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5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2322

  不然,上了朝议,连个策动的臣子都没有,还要皇帝自己来提议,万一要是没通过,皇帝的脸往哪里搁?
  “请陛下明示!”周亚夫微微恭身。
  刘彻点点头,道:“这第一件事情,朕打算移民辽东、辽西、朝鲜,予以移民授田,鼓励开垦,兴修道路和水利,如高帝故事!”
  周亚夫闻言,微微皱眉,起身拜道:“敢问陛下,圣意可是意欲于辽东、辽西、朝鲜推行高帝授田令?”
  汉初,天下凋敝,刘邦于是颁布授田令,根据秦制,以百姓爵位等级,进行授田。
  当时,最低标准的授田基础是每户一百亩。
  于是逃亡民众纷纷从深山老林走出来,汉室的社会经济迅速恢复。
  而这授田令是汉室政权之所以能坐稳天下的根基!
  在汉室最初的三十几年里,汉室大规模的对地方百姓进行授田,鼓励生产,甚至发放种子农具。
  天下百姓都感恩刘氏,得到了占据人口最大成分的农民的坚定支持后,什么韩信彭越英布卢绾统统都成了草鸡走狗。
  诸吕乱政,诸侯大臣灭亡吕氏时,周勃行令全军:为吕氏右袒,刘氏左袒。
  几乎所有的士卒都杀死了亲吕的军官,左袒振臂为刘氏而战。
  只是,最近十几年,随着天下人口迅速增长,中原与关中的土地再不富裕,汉室已经十几年没有授田过了。
  与之相反的是,地方上的无地农民和失地农民开始出现。
  关中更是成了高利贷商人们的狂欢之所。
  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阡陌连野的现象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晁错喊出了“黄金珠玉,寒不能衣,饥不能食”的贵粟论,诸子百家也各自发出了针砭时政的声音,其中甚至不乏恢复井田制的呼声。
  在某些人看来,井田制是能解决一切社会矛盾与问题的万能良药。
  只是……
  “恢复了井田制,是不是还要恢复奴隶制,请奴隶主们回来?”刘彻对鼓噪这些歪理邪说的家伙嗤之以鼻。
  “正是如此!”刘彻站起身来,看着周亚夫,道:“朕意欲以高皇帝二年和十二年授田令为基础,将辽东、辽西、朝鲜无主之地,授予天下愿迁百姓,这是朕与尚书台尚书、侍中等草拟出来的授田计划,丞相与御史大夫请过目!”
  说着刘彻就将一个厚厚的白纸装订的本子让王道拿起给周亚夫与晁错观看。
  周亚夫恭敬的接过那个本子,退回坐位,翻开来仔细阅读。
  越看,周亚夫心中就越惊讶。
  本子上对于移民辽东辽西以及朝鲜的计划和安排,几乎做到了事无巨细。
  提出来的想法和方略,看上去也让人感觉非常可行。
  只是……
  周亚夫放下那本计划书,对刘彻躬身问道:“陛下,臣有一问:依此方略,所有移民,在初期皆实行军管,以仕伍部曲编组,号为:屯垦军,那这屯垦军,归属何司,受命何人?”
