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5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6/2322

  正因为是看到了这些事情,刘彻才知道,假如他现在加征商税,那么,商人们愿意鸟他的,基本没有。
  就拿眼前的师旦来说,假如不靠天子之威,以生死之间的大恐怖威胁,单纯只颁布一个律法,师家愿意出多少商税?五十万钱有没有?
  答案是,可能连五万钱,人家都嫌多。
  反倒是现在,三千万钱,连还价都不还,一口就答应了。
  “只是仅靠吃大户,远远不够……”刘彻心中感慨一声。
  天下似师家这样的家产累积以万万计的大贾有几家?
  撑死也不过十指之数而已。
  就算敲骨吸髓,又能拿多少?且固泽而鱼,根本就只是一锤子买卖而已。
  只有恢复吕后时期的商律,甚至将商税提升到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补充地位,才是长久之计,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但,此事现在却也只能是想想。
  商人、舆论和朝臣,都不会允许刘彻这么干。
  只能是潜移默化,缓缓图之。
  甚至,刘彻有种预感,想要实现这个目标,他就要先做到击败匈奴,完成汉室四代天子的夙愿,然后狭此不世之功,树立说一不二,圣心独断的地位,才可顺利实施。
  现在嘛……
  刘彻看着师旦,伸出手道:“还有几件事情,你要做到,朕才会考虑,既往不咎!”
  师旦哪里敢有异议?立刻就欢天喜地的叩首:“请陛下示下!”
  师旦此刻,真心是觉得先前他一口答应的那三千万钱的支出和每岁千万钱的奉献,真是太划算了!
  这笔投资,甚至堪称师家六十年以来最关键的投资!
  因为……
  从此以后……
  吾家即为天子爪牙,是皇商,是天子意志的延伸。
  只要能把天子交代的事情办好了,谁能动得了他们家?
  且借着天子虎皮,这天下关防,郡国,师家何处去不得?什么买卖不敢做?
  就是那位号为苍鹰的河南郡郡守郅都,恐怕再次相见,也要对他家无可奈何。
  真真是一本万利啊!
  师旦只感觉,自己的眼中仿佛看到了师家成为汉室有数豪门,威风不可一世,甚至出相入将的未来。
  “据说,当初程郑氏与卓氏,出资捐款,修建褒斜道后,陛下就纳其家族女儿为妃……”师旦的眼珠子迅速转起来。
  献女为天子侍寝,在汉室等于是鲤鱼跃龙门一样的变化。
  当年,石奋之姊,不过是为太祖高皇帝封为少使,就奠定了石家六十年富贵的基础!
  但师旦知道,此事,要先放下,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全心全意的听天子吩咐下来的事情,牢牢在心中,然后不惜一切代价,将它们漂漂亮亮的完成!
第526章
条件(二)
  “朕听说师家商队走遍天下,远至朝鲜、三越乃至于西南夷,皆有所往?”刘彻伸出一个指头,慢悠悠的问道。
  师旦此刻的心情,大抵好比孔雀开屏,恨不能将自己家族的优点全部拿出来,立刻就是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
  刘彻呵呵一笑,道:“朕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师家的所有商队,朕都要派人进驻!”
  师家的商队,巅峰时期多达百余支,加上外围控制和附庸的其他商队,这一数字可能多达四五百支。
  拥有马车、牛车上千辆,大小商船数百艘,师家借此经营起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
  这样庞大的一个网络,在刘彻眼中,已经算是一个庞大的情报、商业以及监视网络的雏形了。
  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动心,才会冒险,亲自下场。
  只要控制了师家的网络,将之整合。
  未来,不管是要将绣衣卫的耳目安插到天下也好,还是刘彻的许多其他计划也罢,都有施展拳脚的空间。
  而且,顶着一个民间商贾的马甲,很多事情,都可以放手去做,大胆去试验了。
  师旦闻言,立刻叩首道:“陛下旨意,小民不敢违抗,只是……”他俯首道:“小民阖府如今具被迁到关中,往日的伙计、账房以及各路商队的主事人,如今恐怕都不会怎么听命了……”
  说话间,师旦眼角闪过了一丝狡魅。
  确实,师家下面的很多商队,在师家被迁徙的那一刻,都出现了不安分的迹象。
  迁徙关中,对师家是灾难。
  意味着从此远离根本之地,属下的管事的,只要不笨,都会寻机自立,甚至贪婪胆大的,趁机黑掉师家的产业,化为己有。
  这样的事情,在过去六十年,屡见不鲜。
  但是……
  当世的巨贾豪强们,见过了过去六十年那些倒在陵邑迁徙制度上的前辈们的下场后,岂能没有预案,留下后手?
