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2322

  叔叔能忍,婶婶也忍不得啊!
  当然,这样的想法,他也就只能埋在心里。
  现在,整个乌孙加起来,也不够强盛的匈奴一个指头。
  匈奴人现在一个强大的部落,就拥有数个万骑,比乌孙全国的骑兵加起来还多!
  而且,匈奴人在乌孙国内也有着许多的代理人。
  甚至,有的乌孙贵族,干脆本身就是匈奴人。
  是以,这一切的不满,大禄只能深埋心底。
  但,不满的种子已经种下,它会在仇恨中萌芽,以嫉妒为养料,贪婪做灌溉,欲望为土,不服为根。
  总有一天,它能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刘彻自然懂得见好就收。
  他的时间宝贵,现在,匈奴的使团大部分人被他老爹牵制在宣室殿,但,为了不激怒匈奴人,防止被匈奴人发现,刘彻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与这乌孙大禄达成某些关键性的交易。
  于是,刘彻笑着道:“这么说来的话,贵我两国,百余年前还是邻居,千余年前我们的祖先甚至以兄弟相称,并肩作战。我国有句话叫做,四海之内皆兄弟,不知大禄以为如何?”
  刘彻说完就笑眯眯的看着对方。
  当然,还有句话,刘彻忘记告诉他了。
  在中国,还有另外一句更加有名,在后世堪称大杀器的名言“自古以来,某某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
  乌孙大禄听完翻译,笑着点点头。
  他也有着迫切的跟汉朝做某些交易的需求。
  汉朝的丝绸,精美的铜器,在西域,是最暴利的行业。
  即使是他也垂涎欲滴。
  只是,一直以来,这个买卖都被匈奴人独占。
  此次,他千方百计的混进使团,为的就是找个机会跟汉朝的某些势力建立起关系来。
  进行走私或者别的什么手段,来积蓄财力,扩充军队,以备将来。
  嗯,大禄,也是有着雄心的王族。
  此刻,能直接与汉朝的皇室做交易,那,对大禄来说,无异于意外收获了。
  至于交易办法?
  呵呵,匈奴也不是铁板一块!
  内部派系复杂,只要肯下血本,总会有愿意帮忙,甚至参与到这交易的部落。
  匈奴人可不仅仅只对外人苛刻,对自己人,同样狠的很!
  非王庭嫡系的部落,年年岁岁都要忍受着严苛的剥削和压榨。穷则变,变则通,这些部落因此极为容易被收买甚至控制!
  而大禄在这些部落里,有不少熟人。
  过去也曾经跟他们合作过。
  因此,这个问题,不算难!
  关键在于,汉朝能否答应提供丝绸等奢侈品,特别是这位汉朝太子展示过的神物,如大黄等新的暴利产品。
  还有就是他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来获得这些东西。
第317章
交易(二)
  时间宝贵,刘彻与乌孙大禄抓紧时间,达成了关于许多商品的交易内容。
  作为汉室的太子,刘彻答应,每年汉朝可以以优惠价格,向乌孙大禄提供一千匹丝绸、一百石大黄以及不少于此数的花椒。
  作为交换,乌孙大禄承诺,尽一切可能为汉朝寻找和获取新的植物种子,每提供一斤新的植物种子,汉室就无条件多给一百匹丝绸或者十石大黄、花椒,作为回礼。
  汉乌两国初步商定,待时机成熟,两国互派使者,订立兄弟之盟,友好合作,互利互惠。
  当然,这些都是口头约定。
  一个字都没有落到纸上。
  所以,约束力真是一点不具备。
  能否继续执行下去,完全取决于刘彻和大禄两人的私人意愿。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的协议与约定,反而,更加牢固。
  最后,两人又商定了交易地点和交割方式。
  出乎刘彻的预料之外,交易地点居然是汉室的右北平和雁门关,而不是刘彻以前以为的云中。
  因为云中直面的是河套地区,即昆邪、休屠、楼烦、白羊等出了名的匈奴实力派部落。
  至于右北平和雁门关,面对可都是王庭势力根深蒂固的部落。
  刘彻看着大禄,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和尚能摸,道长就一定摸得!
  这大禄能收买那些部落,汉室同样也能收买!
  别以为匈奴都是些什么三贞五烈的贞洁烈女!
  自有史以来,匈奴内部就不缺乏带路党,史记上就记载了数起被汉室收买,意图发动政变的事情。
  最著名的,自然是导致苏武被扣留的那一次。
  虽然,这些故事都是发生在匈奴势力衰落的时期。
  现在,想要收买和培养带路党,有困难。
  但假如只是买些情报或者保护几个人通过其领地,刘彻相信,还是能做到的。
  这大概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交易内容约定以后,刘彻与乌孙大禄就迅速的各自离去。
  刘彻在御花园门外的一个偏殿,换回自己的太子常服,然后,就慢悠悠的走回宣室殿。
  掐着时间,刘彻刚刚来到宣室殿时,匈奴的使团众人,刚好从宣室殿中出来。
  与刘彻一样,这些家伙,刚刚也进行完了一次谈判。
  这个世界现实的很。
  当刘濞起兵的消息一传到长安,这些匈奴人立刻就蹦跶了起来。
  一口一个“我大匈奴控铉数十万”,明里暗里都在威胁恐吓。
  遇到这样的无赖,没有人能有办法。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相对的来说,匈奴人现在只要金银财帛,对于汉室来说,真是万幸。
  是以,不管匈奴人提出多么不可理喻的条件,汉室君臣都只能坐到谈判桌前,与之一条条的谈。
  刘彻看着这些志得意满的家伙,趾高气昂的从宣室殿之中出来。
  心里真是有些忍不住跑上前去给他们一巴掌。
  拼了命,刘彻才压制住内心的狂暴。
  看着这些匈奴人消失在视线之外,刘彻才狠狠的挥了一下拳头,他发誓,总有一天,会让匈奴人连本带利的将欠汉人的血债,全部还回来,还会让他们尝尝被羞辱的滋味。
  来到宣室殿,见了皇帝老爹,刘彻照例跪下来问安。
  “太子,可都谈妥了?”天子刘启问道。
  刘彻恭身答道:“回父皇,都谈妥了……”
  于是,刘彻就将自己与乌孙大禄谈成的协议内容都说了一遍。
  天子刘启听完,点了点头,道:“这事情,太子办的不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