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3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2322

  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甲胄鲜明的列队在城中巡逻。
  武库的大门已经被打开,堆积如山的军械,在少府和中郎将以及内史衙门的高效运转下被取出来。
  一张张强弩,被分发下去,一辆辆崭新的床子弩,被推了出来,然后吊上城头。
  事到如今,长安城,但凡有点敏感的人都知道,出大事了!
  即便三年前,先帝驾崩,长安也没有如此紧张过。
  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才会想起几十年前,高皇帝驾崩时的场面。
  “恐怕,天子出了意外了……”无数人在心中闪过这么一个念头。
  前不久,天子也出过意外,此时再发生一次,并不稀奇,但看这架势,恐怕,这天要变了!
  ……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天子刘启,在疼痛中醒了过来。
  冥冥中有个声音告诉他,是时候了。
  他睁开眼睛,就只看到太后和皇后都站在他的榻前。
  “太子呢?”刘启张嘴的第一句话,自然是关心他的储君。
  其实在醒来的这一刻,他就已经明白,事情到底如何了。
  恐怕,这一次是很难恢复健康了。
  当初,高皇帝亲征英布,肩膀为流矢所伤,那么强壮的天子,说倒就倒下了。
  刘启不敢奢望自己的命比高皇帝还硬!
  “太子,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请陛下坚持……”薄皇后哭着道。
  不管是少府的医官还是淳于意这等名医,都已经跟薄皇后与窦太后说过了,天子,时间不多了,他这次的醒转,不过是针灸和药物刺激下的作用。
  “哦……是了,太子与河间王出门郊游去了……”刘启心里喃喃想道。
  “太子回来,再叫醒朕……”刘启说完这句话,就闭上了眼睛。
第371章
新的时代(一)
  刘彻是在辰时被南皮候窦广国找到的。
  一见面,窦广国立刻就跪下来,哭着道:“家上,陛下有变,太后命臣诏家上立即回长安主持局面!”
  刘彻闻言,吓了一大跳,几乎以为今天是愚人节!
  皇帝老爹的身体,他早问过淳于意了。
  差是差了点,但绝对不可能忽然就发生意外!
  待听完窦广国的哭诉后,刘彻也是目瞪口呆。
  原本前世君临天下十七载,谥之以景的皇帝老爹,居然会从御阶上摔下去……而且,看样子,伤势非常严重……
  是蝴蝶效应?
  还是前世本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刘彻无法确定。
  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长安,现在差不多该是乱成一团了。
  他必须立刻马上回到未央宫,接掌象征大权的传国玉玺以及其他权利象征的印玺与虎符。
  不然,拖久了,难免会发生意外——天知道窦太后会不会脑子一发昏,又念念不忘起梁王的事情来了?
  对于那位宅在东宫的老太太,刘彻永远不敢掉以轻心。
  于是,他立刻就下令:“马上回长安!”
  因为担心事情有变,刘彻甚至连马车都不乘,直接骑马狂奔,带着三百护卫骑兵,只用了半天时间,在当日午时之前,就返回了长安城。
  一进城,刘彻立刻直奔未央宫。
  到了温室殿天子居所前,刘彻立刻就被两个宦官领着进了内殿。
  一进内殿,刘彻就发现,整个殿中的气氛都很紧张。
  窦太后与薄皇后,站在天子御塌前,偷偷的流着眼泪,十几个医官,在天子塌边,轮流上阵进行抢救,一旁的水盘边,放着许多天被鲜血浸红的白布。
  刘彻见此情景,不知为何,眼泪止不住的就流了下来。
  他真的意识到了。
  他,从此以后,可能就真的要变成一个孤家寡人了。
  不会再有一个大树,为他挡风遮雨了。
  他啪的一下,就跪了下来,撕心裂肺地喊道:“父皇,不孝子回来了!”
  他这一喊,薄皇后也跟着抽泣起来了。
  刘彻心里,此刻,其实害怕与恐惧,多过悲伤和欣喜。
  他十分清楚,假如他现在就登基的话,要面临多少挑战。
  他不是皇帝老爹,皇帝老爹做了将近二十年太子,根深蒂固,羽翼早已丰满。
  因而,一登基,立刻就能接掌大权,将自己的心腹放到关键位置上。
  譬如,任命晁错为内史,周仁为郎中令,郅都为中郎将,这三步,就牢牢的掌控了关中的民政,军事以及舆论。
  因此,可以不惧任何挑战!
  但自己呢?
  刘彻垂着头,除了太子的这个头衔外,他还有什么?
  张汤?
  一个上任不过四个月的刑曹令吏,一无资历二无政绩,怕是连眼下的位置,都还没稳固吧!
  汲黯?
  黄老学的底子倒是不错,也深的太后欣赏,但,在那些黄老派的政治家眼里,他恐怕也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吧?
  撑死了,当一个少府尚书丞或者丞相长史。
  想要独当一面?
  问问朝臣们答不答应吧!
  至于武力方面,刘彻更是毫无根基,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把剧孟和义纵等人安排到周亚夫身边,混了点资历,回来,任命个奉车都尉、驸马都尉什么的,勉强可以掌握一部分宿卫武装。
  另外,太子宫的三百卫队以及以前埋下的未央宫都尉王启年,也还可以一用。
  除此之外,他可谓什么准备都没做好。
  毫不夸张的说,他等于是要光着膀子坐到那个位子上。
  除了大义名分外,他什么都没有!
  当年,先帝太宗孝文皇帝从代国到长安,虽然也是号称一穷二白,毫无根基。
  但起码,他身边跟着的从代国入长安的大夫宋昌,将军张武,都是可以一用的人才,外戚薄昭,更是一位能力与水平都不差的辅助。
  他呢?
  粟家那些逗比要是靠得住,母猪都能上树了!
  “最起码,我得要立刻掌握一支只忠诚于我的军队,哪怕,数量少一些……”刘彻在心里迅速的盘算起来。
  前世,小猪在建元新政被废黩后,能保住位子,除了馆陶的保护外,最重要的是,他手里有一支羽林卫,人数虽然少,但绝对忠诚,日夜寸步不离的保护着小猪。
  否则,窦太后虽然不废小猪,但那些在建元新政中被打压和受了委屈的贵族勋臣,岂会放过他?
  要知道,当年,少帝兄弟,就是被这些人的父辈祖辈,推进一个小房子里杀掉的。
  斩草除根,他们比谁都懂!
  所以,掌握一支忠诚的武装力量,保护自己,是目前最正确的选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