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5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6/2322

  更让刘彻感觉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匈奴的东胡王,汉室叛臣的子嗣,居然有数封密信曾经抵达长安。
  换句话说,极有可能……
  “卢绾是双面间谍……”刘彻脑海中划过这样的心思。
  而在前世,两年后,这位匈奴的东胡王一次性的带着他的部族以及周边五个匈奴部落,投奔汉室。
  当时,刘彻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只感觉云里雾里,甚至重生后,他一度以为,这或许是儒家洗脑的功劳。
  只是如今……
  刘彻看了看跪在殿中的公孙昆邪,眼中说不出的厌恶。
  刘彻终于知道,为何这位大鸿胪,九卿之一,靠着吴楚之乱中立下偌大军功的平曲候何以在两三年内迅速被贬为庶人。
  而且其贬斥的时间刚好就是匈奴五王归义。
  按道理,这是天大的功劳!
  那他为何还是被贬斥了?
  刘彻现在终于明白为何了!
  这货是在作死啊!
  卢它父与另外五个匈奴部族首领,以刘彻现在看来,应当是汉室苦心积虑,在匈奴内部埋下的眼线。
  可这货为了自己的前途,却鼓动这些人,甚至故意暴露他们的身份,让他们没法在匈奴潜伏下去,不得不投奔汉室。
  当然,这些家伙,也未必是真的心向汉室,无非两头下注,蛇鼠两端。
  但公孙昆邪这么一搞,却使得汉室从此就失去了对匈奴国内尤其是高层政治动向及其政策走向的情报来源。
  刘彻是很勉强才控制住心中的怒意。
  在他看来,这公孙昆邪,大抵是以为他不过是个乳臭味干的毛头小子,好忽悠,而且,他年轻,未必知道这些内幕,是以就想从中浑水摸鱼,好借此立下泼天功劳。
  刘彻看向周亚夫,发现周亚夫此刻也是满脸愤怒,眼中冒火,看着公孙昆邪。
  这让刘彻更加确信,前世的匈奴五王归义之事,应当就是公孙昆邪为了一己之私而搞出来的幌子。
  刘彻记得清清楚楚,前世,导致周亚夫罢相的,不是刘荣那个二货被废,而是匈奴五王归义,周亚夫极力阻止和阻挠。
  当时,就是刘彻也以为周亚夫这头犟驴,大抵是神经质了。
  可如今,刘彻明白,周亚夫为何不惜跟皇帝撕破脸也阻止这件事情了。
  实在是,那五位归义候,留在匈奴比回来对汉室更有利。
第491章
假象
  刘彻非常勉强非常勉强的按捺住自己想要骂街的冲动。
  他站起冷冷的对公孙昆邪道:“大鸿胪是否忘了,朕去岁已与匈奴单于签订了盟约?长城之外,弓猎之民,单于所治,盟约既定,匈奴单于不叛约,朕亦不背誓言!”
  公孙昆邪闻言只感觉背上冷汗都冒了出来。
  公孙昆邪一直以来都想跳出大鸿胪的这个大坑。
  哪怕是下到地方去做郡守都好!
  特别是今岁新年大朝仪后,公孙昆邪的这个想法就愈发强烈和急迫起来。
  汉室目前的政治格局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里,公孙昆邪发现,大鸿胪的地位在可见的未来会不断降低,甚至哪一天大鸿胪这个如今的九卿堕落到连朝臣的资格都很勉强的地步,公孙昆邪也不会奇怪。
  因为当今天子压根就不觉得大鸿胪有何重要性可要。
  可要跳出大鸿胪这个大坑,公孙昆邪发现不会那么简单的事情。
  依照汉制,九卿级别的臣子,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被贬斥。
  除非犯下了欺君、矫诏乃至于谋逆一类的大罪,在正常情况下,九卿贪污受贿被人检举,最糟糕的下场,也顶多是以病免老。
  至于其他罪过?
