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6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1/2322

  刘彻登上御座,坐下来,看着满殿的绣衣卫官员,这些人里,一个有功臣勋贵背景的人也没有。
  这大概算是绣衣卫目前为数不多的优点。
  没有功臣勋贵背景,就意味着,他们只能也必须只可以依靠刘彻一人。
  离开了刘彻这个皇帝,他们什么都不是!
  这样一来,无论他们未来做到什么程度,走到什么位置,刘彻都只需要一纸诏书,甚至连诏书都不需要,直接就能摁死他们。
  就跟先帝摁死邓通一样。
  只是……
  刘彻微微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些人的成分还是太复杂了。
  来自三教九流,不同阶级,他们或许会敬畏皇权,但肯定不会害怕法律。
  甚至,在坐的绝大多数人,在过去,都曾经不同程度的践踏过法律。
  这样的人员构成,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当刘彻需要他们肃清或者定向反腐时,他们会没有包袱,轻装上阵,完美的完成任务,且在期间不用害怕走漏风声。
  但坏处也是显然易见的——他们有着足够的心智和毅力来抵抗洗脑。
  想要跟忽悠中二少年、文青一样,洒点狗血,就让他们忠诚度瞬间Max,那是做梦。
  “诸卿平身……”刘彻挥挥手:“今天,把诸位召来,有三件事情,跟诸位说一下。”
  刘彻看向众人,道:“第一件事情,朕决意改革绣衣卫目前的结构,将绣衣卫从千石衙门,提升为两千石正,绣衣卫都尉,比少府令,青绶银印,王道,将不再兼任绣衣卫都尉!新的绣衣卫都尉,朕将亲自任命!”
  刘彻这话一出,在场的绣衣卫的大小官员,顿时就只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人人都是兴奋不已。
  绣衣卫的行政级别提升到两千石,比少府令!
  这意味着,未来的绣衣卫都尉,将成为九卿,至少也是九卿之下的第一衙门。
  大家顿时就感觉,这绣衣卫真是前途无量!
  一颗颗小心脏扑通扑通的跳动了起来。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绣衣卫都尉,不可能从他们中产生,只是,有这么个念想在,众人就有拼搏的动力。
  现在当不成,不代表以后不行!
  只要能爬上这绣衣卫都尉的位置,那子子孙孙,都是要受益无穷的。
  许多人的血液开始火热、沸腾。
  唯一有些不太自然的是王道。
  但刘彻早就跟他交过底了,这绣衣卫,他是迟早都要放手的。
  只是,这个消息来的太过忽然,让王道心里还是有些吃味。
  然而,作为天子近臣,王道很清楚,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天子即以决定,那他就只能选择,无条件支持。
  “只是,这绣衣卫的新都尉人选是谁?”王道不免好奇起来。
第559章
绣衣卫改革(二)
  新的绣衣卫都尉,人选刘彻目前已经选好了几个。
  但还没有最终做出决定。
  刘彻打算再看一看,这改革后的第一任绣衣卫都尉的性格、能力、作风,都将深深影响日后绣衣卫的处事风格。
  就像胡佛之于FBI,捷尔任斯基之于克格勃。
  任何事情,打基础的人最重要。
  当然了,王道,也并非从此就要抽离于情报机构之外。
  一家独大,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而且,绣衣卫也未必真能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只是,这些事情,绣衣卫现在不需要知道。
  他们只要知道,未来的绣衣卫会更好更强更有前途就可以了。
  刘彻看向满脸涨红,全是兴奋的绣衣卫众人,站起来,道:“过去,绣衣卫制度未立,赏罚不明,是以,有着种种不妥!”
  刘彻的眼睛,扫过在场众人。
  “有人以绣衣卫之名,出入关津,走私货物……”汉室关津虽然驰废了将近三十年,但,出入关中的函谷、萧关、武关和大散关,却也不是寻常人可以随便出入的,要有地方官堪发的传符。
  而绣衣卫作为情报机构,自然享有自由出入关津的权力。
  有权力,自然就有寻租之人。
  听着刘彻的训话,许多绣衣卫的官员都低下了头。
  不是因为愧疚,而是因为害怕。
  害怕忽然从殿中冲出武士,直接锁了自己,押去廷尉。
  好在,这样的事情,并未发生。
  “有人,借绣衣卫之名,横行市集,擅权不能制,市吏不能阻,自比山东复……”刘彻的声音提高了一个调门。
  相比前者,这些事情更让他恼怒。
  市集是汉室重要的经济场所,更是目前绝大多数商业活动的中心。
  绣衣卫的某些人,借着自己的特权,在市集中横行霸道,长此以往,损害的恰恰是他这个皇帝的威权和名声。
  你要知道,市集归擅权与市吏共管,除了三老与山东老兄弟外,没人能跳出这个框架。
  绣衣卫的某些家伙,借着虎皮,不将擅权与市吏放在眼里,乱收保护费,甚至强买强卖。
  这样的事情,现在可能还没什么后果,但,过个几年,形成了惯例后,这绣衣卫,恐怕就要人人喊打,而刘彻这个皇帝,也要被下面的人喷成狗了。
  更别说,因此可能还会导致,未来汉室的商业税收政策无法执行。
  吕后之时,为什么能在市集收取那么多税收,甚至靠着商税,使得汉室财政摆脱了赤字?
  答案很简单,在商律的霸道之余,还有公正。
  一切该收的税收,都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
  该收的钱,一文不少,不该收的钱,也一文不要。
  法律于是有了威信,商人们愿意缴纳税收。
  但绣衣卫要是这么玩,那个商人脑抽了才会愿意正常交税?
  到时候,就跟明季商贾一样,找个朝廷或者绣衣卫的靠山,按时上贡就好了。
  而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汉室政权,也就日暮西山,到了革鼎之时了。
  所以,此事,刘彻决不能容忍。
  “还有许多许多,林林总总,诸般不法之事……”刘彻看着众人,冷厉的道:“所谓不教而诛,是为罪,以前的事情,朕既往不咎!”
  “但从今以后,但若再有绣衣卫之人,有如此这般不法行为,那……”刘彻踏前一步,抽出腰间佩剑,一剑斩在一块木板上:“有如此木!”
  哗啦!
  木板瞬间被劈成两半。
  绣衣卫众人目瞪口呆,胆战心惊之余,连忙纷纷叩首,拜道:“陛下教诲,臣等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但事实如何,却很难说了。
  没有明确的,血淋淋的例子摆在眼前,放在身边,没有人会当真。
  甚至,有些人可能还有逆反心理。
  你越不让我做,我偏要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1/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