肩膀,织成了一根根小辫子,那发型看上去有点像后世刘彻在电影院看过的阿凡达们的辫子。
  除此之外,他的衣襟照例是左秹,标准的夷狄打扮。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人的样貌,根本就是纯正的中国人的样貌!
  “韩剧?”刘彻在心里想了一下,瞬间就明白,这人的根底了。
  当年,汉初之时,有两个韩信。
  一个就是那个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军神。
  另外一个就是刘邦的马仔。
  两人同名同姓,因此,许多人都将之混淆了。
  但是,楚王淮阴侯韩信,用兵如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8/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