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6/2322

  只是,这么做除了激怒整个朝鲜君臣,使之不顾一切甚至于倒向匈奴外,没有任何好处!
  刘彻现在面对的局面,可不是后世小猪面临的局面。
  小猪征伐朝鲜时,匈奴人缩在漠南,头都不敢露。
  当时,匈奴人恐怕还会对汉军攻击朝鲜,感到庆幸。
  但现在可不同。
  匈奴人的势力如日中天,一旦朝鲜放弃一切顾忌,全面投向匈奴,甚至成为匈奴的一个附属势力。
  那时候,就麻烦了!
  更麻烦的是,现在,刘彻还没做好军事上的准备。
  打朝鲜,只是他的一个战术目的,通过打朝鲜,拿到梁国军队的控制权,才是他的战略目的。
  这个成望打乱了他的计划和部署,还想要好处,做梦吧!
  刘彻没马上下令,派出使者去抓他回长安,就已经很给面子了!
  至于第三个选择,那就是装哑巴,装作没有这个事情,不予任何回应。
  很快,刘彻就做出了决定,他将手上的奏疏,丢进王道的手中,吩咐道:“拿去烧了!”
  这封奏疏是成望的密奏。走的是特殊途径,没有经过丞相府,所以,只要烧了它,除了刘彻与成望自己外,没有人能知道整个事情。
  只是,这样一做,刘彻清楚,成望就得看他的命了。
  朝鲜人是肯定忍不下这口气的。
  而卫满朝鲜,别的可能没有,但刺客、亡命之徒多的是!
  许多在汉朝被通缉的罪犯,最后都是跑去了三越、匈奴和朝鲜避难。
  小猪的那个涉何,就是死于朝鲜人的报复。
  然而,这与刘彻何干?
  成望既然敢做出这种事情,就得承受因此而来的风险!
  他要是能躲过朝鲜人的报复和暗杀,那就证明,他还有点用。
  躲不过正好!
  “恐怕这也是小猪当年放任涉何的原因罢?”刘彻心里想着。
  然后,刘彻就不再去此事了。
  对刘彻来说,眼下最大的事情,毫无疑问就是即将举行的考举。
  根据内史衙门和少府衙门的预计,今年的这次考举,参考的士子人数,恐怕会超过一万人!
  这么多人同时在长安参考,无疑是对刘氏政权组织能力的一次考验。
  为了维持秩序,刘彻已经下令,从灞上抽调用于防备匈奴入侵的一万军队回到长安协助南北两军。
  目前来看,长安治安大体良好。以往惹是生非的游侠儿们,今年都在忙着赚钱。
  关中各种工程的开工,使得这些游侠儿不是受雇去做了监工,就是忙着在长安城招工,没那么多时间去行侠仗义了。
  这次考举,对汉室而言,意义重大。
  假如一切顺利,这次考举过后,汉室就将开启从封建军事贵族集团政体向官僚利益集团政体的过渡。
  为了能让这一切顺利进行,刘彻做出了大量的妥协和让步。
  譬如说,他下令,凡有列侯勋臣子弟参考,成绩一律自动上升一档。
  前两天,他又下诏,以照顾功臣为名义,所有两千石以上官员的子侄参加考举,一律依照列侯勋臣子侄待遇处理。
  黑吗?
  确实很黑!
  但却必须如此!
  不然,万一闹出最终录取者大部分是寒门子弟的悲剧出来。
  那旧贵族勋臣官僚阶级必然会仇视和抵制考举的进一步扩大化。
  想要让改革顺利推进,刘彻就必须在这方面做出妥协。
  刘彻从来就没幻想过,官僚贵族阶级会以国家社稷为重这样天真的事情。
  人都是自私的,为了国家和人民这样的口号,中二少年或许会信以为真,但,每一个成熟的官僚,都不会把它当成一回事情。
  喂饱了贵族勋臣和官僚们以后,刘彻就得以对考举进行制度化和系统化的规范。
  到今天为止,粗略的考举制度以及规范条例差不多出来了。
  主要就是将考举的三轮考试分为三档。
  通过第一轮的士子,将有资格被录用为关中地方的基层官员,譬如亭长、游缴、廧夫等等,从事基层的管理工作。这类士子被称为秀才,就是优秀人才的意思。
  通过考举第二轮的,必然可以获得亭长、游缴、廧夫的任命,同时有机会出任地方县衙的刑曹令吏、书吏以及长安九卿衙门的低层文官。
  这一类士子被称为贡士。
  通过考举第三轮的,必然将出任县一级衙门的各种低阶官职,同时有机会进入到九卿衙门乃至于成为天子侍从官。
  这一类士子被称为茂才。
  这三类,在未来的升职以及考核方面待遇一样,全部都将从最底层的一百石官员起步。
  但,很明显,基层的廧夫游缴在进步速度方面完全拼不过在县衙里的人,更不用说九卿衙门中的人和皇帝身边的人。
  之所以要如此划分,既是要选取最优秀的人才来进行培养,更是刘彻不得不对现实做出的妥协。
  毕竟,后世打个游戏,还要分个大神菜鸟,这考举,若没有个等级,就很难服众。
  不然,别人肯定会问,为什么某某是九卿衙门里工作,哥却要去基层?
  有了这套等级,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行分配。
  谁叫考了秀才而不是茂才呢?
  更重要的是,这套等级制度的出台,可以堵住旧贵族勋臣官僚阶级的嘴。
  朕都给你们的子侄加分了,优待了,还考不上,考不好,那是他们草包的缘故,不要再来埋怨朕不优待功臣了!
  而与这套等级制度相对应的,则是刘彻对考举士子安排的出路的规定。
  刘彻已经下令,所有考举士子,不管哪一类,全部必须从四百石以下开始工作。
  没有特殊原因,譬如天子诏书、太后谕旨,一年最多升一级。
  所有士子,三年内,不得出任一地主官如县令某曹首长等。
  这就明显是给列侯勋臣官僚阶级们上枷锁了。
  不然,那些家伙把自己的子侄安排到某些肥差上,让他像火箭一样的蹿升,三五年就运作到朝堂上或者某郡主薄、司马甚至郡尉郡守上。
  那十年八年后,这个国家岂不是就是他们说了算了?
  为了防止后世脑残子孙,被官僚们忽悠了,搞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刘彻下令,将他的那道手令,勒石于未央宫温室殿花园之中。
  只要这个国家的皇帝还姓刘,谁违反这条规矩,谁就是不孝子孙!
  现在,刘彻主要要头疼的事情,就是考举的试题了。
  现在,前两轮考举的试题都已经出炉了。
  第一轮,主要是考基础的知识点,像基本的书读写以及基本的算术计算和一些常识性的问题。
  只要读过几年书,不是太草包的,基本都能通过。
  因此,这一轮的试题,刘彻是交给颜异和汲黯去编纂。
  反正,要求不高,只要能有点基本的能力,就可以胜任廧夫、游缴一类的职位。
  这第二轮就稍微复杂些了,要考校一些专业的知识。
  像什么某里有户XX户,田XX顷,口XX,请问,该里本年度赋税多少?
  又或者某甲犯XX罪,请问该处什么处罚?用那一条律令裁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6/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