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2322

  他看着自己的老爹,再环顾袁盎、张欧、程嘉等人,大声问道:“何人言和议?”
  看着杀气腾腾的太子,袁盎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明白太子为何一下子就变得如此咄咄逼人了。
  以往,在他们这些两千石大臣面前,太子不是一向温文尔雅的吗?
  今天这是吃了什么药了?
  袁盎不得已,微微起身,硬着头皮道:“臣曾提议和议……”
  他躬身道:“家上要斩臣,臣无话可说,但,家上斩臣之前,可否让臣知道,臣所犯何罪,以至于要家上斩之?”
  刘彻叹了口气。
  走到袁盎面前,躬身道:“卿素来为孤所重,亦为孤敬重之长者,然,卿言和议,却是要将我汉家至于万劫不复之地,使天下重演秦末大乱,民不聊生,十不存一之悲剧乎?”
  刘彻说的如此严重,不止是袁盎,就连刘启也吓了一跳。
  一边的张欧更是露出一副“我读书少,你别吓我”的表情。
  在这些人看来,和议而已,又不是没有过!
  高皇帝都对匈奴人低过头呢!
  对于如今的大部分人来说,现在吴军来势汹汹。
  而棘壁之前的诸多城池却陷落的如此之快。
  在这样的局面下,和议,将局面保持到吴王起兵之前,也不是不可以,大不了,吴国暂时不去管他就是了。
  仿南越和东瓯、闽越、朝鲜的例子就好了。
  刘彻看着袁盎,直接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请教太仆,孤曾听闻,民间有长者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此话何解?”
  袁盎闻言,顿时一愣。
  刘彻的意思,他当然知道指的是什么。
  既然今天刘濞谋反不受惩罚,这个例子一开,以后,诸侯王恐怕动不动就要造反了。
  反正,造反又不需要付出代价。
  就连天子刘启也愣住了。
  他之前从未想到过,此例一开会是什么后果。
  这并非他思虑不到,而是,毕竟,他才当了两年皇帝,考虑问题,不如日后那么深入和全面。
  更何况,这样的例子,在汉室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
  因此,受到思维局限,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这个事情就像一层窗户纸,此时,刘彻一捅破,天子刘启立刻就知道,假如真的如此,那么以后就真的将要国将不国,他这个天子再也没有什么威权和威信,就如同东周的周天子一样,甚至可能还会有人学一下楚庄王,来问问汉鼎轻重了。
  而这样的未来,简直就是噩梦!
  刘彻却不打算就这样结束,他转身,对自己的皇帝老爹叩首道:“父皇,儿臣所虑者,不止如此,儿臣更担忧的是,若朝廷轻易与吴逆求和,除了增长吴逆气焰,使得外人以为我汉家无人之外,恐怕,不会有其他任何效果!”
  “吴逆谋反,非一朝一夕,而是处心积虑,在如此情况下,若我汉家摄于吴逆军势,贸然与之言和,恐怕,不止吴逆将会更为嚣张,就是燕赵齐鲁衡山庐江也会有所意动,甚至……梁王也会动摇!”
  刘彻的话,很容易理解。
  天子刘启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假如换了是他,看到朝廷服软,恐怕也会得寸进尺,生出些更大胆的想法来。
  更麻烦的是,本来就蛇鼠两端的其他诸侯,估计看到这样的局面后,也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现在一个吴国裹挟上楚国的军队,就能让朝廷如此被动。
  万一齐鲁再不稳,江淮也动摇起来。
  这天下就将真的不可收拾了!
  刘濞现在的军势是很猛,但还绝对没有将汉室逼到不言和就要灭亡的地步!
  更何况,即使真到了那个地步,言和除了速死之外没有别的原因了。
  一念至此,天子刘启缓缓的道:“太子所言甚是,自即日起,敢有言和者,视为吴逆党羽,一概诛之!”
  天子这话一出,晁错顿时大喜过望。
  天子的这个决定,对晁错来说不亚于久旱逢甘霖。
  简单的来说,既然主和派被打入另册,那么除了一战,汉室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而战争之中,他的削藩策就是政治正确!
  逆袭!
  无比狂猛的逆袭!
  晁错此刻,在心中真是无比感激太子。
第313章
神器(一)
  出了寝殿,刘彻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他心里很清楚,这一次,他算是把袁盎给伤透了。
  只是,他是太子。
  是这脚下万里江山,亿兆生民的未来主宰。
  肩负着开万世之太平,继往圣之绝学的重任,有着打造一个千年不朽帝国,缔造一个旷古烁今的盛世的野望。
  这肩上的重责以及心中的野望驱使下。
  一切个人的私情以及情感都被搁置到了次要的地位。
  更何况,政治,本就是一个尔虞我诈的泥潭。
  当年,刘彻的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翻脸无情,三下五除二就清理掉了阻碍他的元老大臣势力。
  至今,人们仍在称颂他的伟大和神圣,便是被他清理掉的元老大臣,也是如此!
  可见,冷酷与无情,本就是帝王的天赋。
  反而,像惠帝那样的老实人老好人,并不被舆论认可和称颂。
  而在皇族的立场上,尤其是太子的立场上。
  刘彻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跟臣子解释。
  甚至于,假如袁盎不蠢的话,那他今天晚上就该星夜来到太子宫请罪,诚恳的检讨和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怨恨刘彻坏了他的好事!
  在这个时代,正常的情况下,皇帝打了大臣右脸,那个大臣假如聪明的话,马上就会把左脸也奉上。
  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如此而已!
  渐渐的,刘彻猛然发觉,随着地位的变化,他的心,也渐渐的变得铁石心肠了。
  曾经,他还曾为不能救申屠嘉而伤心。
  现在的他,假如再遇到当初的抉择。
  他的心,告诉他,立刻马上抛弃掉!
  这,就是统治者的心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刘彻轻声呢喃着,迈步向前。
  即为太子,身为储君。
  我爸是皇帝!
  “孤的行为,不需要你们理解……”刘彻坚定的在心里说:“你们只需要服从即可!”
  当然,他非常清楚,身为上位者,有这样的觉悟是好事,但把它挂在脸上,摆在明面上那就是纯213了。
  任何一个上位者,想成功,首先都得是一个优秀的影帝,一位礼贤下士,不耻下问,善于纳谏,平易近人的明君。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暴君与贤主,只是一线之隔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