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2322

  没有中国的支持,仅靠不过五十万的移民和军队,根本不足以在这文明的蛮荒之地立足。
  但,那个时候,赵佗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百越人桀骜不驯,不通中国语言和文字,想交流,都有困难。
  有人坚持不下去了,整日以酒精麻醉自己,有人颓废无比,如行尸走肉。
  甚至,有绝望的军官,承受不了压力,选择了自杀。
  任嚣与赵佗,不得不开始为自己麾下的几十万同袍寻找一条道路。
  他们有那个责任,也有那个义务——因为,这几十万同袍和移民,是他们两个,从繁华的中国故乡,带到这蛮荒的南海郡的。
  狐死,尚且首丘?更何况人?
  任嚣决定放弃南海郡的殖民地,全军护送移民和家属,返回中国——哪怕为此丢掉性命!
  但是,很快,又一个消息从中国传来——天下大乱了!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队势若燎原,大秦帝国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
  然后,豪杰遍起,烽火遍天下。
  每天都有数不清的难民,逃来南海,向南海郡的将士讲述中国战乱的恐怖和可怕。
  官军和义军相互厮杀,数不清的繁华大邑,变成了废墟,多少个人口繁华的城市,成为了空无一人的死城。
  帝国灭亡了……
  信仰崩塌了……
  更重要的是——没有家乡了……
  几乎所有人的家乡,都已在战火之中!
  无数的人都在问:我们该怎么办?
  为了防止南海郡也被战火波及,郡尉任嚣下令,烧毁通往中国的桥梁和道路,封闭五关。
  对于中国内战的交战各方,南海郡的将士,没有一个有好感。
  秦廷的傲慢和胡作非为的贵族、大臣、王公,伤透了他们的心,他们拒绝为了这个已经变色,失去了秦的立国精神的政权卖命。
  至于反叛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楚怀王什么的?
  呵呵,在南海郡将士们眼中,一群叛逆!始皇帝若在,一纸诏书,南海郡五十万军民,就要出关去平叛了!
  而且,这个时候,百越人的反抗和袭击,越来越频繁,南海郡也没工夫再去理会中国的种种是非。
  也是在那个时候,赵佗在率军围剿百越部族的过程中抓到了一个人。
  他现在的丞相吕嘉,百越人中的贵族。
  赵佗终于发现,原来,百越人也不是不能交流的,也并非只能靠铁与血,死亡和杀戮来征服。
  控制百越的贵族,就能控制百越的部落,百越的贵族投降了,那,那些本来悍不畏死,前仆后继的百越蛮人,一下子就会变成打不还口,骂不还嘴,比中国农民还温顺的臣民。
  于是,赵佗提出了“和辑百越”的口号。
  给予百越贵族官职、俸禄和赏赐,派出文吏,教导百越贵族识文断字,传授给他们礼仪道德和文化。
  于是,百越人老实了。
  再也没有人袭击中国的聚集区。
  再也没有人敌视中国人。
  中国人与越人,终于能和平相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某些不听话的刺头,自然是消失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
  到今天,赵佗已经可以自豪的说一句,南越国境内,百越各部族已经在实质上,跟中国人无二了。
  他们绝大多数,有中国姓氏,用中国礼仪相处,以中国文字为本。
  虽然大家都对现在的中国天子不怎么感冒,但对他这位南越王,却是视若神明一般。
  之后的事情,就变得顺利无比了。
  当中国还在战火中煎熬的时候,南海郡的将士们,在忙着娶妻生子。
  他们的妻妾来自于百越各部族的首领以及贵族家庭的女儿。
  赵佗和任嚣为了鼓励从中国来的将士们娶百越部族女儿为妻,他们带头娶了百越贵族的女儿。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赵佗每年都会娶纳数以十计的百越女子,充斥自己的后宫。
  而百越人与来自中国的统治者们联姻后,也安心下来,顺服来自中国的殖民者的统治。
  然后,赵佗最亲密的战友,与他一同奉始皇帝钦命,统帅大军来征服百越的郡尉任嚣病逝了,任嚣临终前,将郡尉大权传给赵佗。
  再然后,赵佗出兵,将另外两个相邻的郡县,象郡和桂林吞并下来。
  天下大乱,秦廷已崩,信仰破灭。
  不知不觉中,赵佗成为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将士和移民心目中的大英雄大豪杰。
  无数的人崇拜他膜拜他。
  赵佗的野心也慢慢膨胀。
  他先是在番禹城自立为王,等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人管他,也没有反对。
  于是自称南越武王,出入称警,行文称制,还用起了天子仪仗和制度。
  可惜,好日子并不久远。
  中国的战乱,很快平息了。
  来自沛郡的刘邦奇迹般的击败所有竞争者,在雒阳登基称帝,建立汉室。
  不久,刘邦迁都关中,在秦宫废墟上,建未央、长乐两宫,并以此两宫为基础,建立长安城。
  一统天下后的汉天子,终于发现,原来在南海这个犄角疙瘩的地方,还有一个秦的余孽建立起来的政权。
  汉五年,刘邦迁衡山王吴苪为长沙王。
  册封诏书中,长沙国的疆域包括了南海、桂林、象郡。
  这是赤裸裸的表达了对他赵佗的威胁。
  从此,长沙国与南越国,就成了死敌。
  几十年来,兵刃相见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一开始,中国疲惫,长沙国小,南越兵自然也能毫无压力吊打长沙国。
  可惜,奈何有人拉偏架……
  长沙国吃了败仗后,来自中国天子的精锐兵马接受了长沙的防御,大军云集,秣马厉兵,杀气腾腾。
  而当时的南越国,早期随赵佗一起来到这里拓荒的第一代精锐的秦军不是老去,就是已经战死沙场,埋骨异乡。
  成长在百越蛮荒地区的新一代战士,不管是装备也好,技战术也罢,都被经历过中国群雄争霸的汉军甩出十八条街。
  好在,中国天子,也有内忧外患。
  内部的诸侯们在蠢蠢欲动,长城外的匈奴人也是虎视眈眈。
  投鼠忌器,也不大可能杀进南越国。
  就这样,在经过无数次的谈判和妥协后,赵佗臣服长安,接受中国天子的册封和印玺。
  这对赵佗来说,是个好事情。
  他终于能名正言顺,大摇大摆的称王建制。
  而且,有了来自中国天子的承认和册封,无论是内部那些刺头,还是百越的贵族,也都老实了下来。
  假如,就这样的话,赵佗倒也乐的永远如此维持下去。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几十年来,长安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南越的野心。
  不管是一开始的长沙国,还是后来的吴国、楚国,从未停止过对南越的觊觎和野心。
  这几十年来,边境上的摩擦甚至大规模的冲突,从未停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