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6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8/2322

  “回禀陛下,闽越王偃,乃其先王无诸四子,生于吕后之时,如今大抵四十有余……”
  刘彻点点头,踱了两步后问道:“按照惯例,藩王当遣质子,质于长安,偃子何在?”
  汉室对三越的控制,算得上是很严密的。
  但先前历代天子,对闽越都不是很重视。
  要重视了才奇怪!
  当年淮南厉王刘长只是派遣了他手下的将军,带了几千人,就灭了南海国,让闽越和东海哆哆嗦嗦。
  朝野之中,对闽越无比轻视。
  认为其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根本不需要太过关注。
  大家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那个前朝余孽,暴秦体制下出来的强人赵佗的南越国。
  而且赵佗也确实是个合格的MT,又是称王,又是称帝,还玩过黄屋左纛,想不吸引人的眼球都难啊!
  但作为穿越者和重生者,刘彻却觉得,这百越的破局之路,当在闽越。
  闽越臣服了,南越国就必然臣服。
  反之,南越臣服了,闽越可就未必服气。
  况且,南越已经基本汉化,几与中国无二,等于是颗成熟的桃子,只等赵佗咽气,刘彻就可以考虑吃了。
  但闽越不同。
  它与汉室隔着一个东瓯,其国内到底有多少人心慕汉室,向往汉室,根本不知。
  而且,闽越跟南越一样野心勃勃,一直想当越人的共主。
  刘濞在的时候,吴国的军队,还能压制闽越的野心。
  如今,南方的强藩吴楚已经没有了。
  剩下一个阉割版的江都国与楚国,闽越人未必会怕。
  这从最近两年,闽越人越来越活跃,东瓯人天天大喊:汉朝爸爸快救我,就能看出来。
  所以,刘彻就将目光转向了闽越质于长安的那个世子身上。
  最佳的带路党是什么人?
  答案当然是太子党!
  只要闽越的未来统治者臣服了,其国自然也会臣服。
  “回禀陛下,闽越王世子曰:郢,先帝时来朝,先帝赐其豪宅,安置于长安城尚冠里之中,请了长陵人许观为其老师,授业、开讲,陛下今岁大朝仪时,郢曾代闽越王献朝贡礼……”司马谈答道。
  “哦……”刘彻想了想,似乎大概或许可能有些印象。
  但当时,三越使臣相互揭发对方的黑材料和黑历史,刘彻也没太注意那闽越王世子与东海王世子,现在想想,还真是失误!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
  欲征服一国,先征服其上层。
  后世,卡大佐跟苏联,就是很好的例子!
  “那个许观有谁知道?”刘彻忽然问道。
  一个被先帝聘为一国世子老师的人,这可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啊!
  他的政治立场,决定了刘彻下一步战略(忽悠)。
  但是,这一次,司马谈终于答不出来了。
  刘彻再看向王道。
  王道也低头,一脸茫然。
  刘彻于是又将目光投向汲黯,汲黯立刻就跪下来,拜道:“陛下,臣从未听闻过,长安城中有名士,叫许观的……”
  刘彻终于色变!
  司马谈不知道,这情有可原。
  王道不清楚,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绣衣卫那么多耳目,怎么可能没听说过一个颇为有名的名士?
  而汲黯也不知道,这就说明,这里面的文章太大了!
  你想想看,在后世的天朝帝都,某个依附天朝的小国总统的儿子在帝都留学,但国安、公安、总政和总参都不知道这个人的老师是什么来路。
  这样正常吗?
  刘彻此刻只感觉毛骨悚然。
  对于统治者,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背着他偷偷干了一件损害他利益的事情!
  “去查!”刘彻暴怒的道:“把绣衣卫全部派出去,查查这个许观!他不是长陵人吗?去内史衙门,命令长陵令立刻翻查长陵户籍,明天早上之前,朕要知道,这个许观的所有资料,他今年多大,所学的是什么,他父母兄弟子侄妻儿朋友,再传令大鸿胪,朕要看到那个许观与闽越王世子的起居录和所有言行档案!”
  直觉告诉刘彻,这个许观的问题,很大!!
第534章
擦屁股
  事实证明,官僚集团,只要有领导强力施压,那么,其办事效率,将是世界上最高效的。
  根本不用等到第二天。
  当天晚上的日暮之时,长陵人许观的全部资料,就已经摆上了刘彻的案头。
  内史、绣衣卫和少府,几乎把这个家伙祖宗十八代都给挖了出来。
  刘彻只是粗略的翻阅了一下这个家伙的资料,就下令:“传令给内史,立刻缉捕许观!”
  因为,内史衙门报告:长陵县,根本就没有一个叫许观的名人!
  “告诉尚书台,立刻封存兰台所有档案,马上派尚书去翻阅太宗孝文皇帝后元年后,所有有关举荐的奏疏与往来公文,找出所有与许观有关的文档!”
  “诺!”几个侍从立刻领命而去。
  “陛下是担心……”王道在旁边悄悄的问道。
  刘彻点点头,没有说话。
  内史下面的长陵县,压根没有一个叫许观的名人的档案。
  而石渠阁中却有一个叫许观的人的名字。
  而且这个人还经过了大鸿胪和少府的双重考验,成为了汉室监管和教育夷狄质子的人选。
  什么样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如此荒谬的事情。
  答案是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
  汉室的户籍制度,抄袭的是秦朝。
  核心内容就是四个字——编户齐民。
  什么叫编户齐民?
  通俗的说,就是官府以家庭为单位,对治下民众进行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了户主、家庭成员的姓名、年纪、相貌、政治背景、资产(包括动产以及不动产)。
  以此为根据,对百姓征税、摊派徭役。
  当然,民间有黑户(即不在官府户籍薄中的人口),还有商人(他们属于另外一个阶级,被登记在市籍上,受市籍官员管理)。
  但是,在许观这个人身上,不可能出现他自称是长陵人,却不在长陵户籍薄上的情况。
  原因很简单。
  汉室统治者对官员或者地方名流有着标准。
  想当官,或者想成为官员候选、三老什么的,有一条铁律,摆在所有人面前,即汉律规定,赀算十算以上的人或者这样家庭的成员,才有资格成为官员候选、三老备选。
  当然,你要是名气大到了惊动皇帝,天子特旨简拔,就不在此列。
  很显然,这个许观不是司马季主,更不是贾谊。
  他的名气近乎无人知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8/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