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6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5/2322

  坊间传闻,许负曾有恩故太皇太后薄氏,故此,太宗恩封其丈夫。
  坊间还有传闻,许负曾有恩当朝宰相周亚夫,据说,当年周亚夫穷困潦倒的时候,是许负拉了他一把。
  坊间更有传闻,当初,今上潜邸之时,许负曾为袁盎所邀,至长安,见今上,大惊,曰:此子乃有人主之气。
  种种传说,种种流言,种种事情,交杂在一起,让许负隐隐成为了汉室天下神棍界的第一人。
  无数公卿贵族,都以能被许负相面批语为荣,为此不惜重金。
  若非民间还有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行踪缥缈,更加神秘莫测的司马季主,这许负就可以成为算命界的女王了。
  而这宣曲任氏,有个女儿,嫁给了许负与斐钺的次子斐文。
  除此之外,斐钺的长子之女,嫁给了河内豪族郭氏,郭氏有个女儿,就是现在任家的主母。
  这些关系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络。
  即使郅都,也不敢下手。
  因为,万一传闻要是真的,那就要得罪丞相,得罪太仆,甚至于得罪天子了。
  在没有天子的命令的情况下,郅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但王温舒就不同了。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别人是担心,动了任家,惹出了许负,许负又牵连出袁盎、周亚夫这样的巨头,而且,许负身上的神秘光环,也是她的护身符。
  毕竟,国人迷信,对于神神叨叨的事情,哪怕是自己不信,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万一要是真的,岂非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但王温舒怕蛋!
  他当游侠的时候,挖过人家祖坟,在荒野里用锤头杀过人,更将其尸首丢在林子里给野狗咬。
  假如真有鬼神,他王某人早就死了!
  至于周亚夫、袁盎?
  旁人畏惧,出身绣衣卫的王温舒却是一点畏惧也没有。
  作为天子鹰犬,王温舒眼睛里除了天子外,余者皆不放在眼里。
  更别说,要是真能牵扯进袁盎、周亚夫,不说把这两个巨头拉下马来,单单就是借着这个事情,掀起舆论风暴,对王温舒来说,都是大有裨益。
  到时候,天子眼中,自己是孤臣、忠臣。
  舆论眼里,他是不畏强暴,不惧强权,为民做主,伸张正义的君子。
  只要想想这样的未来,王温舒心里,就舒坦无比!
  所以,他今天的行为就很好理解了。
  一切都是为了向上爬,一切都是为了升官发财。
  而想要向上爬,想要升官发财,就必须要做出成绩,让大家都注意到自己。
  还有什么比坚定不移的执行陛下的甲子诏谕,铲除贪官污吏,不畏强权,甘冒奇险,更能抓眼球的?
  至于死的那个官员?
  谁会关心一个死人的想法?
  就算要怪罪,恐怕也没人能指责一位忠于天子,坚决执行天子意志的忠臣!
  只是……
  王温舒的目光投向远处的南方。
  “比起我来,张汤的起点,就真是高了不知道多少了!”
  “他现在应该已经到了宛城了吧……”
  ……
  如王温舒所想,张汤此刻,已经在宛城城外。
  作为新任郡守。
  张汤的上任队伍有些庞大。
  除了天子赐给他的四百名羽林卫将士外,张汤的姻亲田氏,还为张汤准备了三十多位在去年考举时被刷下来的士子,这些人虽然被刷下来了,但业务水平都还可以,做个书吏或者刀笔吏是绰绰有余了。
  除此之外,还有着十多位自愿跟随张汤前来南阳开疆拓土的法家士子。
  这些人将成为未来张汤在南阳郡大展拳脚的心腹。
  少府那边也派了一百余位技术工匠随行。
  这些人将负责在南阳郡建立起基础的水利灌溉设施和水车系统,同时为下一步的少府工坊迁移做准备。
  看着南阳郡的郡城,高大的城墙,张汤也是意气风发。
  二十余岁,就身居郡守,两千石封疆大吏。
  任谁都难保翘尾巴。
  但张汤在新丰县做过一年多县令,知道,作为亲民官,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个。
  第一个,找出治下的豪强大族。
  第二个,甄别出这些豪强大族,那些是可以合作的,那些是必须铲除的。
  能合作的,要拉拢,要给好处,让对方愿意为你卖命。
  不能合作的,直接全杀了,土地财富统统没收!
  这样,政令才能畅通无阻的抵达基层任何一个角落,让百姓都清楚,你这个当官的,要做到是什么事情,有什么计划,然后才能充分调动起所有的人力物力,全境上下,万众一心,朝着一个地方使劲。
  这套执政思路,也是法家在汉室实践了几十年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铁腕。
  随手翻了翻一路上与宁成讨论的历年南阳郡地方上报朝廷的奏疏,张汤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宁成是南阳郡的本地人,同时还是张汤此行的副手。
  假如宁成所说没错的话。
  这南阳郡,若不行酷法重典,是很难做到跟他在新丰令任上时一样的情况了。
  甚至,就连天子交代下来的任务,都很难完成。
  而完不成天子的任务,张汤知道,这南阳郡郡守的位置,可能就是他仕途的巅峰了。
  “明府,南阳郡上下官吏,与地方名流,已在宛城外三十里,恭迎明府到任……”车外,传来了宁成的声音。
  “来的都有谁?”张汤淡淡的问着。
  “回禀明府,阖郡上下,名流、豪绅以及列侯、关内侯,皆在!”宁成说着就递来了几封拜帖。
  能给郡守递拜帖的,除了汉家功臣,列侯之后的,又能有谁?
  汉初,在南阳郡共有四位列侯封国。
  但是,与列侯阶级一样,五六十年下来,风吹雨打去,总有些列侯家族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失国或者绝嗣。
  南阳郡四位功臣列侯中,涅阳候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
  但张汤并不关心这些人。
  列侯?
  在长安他见多了,连平阳侯曹氏,张汤也打过交道。
  只能说,祖宗英雄,子孙却不过如此而已。
  只是,表面上的文章还是要做一做的。
  张汤收起那些拜帖,然后问道:“宁都尉,以你之见,这暴氏与杨氏,谁更合适拿来祭旗开刀?”
  暴氏与杨氏,都是南阳豪强,两家在南阳郡根深蒂固,宛城之中的胥吏,大半都与这两家有着种种关系。
  想要当南阳郡的主人,这暴氏与杨氏就得拿一个出来祭旗,立威。
  不然,这郡中上下都不会知道,这南阳郡真正当家做主的人是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5/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