  将相不辱的传统下,甚至会有人帮着擦屁股,维护九卿大臣的声望。
  譬如前丞相故廷尉张欧,在廷尉位子上干了三年,啥事没干,甚至把所有的事务都推给廷尉监、廷尉丞乃至于下面的司曹令吏。
  换了前朝秦代,张欧属于渎职,就算不砍掉脑袋,也要贬斥为庶民。
  但在汉室,张欧屁事没有,甚至过一把丞相瘾,假如不是新君即位,恐怕,他都还会依然是丞相!
  换句话说,想靠着消极怠工摆脱大鸿胪这个坑,是不可能的。
  至于故意犯罪,甚至干出些让皇帝忍无可忍,不得不干涉的事情来,公孙昆邪还没蠢到那个地步。
  于是,公孙昆邪就只剩下了立功这一条路可走。
  但大鸿胪如今就是个空架子,最大的权柄无非就是在东方的真番、马韩,以及南方三越朝长安时充当引路人和赞礼官。
  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个勾通四夷,与诸国联络的权力。
  而正是这个看似可有可无的权力,让公孙昆邪从故纸堆发现了匈奴的东胡王居然一直在跟长安眉来眼去,相互通信。
  这就让公孙昆邪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如今新君刚刚登基,国家朝政手尾都没弄清楚,估计也弄不明白这些事情。
  再者,就是先帝,恐怕也对此不知情。
  因为公孙昆邪发现,这位匈奴东胡王最后一次与汉室天子通信,还是八年前的太宗孝文皇帝时期。
  这个念头一出现,公孙昆邪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他尝试性的写了封信给东胡王,几天前,公孙昆邪就收到了对方的回信,回信里,东胡王自然是恭贺了一番汉天子登基,说了一堆好话。
  其中就有类似“陛下登基,外臣如蒙圣音,恨不能入长安以朝圣天子”一类客套话。
  而公孙昆邪看到这句话和后面的许多露骨的马屁话后,却是精神为之一振。
  在公孙昆邪看来,这真是上天恩赐给他的大好机会!
  反正,现在还知道东胡王与汉室有联络的,恐怕也就寥寥数人。
  而当今天子,年轻气盛,甚至在去年一怒兴兵,灭亡了存在五十多年的卫满朝鲜。
  如今,又有了一个能收复夷狄,感化叛臣的机会。
  公孙昆邪觉得,年少轻狂的天子,恐怕不会考虑征求他人的意见,直接就准了。
  而在汉室,天子出口成宪,言出法随。
  哪怕之后知道了其中内幕,为了脸面,捏着鼻子也会认下来。
  此事,公孙昆邪考虑过无数次。
  推演过无数次。
  在公孙昆邪看来,此事即便不成,他也没有任何责任,哪怕被人揭穿了其中的内幕,他也可以借口“其中内幕,臣全然不知”,再有汉室将相不辱的传统这个护身符,他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被斥责一番。
  而一旦成功,收益之大,足可受用终生。
  甚至,未来还可以凭此功劳出任三公之一,也未可知!
  只是……
  公孙昆邪抬头看了看一脸冷峻的天子。
  他做梦都没想到——当今天子,居然对匈奴如此恐惧,甚至拒绝接纳来自匈奴的降人……
  至于天子所说的什么盟约?
  公孙昆邪是不信的!
  汉匈两国之间的盟约在过去五十多年,还不如一张纸来的牢固。
  不仅仅是匈奴会撕毁合约,汉室同样也会!
  过去五十多年,前脚刚刚签订和亲条约,后脚就收容来自匈奴的逃亡贵族、将领,封列侯,给予赏赐,这样的事情,汉室干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如今汉室列侯序列中,足足有七人是来自匈奴的归义候。
  弓高候韩颓当如今甚至已经是汉室的特进元老,享受赞拜不名礼遇的勋臣。
  刘彻看着公孙昆邪,大抵也猜到了他的想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6/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