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4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7/2322

  根据石渠阁保存的秦代资料记载,这种马车轨道,一昼夜就可以将物资送达数百里外的前线。
  正是在这种轨道交通网的帮助下,秦人如犁庭扫穴一般,迅速的灭亡了楚国,并进入征服了南越。
  然而,随着庞大的秦帝国在农民起义中覆灭,新生的汉室王朝,在初期,严重的缺乏马匹。
  当年,就是刘邦自己,都找不齐五匹颜色相同的马,堂堂丞相萧何,居然是乘着牛车上朝……
  在那样的情况下,许多在战火中保留下来的秦代轨道交通网络,失去了它们的作用。
  不是被拆毁,就是被下令填埋。
  因为,这种轨道,只适用马力运输。
  当汉室失去河套地区,没有了马匹的来源后,这种轨道就成了累赘。
  它的存在,即阻碍了交通,还没有任何作用!
  只是,当时下令拆毁和填埋这些轨道的丞相萧何,极富远见,他命令,将一整条秦代轨道,完整的拆卸,然后保存进武库中。
  更将整个轨道的全部技术资料与建造图纸,全部封存进石渠阁中,以待将来。
  如今,在思贤苑中铺设的这条轨道,所用的木轨,就是完全按照萧何保留下来的资料和图纸,并对照封存在武库中的那些木轨,复制出来的复制品。
  只是这种木制轨道,耗资巨大,每里的造价,高达五六万钱。
  假如要铺设一条从长安到萧关的轨道的话,起码要花掉数千万金钱。
  而且,它还及其容易被人摧毁——可能一把火,就会让其中断运输。
  另外,由于它是以马力来运输的。
  所以,沿途的马站以及各种护理人员,都需要培养和建设。
  但是,它确是这个时代最便捷最快速最高效以及最强大的运输方式。
  因为采用了特殊的木轨设计,所以,当马匹在这种轨道上奔跑起来以后,就很难停下来,甚至不需要车夫挥鞭子……
  而一辆标准的轨道马车,能将数千斤的物资,一昼夜送递需要的地方。
  对于战争来说,这几乎就是一决定胜负的关键条件!
  也就只有秦人才会发明和创造如此犀利的运输技术。
  毕竟,秦国人口少,在统一战争时期,他的全部青壮几乎都参军了。
  没有这样的技术,他很难有快速的补给。
  一个月后,当刘彻在思贤苑里看到,那条已经竣工的轨道上,两匹骏马,拉着数节车厢,以蒸汽火车的气势,在轨道上狂奔起来后。
  他就决定,开始铺设长安——萧关的轨道。
  不为别的,单单就是有了这条轨道后,一旦匈奴人再次入侵,长安的军队和物资就能在一昼夜抵达萧关,参与抵抗。
  这在军事上,将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更何况,这种轨道交通,还将大大的提升汉室的商业经济。
  与之相比,看上去巨大的投资,似乎也值得了。
  “去请左相国和中尉过来……”刘彻回头对已经被轨道吓傻了的王道吩咐道:“让他们来看看,这种轨道……”
  刘彻敢打包票,周亚夫和郅都肯定会支持他的这个决定。
第380章
两条毒蛇
  夏天来了,茫茫草原,重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个又一个在冬天南迁的部落,回到了他们熟悉的牧场。
  匈奴帝国的大脑,单于庭也迁到了贺兰山脚下。
  此时,单于大帐之中,匈奴帝国的各方巨头齐聚一头,商议着应对东边那个帝国的变故。
  “汉人的皇帝又死了,如今,在长安城里的不过是个十七岁不到的毛头小子!”白羊王津糜挥舞着他那双长满了浓密的体毛的双手,大声鼓噪着:“大单于,请下令吧,我们白羊部落,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您下令,两个万骑,随时听候您的调遣!”
  楼烦王乌力孤也道:“大单于,楼烦部落三万精骑也已经整装待发,只等单于鸣镝!”
  休屠王与浑邪王也跟着附和,鼓噪起来。
  一时间,整个王帐中,只有喊打喊杀的声音。
  作为匈奴帝国的大脑,单于军臣,却仿佛没有听到这些主战派的声音一般,微闭着眼睛,没有给出任何答复。
  跪在军臣身边的须卜雕难抬头看了看那些鼓噪战争的一方之主。
  他心里冷笑了两声。
  看看这些主战派都是谁吧?
  休屠王和浑邪王?
  该死的右贤王余孽!
  要不是这两个部落在匈奴国内,也属于大部落,实力不容小觑,呵呵,恐怕,现在这两个家伙就该去地下陪右贤王了!
  至于白羊王与楼烦王,倒与那个死掉的右贤王没有太多瓜葛!
  但,看看着两个家伙的地盘在哪里吧?
  他们的传统牧场,全部都在当年秦人主动放弃的河套地区!
  而,单于的嫡系,那些地处西方和北方的巨头,却都基本沉默。
  即使偶尔有人开口,也都是讥笑。
  老上单于制定的双头鹰政策,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化成了两个利益不团的集团。
  尤其是前代右贤王在政治斗争中落败后,这种矛盾越发的激烈起来。
  对于原先那些与右贤王走的近的部落,单于庭一直是在用有色眼镜来看的。
  尤其是,那位右贤王,还有儿子活着!
  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单于怎么可能会松开套在东部部落脖子上的项圈?
  更何况,目前匈奴的国策是向西扩张。
  西边那些小国,又富裕又软弱。
  随便派个万骑过去,就能抢回一大堆财富和人口。
  这些贵族,已经享受到了抢西边的种种好处。
  怎么可能会容许任何可能导致匈奴的力量东向的变动?
  而这些人是单于的基本盘和嫡系,单于就是在他们的支持下,才顺利登基,铲除右贤王的。
  试问,在这样的局面下,单于怎么可能贸然改变既定的策略,跑到东边去与汉人打个你死我活?
  果不其然,军臣单于站起来,挥挥手,道:“诸位的意思,我知道了,但,本单于与汉人皇帝有过约定,老上单于也跟汉人的皇帝订立过盟约,长城以内,是冠带之室,汉朝皇帝统治,长城外,是弓猎之国,本大单于统治,只要汉人的皇帝还坚持这个盟约,那,侵汉之事,就不要再提了!”
  “大单于!”白羊王一听,顿时急了。
  部落里的儿郎们可都是在等着他的好消息的啊!
  大家可都指望这次南侵,好好抢个够,今年冬天,日子也好过些!
  楼烦王也急了,但他比津糜聪明了一些,跪着恳求道:“大单于明鉴,自冒顿大单于以来,我大匈奴的传统就是,汉人换皇帝,就要出兵去敲打一下,一则,显示我大匈奴的军威国威,好叫汉人皇帝顺服,多送丝绸美食宝物,二则,团结东部部落,使东方的部落,始终处于大单于的统治下,不至于因为远离单于庭而离心离德……”
  “这……”军臣也踌躇了起来。
  其实,军臣倒也并非是真的就完全反对主动侵汉。
  对他来说,抢西边也是抢,抢东边也是抢,没有太大区别。
  至于所谓的东西矛盾,这种事情就是胡扯了。
  他首先是匈奴单于,其次才是西部部落的共主,对西部太过偏袒,难免会让东边的部落心寒。
  所以,他一直把握着一个度,也一直在处心积虑的平衡着东西的力量,使两方相互敌视,但却又不会真的撕破脸,更不会让某一方独大。
  至于右贤王?
  人都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7/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