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6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8/2322

  使得,许多原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的农民,也有了一小块安生立命的土地。
  虽然不如几十年前,汉初授田那样,随便一个人,都能申请到一百亩的土地。
  但,十几二十亩的中田还是有的。
  这样,他们虽然依然还得要租种地主的土地,才能维持生计,但起码,有了属于他们的土地了。
  获得了自己的土地,新的房屋,官府也发下了材料,并且派来工匠指导修建。
  这些家伙,自然想着,要娶个老婆,传宗接代了。
  不知道是谁,带了个头,总之,一夜之间,江都国与东瓯边境上,就出现了许多光棍男的身影。
  这些家伙,穿着官府发下来的新衣,拿着自己的田契、房契什么的凭证,就站在道路边,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诱惑那些逃难的东瓯女性及其家庭。
  比起给人当奴隶,做个自由自在的自由人,当然更好。
  于是,许多难民家庭,就这样被自己的毛脚女婿带回家了。
  一到女婿家里,看着刚刚建起来的新房,再看看女婿的十几亩土地,再看着女婿的米缸里,满满好几缸的。刚刚从官府领来的粮食,丈母娘们一个个笑的合不拢嘴。
  马上就将女婿家当成自己家。
  招呼着自己的家人,帮着收拾房屋,整理家务,当天晚上就立刻成亲,第二天就,全部跟着女婿去地里补种庄稼了。
  江都的地主和士绅们,对于泥腿子们也来抢人,当然有些看不惯。
  但奈何,官府的官差甚至官员,就站在路边看着。
  对这些想要政绩想疯了的家伙来说。
  地主士绅们发财,他们不干涉。
  但是,谁要妨碍了他们的升迁,他们就跟谁急!
  而汉室官员考绩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人口的增减。
  另外,难民太多了,即使被泥腿子抢走一些,大头还是被这些家伙吃进了肚子里。
  而且,有不少吃撑了的。
  而这些情况,最终都被报告到了刘彻面前。
  刘彻知道了这个事情后,当然不会煞笔了,胳膊肘向外拐。
  更何况,东瓯人的效率和能力,实在是太低了。
  就算刘彻在边境拉起铁丝网,禁止一切难民入境。
  东瓯国也留不住这些难民,这些人,最终可能会涌向闽越甚至南越。
  肥敌的事情,刘彻自然不会做。
  所以,东瓯人悲剧了。
  面对东瓯使臣的请求,汉室的大鸿胪和典属国的官员,都是一脸惊诧的模样:“啊,还有这事,容本官查查……”
  这一查,肯定是查到猴年马月去了。
  但偏偏,东瓯越弱,就越需要汉室庇护。
  甚至,东瓯人都已经打算内附了。
  所以,扯了几天皮后,东瓯使团就明智的放弃了继续扯皮。
  因为,东瓯的国主,东海王骆跃上书刘彻,请求内附。
  东瓯,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民众大量逃亡,社会秩序混乱,灾区重建遥遥无期,国内又是疫病四起。
  在实质上,东瓯政权,已经瘫痪。
  要不是东瓯国主控制了军队,外加,江都国派了一支两千人的军队在东瓯。
  这会,东瓯国已经不复存在了。
  但,现在的东瓯,也确实是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了。
  除了内附外,东瓯人没有第二个选择。
  面对东瓯人的内附请求,刘彻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就批准了东瓯内附的请求。
  封东瓯王骆跃为广武候,封其丞相、大将军等各为列侯,国中主要贵族、官员,为关内侯。
  将东瓯国并入江都国。
  命令江都王刘阏,前去接收东瓯的国土、民众以及军队。
  虽然,这样的话,汉室要背上一个负担。
  尤其是东瓯国内的灾民以及疫病人群,都要汉室来承担。
  但在封建社会,说句实话,这个负担并不重。
  毫不夸张的说,若非刘彻亲自跳出来。
  这次江都国的飓风,到最终,可能留在史书上的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元德二年夏四月,江都大风暴从西方来,坏城十二丈。
  至于民众的伤亡,灾难带来的影响,连提都不会提。
  本国民众尚且如此,东瓯的灾民,连个打酱油的机会都不会给,更不会去记录。
  连当数据和背景板的资格都没有!
  如今东瓯内附,东瓯的灾民,总算得到了当背景板以及数据的资格。
  但也就仅仅如此。
第588章
汉越一体化计划
  甘泉宫,安宁殿。
  顾名思义,这是刘氏天子夏季在甘泉宫避暑时,常待的一个地方。
  出门就有温泉,泡完温泉澡回来,就可以在此休憩、游乐或者做些有益宫廷和谐的事情。
  不过,此刻,安宁殿暂时成为了一个外交场所。
  来自闽越和南越的使团主要成员,规规矩矩的跪在安宁殿的地板上,对着刘彻三跪九拜,口称:“下国小臣某某”。
  看着这些家伙的模样,刘彻托着下巴,思维迅速活动起来。
  野心勃勃的南越王赵佗,始终是刘彻极为忌惮的一个人。
  而闽越王骆严,也不是什么安生的家伙。
  这货,三年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收容逃亡的刘濞诸子,在六七年前,更是偷偷用美人计,塞了个自己人在长安,自己教育自己的儿子。
  狼子野心,可谓昭然如揭。
  此番,看上去,闽越跟南越好像一下子就恭顺了,变成了一个乖宝宝。
  南越方面,不仅仅派出了铁杆的亲汉派,南越王世孙赵胡,而且,还将赵胡那个未满两岁的儿子,也送到了刘彻面前。
  除此之外,南越人还送来了刘彻几次催促都不肯给的各种南越特产的稻种,足足百余石,另外,象牙犀角一类的奢侈品,更是用箱来计数。
  闽越人那边,在前不久就已经把刘轩全家送到了长安,这次,他们干脆连他们手里的王牌——刘濞的太子刘子驹全家也作了投名状。
  这两个宿敌,仿佛一下子就步调一致的采取相同的策略。
  这让刘彻心中警钟大作。
  古人说的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后世人也常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闽越跟南越两国,一下子就采取了同样的恭顺策略。
  这其中要没有诈,刘彻是怎么都不愿意相信的。
  尤其是赵佗那只老狐狸,连黄屋左纛都用过,更有过忽悠欺骗汉室皇帝的先例。
  刘彻才不会相信,自己装了一回神棍,南越跟闽越的膝盖一下子就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8/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