  这世上,有矛就有盾,矛与盾之间的进化是紧密相连的。
  一方强势,另一方就必然会针对对方做出改变。
  时至如今,当世大贾豪强,都已经针对陵邑政策,自我进行了变革。
  或是在本地与官府紧密相连,用金钱开路,美女为弹,腐蚀和拉拢官僚阶级,借此避开被上报长安,强制迁徙的命运,或是经营出一个好的名声,让官府无出下口,也没有借口,更可狭民意,逼迫地方官,不敢下手。
  但这些都只是被动防御。
  狡兔三窟的道理,谁不懂?
  任何一个能从历次迁徙中逃过的豪强商贾家族,都有着自己的准备与计划。
  为的就是防备,有朝一日,假如真的被强制迁徙到关中,自己家族如何涅槃重生。
  这些准备中,自然就有着如何规避强制迁徙后,自家名下的主要产业与重要财源,不被强制迁徙所摧毁,好方便在被强制迁徙后,依然能源源不断的提供财富,供给已在关中的家族使用。
  历史上,这些商人豪强的准备,确实是精细到了这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极点。
  以师家为例,这个家族通过二三十年的布局,在雒阳城和河南郡的其他商队里,广泛施恩,投资,更与各路人马保持了长久的亲密关系。
  主要的大型商队和船队,更是向来被掌握在师家的自己人手里。
  所谓自己人,当然是女婿、外甥以及那些出自师家自己从小就培养起来的仆役、家生子。
  虽然不可能让这些人一直忠于师家,但最起码,在强制迁徙后的三五年内,师家依靠积威和过往的恩赏,还是能控制住大局。
  至于那些不稳的,不安分的,基本都是些小商队或者无关紧要的商铺。
  但是很可惜,历史上,他们遇到了不安常理出牌的小猪。
  而且,小猪直接掀了桌子。
  告緍令可不管你有多少后手,这个法令的主体核心,就是鼓励民众互相检举揭发隐匿的财产,一经查实,举报者可以获得被举报者没收财产的一半。
  这就导致,很多人甚至都不需要证据,只要找郡中最富裕的几个人家,随便往衙门递一个举报信,然后就可以坐着数钱——反正,大户家族,肯定都隐匿和瞒报了许多财产。
  小猪以力破巧,商贾豪强们再多的布置,再多的后手,都是一拳打在空气里,然后被不讲道理的官兵冲进家里,把财产全部查抄出来。
  但现在,可没有任何商人会想到,自己惹毛了皇帝,会导致皇帝开地图炮,放出告緍令这头凶兽。
  而商贾逐利,胆大包天,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
  像临邛的程郑氏和卓氏,趁着新君即位的混乱时刻,吞了邓通在蜀郡的财产。
  这胆子,谁敢说他们小?
  此刻的师旦也是如此。
  既然有机会能借助皇权,让那些可能会借机从自己家身上咬下血肉,然后逍遥的属下们知道厉害,收回损失,师旦自然不会放过。
  刘彻微微低头看了一眼师旦,眉毛一跳,不置可否的道:“此事,不需你担心,朕会让郅都处理好!”
  对郅都,刘彻还是有足够的自信的。
  这确实是个忠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6/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