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3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8/2322

  一颗大好人头顿时掉在了地上,一个身穿着县令冠袍的官员,就这么倒在了地上。
  顿时,整个世界仿佛凝固了一般。
  所有的人,都被吓得忘了呼吸,忘了说话,甚至忘记了自己还活着。
  一个秩比一千石的上县县令,就这么,没有经过审判,没有经过定罪,甚至没有逮捕,就这么直接被杀了,脑袋在地上打滚,喷涌而出的鲜血,将地面染成了红色,在火把的照耀下,格外的渗人,也格外的让人恐惧。
  刘彻却好整以暇的拿起一块抹布,擦拭了一下,宝剑上沾染的鲜血。
  杀人?
  对于他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说实话,他心里也有些恶心,更有些畏惧。
  毕竟,对于一个锦衣玉食的皇室成员来说,杀人这种事情,确实有些太可怕了。
  然而,新丰县出了这么大丑闻,想不杀人是不可能的。
  真要弄到朝廷上,而这个县令居然还活着。
  那无疑要引发一场地震。
  到时候,为了自己的乌纱帽,也为了自己的前程,嘿嘿,廷尉、御史大夫和丞相内史以及相关的官员,都会跟刘彻拼命。
  官字两张口,无耻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为了给自己洗白,刘彻相信,这些家伙,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
  当年,李斯与赵高,不就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居然做出了篡改始皇帝遗诏,赐死公子扶苏,将军蒙恬的事情吗?
  毫不夸张的说,秦国之所以二世而亡,赵高与李斯,绝对立下了汗马功劳!
  是以,刘彻根本不敢去赌,朝臣们会甘心情愿的认罪。
  何况,一下子就让内史廷尉御史大夫甚至丞相一古脑的倒台,这不符合刘家的利益,更不符合刘彻自己的利益。
  于是,这个新丰县县令,无论他是否对此知情,他都必须死!
  而且必须现在立刻死!
  否则,让他活着进了廷尉大牢,天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
  至于刘彻一剑砍下他的脑袋,在某种程度上说,确实不合适。
  朝野肯定要对此议论纷纷。
  但除此之外,刘彻确信,他本人不会有一分一毫的损失,搞不好,皇帝老爹还会嘉奖!
  嘿嘿,当年,皇帝老爹可是在长安闹市一棋盘砸死了吴王太子啊!
  谁见过他为此受到过半分斥责?
  当今之世,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就是最大的道理,这就是最大的正义!
  想清楚这些,刘彻动起手来真是毫无顾忌。
  微微收敛了一下心神,刘彻将手里的剑交给旁边的侍从拿着,然后,冷冷地问道:“本乡的廧夫何在?”
  一个看上去虎背熊腰的小吏,战战兢兢的出列拜道:“臣在……”
  “杀了……”刘彻淡淡的吩咐一声,得到命令的太子侍卫,立即上前,一剑就刺穿了他的胸膛。
  杀个小小的廧夫,刘彻还不至于要亲自动手。
  不然,日后史书上留下一笔孝X皇帝手刃廧夫安融,那还不得让后人笑死?
  随着这两个人头落地,这个事情的司法程序,实际上已经走完了。
  直接责任人和最大的负责人都死了。
  廷尉衙门和御史大夫衙门的官僚,再白痴,也懂得该怎么和稀泥了。
  刘彻背过身子,面朝院内,朗声道:“此二贼,残害地方,迫百姓不举其子,祸国殃民,孤乃代天子杀之,尔等可有异议?”
  废话?
  谁敢异议?
  无数的官僚看着那具倒在地上的尸体,心里面腹诽着。
  于是纷纷叩首:“家上圣明,臣等拜服!”
  虽然还是不太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但,这一点不妨碍官僚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既然事情与自己无关,那赶紧与倒霉蛋划清界限吧!
  “将这二贼的头颅,悬挂到新丰县城城头,让百姓们看看,此等害民之贼的下场!”刘彻吩咐着。
  这道命令,让许多官僚,感觉自己有些牙疼。
  “还真是刘氏的作风啊……”有人感慨着。
  老刘家向来都是这么一个做派,最喜欢的就是杀了人以后把脑袋挂墙头。
  当年,彭越如此,后来的诸吕亦是如此,便是不久前的吴王刘濞的脑袋也是这么一个待遇。
  只是,区区一个县令,也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
  “王道,你来给诸位臣工讲一下,这二贼究竟是因何而死的吧?”刘彻挥挥手道。
  王道立即点头,出来把事情讲了一遍。
  老实说,大部分官僚听完,要说有什么触动,那完全是骗人的。
  当今之世,溺婴成风,在大多数的士绅看来,这并非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甚至,他们中,就有人曾经亲手溺死了自己的孩子。
  这是风俗,也是传统。
  连天子,也管不了!
  只是,这一次,那个姓安的做的确实嚣张了些,在关中,居然都敢这么玩,简直是作死!
  “可惜了张县尊啊……”有人心里叹息着,在这人看来,张端,能力有,手腕有,更难得的是,还是纯正的自己人,他当县令,新丰的地主士绅,受益良多,可惜,就这么死了……
  当然,这些想法,他们没笨到说出来,反而一个个立刻就痛打落水狗。
  一个县尉模样的官员,第一个出列拜道:“家上英明,手刃害民之贼,使新丰黎庶,免遭此二贼荼毒,臣代新丰百姓叩首谢恩!”
  此人一动,其他人立刻跟进。
  当官的,别的事情可能不会,不熟练,但这拍马逢迎,完全不需要学,一个比一个厉害!
  刘彻看着这些乱糟糟的家伙,心里面闪过一丝厌恶的情绪。
  官吏的素质和能力,实在是堪忧啊!
  这要是在大天朝,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国家的二号首长亲自下场杀人,地方的官僚,怎么得也得做个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然后,根据首长的指使,弄出几百甚至几千篇各种花式文章,从三百六十五个角度阐释,为什么那个家伙该死,首长震怒的有道理,天朝百姓有救了。
  然后还有无数个红头文件,N个各种XX讲话精神座谈会和学习讲座。
  可惜,这些官僚此刻除了拍马溜须,竟无一人想到这一关节。
  让刘彻本来准备好的腹稿,好似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难受的要命!
  这还是关中呢!
  可以想见,关东的广大地区,尤其是东南和西南地区的官吏素质,要差到什么地步了!
  刘彻估计,那些穷乡僻壤的地方,估计,一个县也找不出几个识字的吧?
  局面如此,对官僚的素质期待过高,显然是不现实的。
  没有办法,刘彻只能赤膊上阵,开始循循善诱起来,希望,这些笨蛋里能有一个或者两个稍微有点政治敏感的人物,认真想一想,琢磨琢磨。
  “自孤高皇帝太祖建制以来,汉家向以生民活民养民为第一要务,生民之功,善莫大焉!是故,我汉家以休养生息为国策,轻徭薄赋,驰山河盐池之禁,许百姓自由耕作渔猎,为的就是增加户数,恢复生产,使天下安康!”
  “溺婴弃婴,不举子女,陋习陋俗,孤意以为,当禁绝之,广发天下,使百姓明知,生养子女,繁衍生息,本乃天命也,无故溺子,弃婴,不举,乃是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刘彻说完,叹息了一声,也不知道,这些人中可有能知道他意思,并且愿意出来当那个排头兵的没有……
  民间溺婴弃婴,这样的事情,不管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还是一个人的立场来说,都是必须要禁绝的!
  人口,对于国家来说,既是负担,也是财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8/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