  “自然是归属于丞相府,受命于朕,屯垦军所有军官,皆由退役士卒担任!”刘彻答道。
  这个移民计划,刘彻与自己的贴身幕僚了商讨了将近三个月之久,所有的细节都反复商讨过。
  整个计划,是刘彻借鉴了后世米帝的宅地法案、天朝的建设兵团以及中国历史上的府兵制度,取其长处拟定而成。
  按照计划,所有移民,全部以类似天朝建设兵团的形势,集体开垦,集体耕种,集体居住。
  开垦的土地,在耕种五年后,才能归属耕种者。
  同时,移民们可以在屯垦军的编制下,合法拥有包括强弩在内多数汉室制式武器,他们每月都需要按时训练,遇到战争,他们要自备武器铠甲,在朝廷的命令下,奔赴前线。
  这是目前条件下东北和朝鲜地区最好的移民选择。
  因为,假如没有集体的力量来保护和相互帮助,移民们很难度过东北地区严峻的寒冬。
  而且,辽东、辽西、朝鲜都是中国新得土地,辽东、辽西纳入中国统治不过两三百年,而朝鲜更是刚刚入手。
  移民们过去,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没有集体的力量,仅靠个人,无疑会非常艰难。
  当然,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明朝的卫所制度发展到后期的悲剧,刘彻规定,每一个屯垦军,都有十年的限制,十年之后,解散屯垦军,化军为民,同时,地方官员拥有对屯垦军的管辖和治理权力。
  而且,屯垦军的所有军官不允许在军中占有任何土地。
  作为补偿,当屯垦军解散后,所有屯垦军官可以选择回乡担任亭长、廧夫或者县衙的官差乃至于县尉等官,或者可以全家移民关中。
  只是响应的,这个移民计划的投资也是很大的。
  不同于过去的授田,官府把土地和田宅交割给农民,就可以等到收赋税了。
  屯垦军在最开始的一两年,几乎就完全是汉室自己出钱在搞。
  移民们路上的开销,递到目标后开垦土地、营造堡垒和村庄的经费,几乎都要朝廷支出。
  以计划中目标第一期十万移民每人五千钱的经费计算,那就是五万万钱,相当于汉室一年财政收入的一成。
  而且,当第一期移民在度过第一年的适应期,整个政策被证明确实可行后,紧随而来的,将会是多大十五期,跨度十几年,总数多达百余万的庞大移民计划。
  倘若所有移民都要朝廷来负担支出。
  这国库根本撑不住!
  但是……
  当刘彻说出,所有屯垦军都归丞相府指导,而且,计划书中明确提出,所有军官都由退役士卒担任后,且屯垦军十年到期后解散时,军官们可以按照各自职位大小和功绩回乡担任基层官员或者迁居长安这样的优惠。
  周亚夫就知道,这个计划,他不支持,也得支持,支持了还要支持!
  答案很简单。
  周亚夫只要敢否决这个计划,明天,听到风声的关中无地农民和退役士卒就敢去尚冠里的长平侯府堵他周亚夫家的大门。
  尤其是关中农民,那可是连天子都敢骂的主!
  周亚夫苦笑一声,他知道,自己这是跳进了天子挖的坑里了。
  再想想之前王道那么轻易就道出了天子召见他的意图的话语。
  周亚夫哪里还不明白,天子这是在拿着移民计划,逼他同意盐铁官营。
  “陛下果然是圣天子啊!”周亚夫苦笑一声:“难怪许多人都说,今上有太宗孝文之风!”
  当年,太宗皇帝可不就最善于用一件事情逼着臣子们去同意另外一件事情?
  但他能怎么样?
  作为军方出身,且有着浓厚军方背景的丞相,周亚夫不能也不可能拒绝屯垦移民军这样对军队带有明显善意和好处的计划。
  除非,他周亚夫愿意自绝于军队,周家子子孙孙都不再入伍,不再统军!
  不止如此,他周亚夫还要背上全天下百姓的谩骂!
  汉室百姓,盼望授田,如大旱的庄稼渴望雨水滋润一样。
  授田,是天下无数失地农民和贫困百姓心中念念不忘的美好事物。
  在汉室,天子没有提出授田,那就罢了。
  但天子若提出授田,而因为臣下反对,导致无法授田,那全天下的怨望就全部都要集中到那个臣子身上了。
  没有人能抵挡住全天下的怨望。
第479章
中央集权(一)
  “丞相可有意见?”刘彻一脸真诚的看着周亚夫问道。
  对于周亚夫,刘彻根本就没想过可以凭借一个移民军管的计划就能让他低头。
  假如周亚夫如此轻易的就能低头,那他也不是周亚夫了。
  在汉室历史上,周亚夫就像一个格格不入的异类。
  他最终甚至为了坚持原则,绝食而死。
  这样的人,又岂会因为利益交换而妥协?
  刘彻选择先谈移民,其实只是希望周亚夫能听进他在盐铁问题上的分析和论据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