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5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0/2322

  义纵却是早有准备,立刻答道:“回禀陛下,按照陛下的命令,臣已经做好了一应出征准备……”说着他的脸上也不由得流露出兴奋的神态。
  汉室历史上,能以不到二十就单独领一路大军出征,义纵算是头一个了。
  向上追溯的话,恐怕也就是秦代的甘罗十二岁拜相能媲美了。
  刘彻看了他的样子,摆摆手,继续道:“爱卿此去,到了燕国,替朕去看看燕王的几个儿子,回来跟朕说说……”
  现在的燕王刘嘉,已经是垂垂待死,随时都有可能咽气。
  燕王世子是刘定国……
  好吧!
  这货可是人形自走炮,专业的德国骨科专家级大师,宗师级鬼父成就获得者。
  刘彻并不怎么愿意让这货即位,然后给刘氏抹黑,丢脸,还让天下人笑话。
  不过话又说回来,刘彻的弟弟们,也没几个省心的。
  刘彻登基才不过半年,亲爱的弟弟们就已经干出了不少操蛋的事情。
  譬如刘端,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害人了,前两天,刚刚坑死了刘彻派去看管他的王太傅。
  另外,王儿驹上个月给刘彻添了个弟弟。
  这也是个麻烦事情。
  这个刚刚出生的弟弟的历史定位,对刘彻来说,可是一个需要极大魄力才能决断的事情。
  废妃生的儿子,到底算不算皇子?
  还有,先帝已崩,死后却多了个遗腹子,明年岁首祭祖,刘彻该怎么把这个事情禀报给列祖列宗?
  还有,王娡姐妹,都有儿子,等将来小猪和刘彻新添的那个弟弟长大,要不要准许王娡姐妹依照惯例,随儿子们出宫做王太后?
  这也是个麻烦事情。
  放她们出宫吧,以王娡的脾气,在外面肯定要给刘彻添堵的,甚至,还有可能做出让先帝蒙羞的事情。
  不放吧……
  这舆论又交代不过去。
  刘彻现在算是明白了当年太宗孝文皇帝面对淮南厉王刘长时的无奈了。
  这些事情,只是想想,刘彻都感觉头大无比。
  但偏偏,都需要他这个皇帝来做决断,不能推给别人。
  义纵却不知道这些事情,他只是认真的点头道:“诺!”
  刘彻揉了揉太阳穴,将身下的案几上,拿出一份名单,交给剧孟,吩咐道:“这是本次考举两轮后,朕觉得可以调到军中的人,卿这几天抓紧时间,去找这些人谈谈,愿意入伍的,一律给予四百石待遇,作为将来的参谋培养!”
  “诺!”剧孟点头。
  这次考举溢出的名额,还是有些多。
  另外,落选的人,也需要安抚。
  也就是说要给条出路,不能让这些人长久的漂在长安,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影响。
  正好最近刘彻命令五官中郎将卫绾整理汉室现在所有“因王事而失孤”的儿童名单,发现,最近十年以来,因为平叛、抵御匈奴入侵,平定地方盗贼等原因而出现的孤儿人数几近万人。
  单单是去年的吴楚叛乱就制造了数千的孤儿。
  或许在其他官员眼中,这些孤儿,都是累赘和负担,但在刘彻眼中,这却是最佳的战士,最忠臣的士卒以及最可靠的人才来源。
  后世小猪建立孤儿军,可是生生的撑起了后霍去病时代汉军的大梁。
  因此,刘彻决意从少府拨款,由他这个皇帝来负责抚养和教育那些孤儿。
  抚恤孤寡,本就是汉室政治正确的事情。
  而由国家来负担那些因为“疫于王事”而失去父亲的孤儿,舆论只会拍马屁而不会有任何异议,更能成为汉室日后宣传的重点,使得军人没有后顾之忧。
  自然,这些孤儿将会被集中起来抚养,实行军事化管理,从小就让他们学习各种军事技能,并且接受忠君思想。
  他们长大以后,立刻就是刘彻最坚定的捍卫者了。
  目前,整个方案,刘彻已经跟少府还有内史都商议过了。
  在上林苑中,将会专门腾出一个大概方圆二十里的地方,作为这些孤儿生活、学习和成长的地方。
  自然的,这些孤儿需要人去专门管理、教育。
  这次考举中的落选者,就成为了干这个事情的最佳人选。
  只是,还需要进行甄别。
  刘彻可不希望,有什么反动派(如吴楚余孽)或者鲁儒一类奇奇怪怪的家伙混了进去。
  ……
  翌日,不是朝会日。
  所以刘彻睡到差不多辰时才起来,刚刚做完晨练,王道就来禀报:“陛下,丞相求见……”
  刘彻顿时嘴巴张的跟鸡蛋一般。
  周亚夫这头犟驴,居然会主动来找他服软?
  嗯,对周亚夫来说,主动求见,其实就是服软。
  刘彻瞬间就有些感觉时空错乱了。
  周亚夫这头犟驴,在前世给他的感觉就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
  就连向来以隐忍闻名的皇帝老爹都曾被他气得不顾形象的吼出了:吾不用也!
  在没当皇帝前,刘彻一直觉得,皇帝老爹对周亚夫太过刻薄。
  可做了皇帝后,刘彻明白了,不是皇帝老爹太刻薄,而是周亚夫太过咄咄逼人了。
  周亚夫的性格太强势,总认识自己是对的,皇帝是错的。
  这怎么行?
  老刘家从刘邦开始,就是吃软不吃硬!
  你硬他更硬!
  况且,皇帝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皇帝必然是极端自私和多疑的一类人。
  以刘彻自己的亲身体会,他有时候都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把某几个唧唧歪歪的家伙给咔嚓了。
  刘彻微微愣了一下,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吩咐左右:“请丞相去偏殿,朕随后就来……”
  周亚夫现在,对刘彻来说,还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强力辅助。
  本来,倘若周亚夫真顶着不服软,刘彻都想着是不是找个台阶去跟周亚夫和好?
  现在周亚夫主动上门,刘彻自然高兴。
  一刻钟后,刘彻穿戴整齐,在宣室殿的偏殿,接见周亚夫。
  “陛下……”周亚夫看到刘彻微微躬身致敬(丞相有特权,一般见面无需跪拜),脸上多少有些不自然,毕竟,前几天才刚刚闹翻,周亚夫脸皮薄,自然有些尴尬。
  但刘彻却是出了名的没节操,他立刻起身,极为亲热的对周亚夫道:“丞相来啦,快快赐座……”
  然后就眯着眼睛,仿佛与周亚夫从未争执过一般,一如往常,亲密的道:“丞相此来,可是有要事?”
  周亚夫闻言,微微一愣,来之前,他设想过种种说辞,但,现在这些腹稿在天子如沐春风般的笑容面前,全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陛下竟完全没有把前些时日与吾的争执放在心上……”周亚夫呆呆的想着。
  那他这些日子的纠结和烦恼以及倔强又是为了什么呢?
  此时此刻,周亚夫的脑海中,甚至出现了一个大逆不道的念头:“或者,吾只是想证明,吾比天子更有远见……一直以来,吾都是以为天子必然与吾一样……”
  老刘家花了五十年时间,将天子永远正确这个概念深深植根在贵族大臣的脑海中。
  效果大抵跟后世的金三胖的太阳帝国一样,主体思想永远正确,白头山血统光芒万丈。
  贵族大臣们信不信是一回事,言谈举止,必然是遵照着这一套来的。
  而且,刘氏出了名的睚眦必报。
  打刘邦起,就讲究报仇不隔夜,谁敢得罪,必然报复回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0/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