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6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5/2322

  唯一的问题是,旧的山头倒下了,新的山头肯定会树起来。
  刘彻唯一的能做的,大概也是自己活着的时候,能看住他们,监管他们。
  至于死后的事情?
  谁能控制得了?
  天朝太祖,五百年一出的雄主,尚且人亡政息,江山变色。
  这个世界没有人能控制得了未来,所能努力的,只有当下而已。
  这样想着,刘彻就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迈着步子,刘彻抬头望向细柳营中那高高飘扬的战旗。
  一头张牙舞爪的滚滚,在旗帜上若隐若现。
  是的,你没看错,是滚滚!
  上古先秦,及至于汉,军旗图腾物的选择,都很有限。基本上脱不出虎豹熊龙的范畴。
  刘彻不太明白,周亚夫为何选来选去,选了一只滚滚当细柳营的图腾军旗。
  但在此时,滚滚在人们的意识可不是后世能萌死人的国宝。
  它有个外号叫食铁兽。
  在汉人的意识中,这货是吃铁而不是竹子的。
  刘彻不明白,为什么汉人会有这种认知?
  难道是因为滚滚的毛色?或者憨态可掬的模样?
  反正,前世,刘彻曾听说,小猪那个家伙在上林苑里面抓了好几只圈养了起来,天天喂它们吃铁屑。
  结果不言而喻……
  好吧,反正,在此时的人们印象里,滚滚这种熊的远亲,是猛兽,拿来当军旗,也不无不可。
  但刘彻只要想到,细柳营是举着滚滚冲锋陷阵的,就有些忍俊不禁了。
  “看来,我大国宝的凶猛一面,即使是在这西元前,也是人所共知的!”
  ……
  “末将细柳营都尉卫驰拜见吾皇,陛下千秋万岁!”一个铁塔般的都尉,穿着一身锁子甲,带着十余位将佐,走出营门,正面走到刘彻的撵车前,以右手击胸,行军礼道。
  这种军礼在经过虎贲卫和羽林卫的传播后,目前在汉军的野战诸军中非常流行。
  汉人是极为自尊自爱的一个民族。
  尤其是此时,“跪”这种屈辱性的礼节,通常情况下,就只有地位悬殊非常大的时候,才会使用。
  绝大多数时候,汉人只跪天地君亲。
  其他人就是丞相,也不会跪。
  至于朝臣们?
  他们见刘彻,用的是拜礼!
  什么叫拜礼?
  臣拜君,君拜臣,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有来有回的。
  现在虽然多数情况都是臣拜君,但君拜臣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
  特别是当皇帝要任命九卿、将军、郡守之时,都是要郑而重之,选择吉日,沐浴斋戒,然后将事情拜托给臣子。
  至于跪?
  很少有汉人会对他人下跪。
  哪怕你是县令、郡守、甚至丞相。
  深深稽首,或者揖礼而拜,就已经很尊重你拉。
  当然了,面对皇帝时,就不同了。
  天地君亲师嘛,跪跪也无妨。
  但这种情况在军队,就又不同了。
  丘八大爷们,脾气大的很,尤其是越能打的军队,常常越傲气。
  当年,太宗皇帝劳军细柳营,这群细柳营的骄兵悍将,就没有一个下跪的。
  周亚夫更振振有词说:甲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相见。
  好吧,刘彻也接受了这个设定。
  最初在羽林卫和虎贲卫推行锤胸军礼,就是为了避免今天的尴尬。
  反正跪不跪的无所谓。
  忠心不是跪出来的,而是培养起来的。
  刘彻面朝着诸将官,右手在胸前一礼,道:“免礼!”
  身旁的王道连忙出列,朗声唱诺:“皇帝向细柳诸将致意!”
  诸将佐立刻就是一凛,为首的都尉卫驰低头道:“陛下厚爱,末将等惶恐至极……”
  “恭请陛下入营!”卫驰站到道路一侧。
  很快就有着两队重骑兵,从营内驶出,分列营门两侧。
  刘彻看了,也忍不住点点头,赞道:“将军们带的兵不错!”
  这些士卒,骑着战马,列在两侧,一动不动,要知道,他们可是穿着全身的重甲,整个人都套在一个铁壳子里,更夸张的是,他们手上举着的骑枪,起码重达五十斤。
  能保持一个动作不变,立在道路两侧,这样的骑卒,没有严格的训练和铁一样的纪律,是很难办到的。
  尤其是封建时代,能做到这一点的更是少之又少。
  历史上,戚继光雨中阅兵,三军列队,一动不动,震惊天下,四海威伏,成为明军最后的绝唱。
  现在看来,今日的细柳营的纪律,已经不亚于戚家军了。
  刘彻在众将以及随行大臣簇拥下,步行通过重骑兵们组成的铁塔林,走向细柳仓的内部。
  这汉室如今最精锐的军队的营房,即将向刘彻展露真容。
  一直跟在刘彻身旁的骆郢,却是有些畏惧和害怕的低着头,不敢去看道路两侧的那些铁塔卫士。
  作为闽越国世子,骆郢幼年之时,也曾见过闽越军队列阵。
  当时,他的父亲曾骄傲的告诉,那是闽越国最强大的军队,曾经以一敌三,战胜过东海人,也曾抵御过南越人的进攻,是闽越的中流砥柱。
  骆郢至今依然记得,当时他的所见所闻。
  只是……
  与汉朝的军队比起来……
  骆郢看了看两侧的全身重甲的骑兵,再想想自己国中精锐身上穿的是布衣,最多是皮甲……
  两者的装备之间的差距,简直就是富翁与乞丐的区别。
  而在纪律方面,闽越的精锐,更是被眼前这支汉军甩了十万八千里,几乎可以绕长安一百圈了。
  闽越军队,列队时,除了不断的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外,还有着相互推搡的嚷嚷声。
  当时,骆郢看着军列整齐,戈矛齐备,在心中也自以为这是天下有数的强军了。
  但此刻,一个个沉默无言,静立两侧的卫士,却用着事实告诉他。
  自家的所谓精锐,简直是土鸡瓦狗,蝼蚁一样的破烂。
  骆郢作为闽越世子,当然清楚,一支令行禁止,沉默无言的军队,意味着什么。
  七十年前,曾有过一支同样纪律严格的军队,从中国直扑闽越之地。
  那支军队的名字叫秦军。
  他们只有三万人,却在半年时间内,击破了闽越各部族的所有抵抗,直取东冶,在闽中设立郡县。
  当时,他的祖父无诸、东海国的开国之主摇,还有已经灭亡的南海王,统统都匍匐在秦军面前瑟瑟发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5/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