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7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3/2322

  跟刘彻的祖父大多数诏书一样,这道诏书,用词讲究,行文流畅,且通俗易懂,更难得的是,全文没有一个字是空洞的,多余的,更不存在假大空。
  直指官僚系统的弊政和百姓生活的艰难,强调官僚们必须让百姓吃饱肚子,干不到的,可以滚蛋。
  刘彻踏着台阶,手持天子剑,在台阶两侧熊熊燃烧的火盘的照耀下,看着被铭刻在台阶两侧的诏书全文。
  “真天子,当如是哉!”刘彻看着,低声感慨:“朕也当着手颁布一道类似的纲领性诏书来确立国策和基本指导思想!”
  “今岁乃是朕皇祖太宗孝文皇帝《议佐百姓诏》颁布九周年,九为数之极,其令天下郡国四百石以上,温习太宗圣训,各作所论,乡道报与县,县报与郡国,郡国两千石,上奏于丞相,丞相直奏朕前,言有所物,特其所长者,朕将亲览焉!”感慨完毕,刘彻就对随侍左右的汲黯吩咐,命其录诏,公布天下。
  这样的举动,在后世,稀松平常,天朝哪年不搞一次学习太祖太宗世宗中宗各种理论研讨会?
  但在如今,却还是首次,以国家的力量,皇帝的威信,号召天下官员,学习和贯彻一项思想理论。
  效果如何,刘彻不清楚。
  但起码应该比什么都不干强!
  说不定,还能从中发现些人才!
  想了想,刘彻觉得,这个事情既然干了,索性就干全。
  于是,他又对汲黯吩咐:“一会朔望朝会开始后,卿领朕亲随侍中并尚书五十五人,齐颂太宗《议佐百姓诏》,使天下百官、士大夫,明知朕意!”
  “诺!”汲黯点头会意。
  于是,当参与朔望朝的臣子们,纷纷聚集来到承明殿前时,都被吓了一跳。
  殿前台阶两侧铭刻的文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有些人看着这些文字,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尤其是以特进元老和周亚夫等人为甚。
  对他们来说,太宗孝文皇帝虽然驾崩五年了。
  但这位天子却仿佛从未离开他们,一直在激励和鞭策着他们,为汉室的强大和兴盛努力。
  故丞相故安候申屠嘉,甚至差点抽泣起来。
  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这些文字,太过刺眼了。
  实在是这道诏书,狠狠的揭开了许多官僚们不愿意提及也不肯面对的一个事情:天下风调雨顺,朝廷一再降低百姓负担和税率,皇帝连修个亭子都舍不得,为什么还会有百姓饿肚子?为什么还会有农民破产?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天下郡国,到处都有?
  是皇帝我不够节俭?还是有人从中捣鬼?
  很显然,很多人都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苛捐杂税,摊派剥削和大地主大官僚肆意兼并土地,强买强卖。
  九年前,太宗皇帝下达这个诏书后,很多人不得不收敛了自己的举动和动作。
  但也仅仅是收敛,等太宗皇帝驾崩后,很快就故态萌发,甚至变本加厉!
  如今,九年后,当今天子再次将这个诏书摆出来。
  意思是什么?
  许多人心里,都是不寒而栗!
  有些人甚至连走路都有些发抖了。
  他们很清楚,要是当今天子,真的不惜代价,要把这个脓包挤破,那他们就要去廷尉大牢旅游了。
  而当今天子,绝对有那个能力和实力来挤破这个脓包!
  考举制度之下,汉室已经不缺人来填充官府了。
  干掉他们,不会让政权瘫痪,反而,会让官场更具活力。
  而四月的预言过后,当今天子证明了他确实天命所归,有神明庇佑,这就使得官僚集团所有可用的手段和抵抗措施全部失效!
  任何一个或者一群敢与跟天子对抗的人或集团,等于在跟天意对抗。
  这样干的下场是什么?
  孔夫子说的很明显了: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强大冷酷的汉军,会用刀剑教做人。
  至于军队的立场?
  傻子都能看明白,现在军队上上下下,都是天子的脑残粉。
  尤其是基层军官和士卒,天子一声令下,就能嗷嗷叫着,不管不顾,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悬崖峭壁,也是在所不辞。
  即便退一万步,官僚集团能控制军队,保持中立。
  但那些关中的农民和民兵,就足以将任何反对天子的阴谋集团撕成碎片了。
  在这个君权已经膨胀到几乎无限制的时候,任何有理智的人都清楚,哪怕是束手就擒,引颈待戮,也比反抗下场好!
  那样至少不会死全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僚集团中的人,真是战战兢兢,如惊弓之鸟。
  以至于,当朝会开始,群臣三拜九叩之后,汲黯与颜异带着五十五位尚书、侍中,站到御阶之上,开始齐声颂唱太宗皇帝的《议佐百姓诏》全文时,居然有个胆小的家伙,吓得昏厥了过去。
  这让刘彻看了,也有些目瞪口呆。
  “让廷尉去查一查,此人身上的问题……”刘彻对着王道吩咐一声。
  那只是一个千石级别的小官,只是一只小蚊子,所以,刘彻也就吩咐一声后就没在注意,继续保持肃穆的神情,听着汲黯等人唱诵的《议佐百姓诏》。
  三遍颂唱完毕,满朝都是一片沉寂,唯有几位太宗老臣,双眼泛红,情绪激动。
  “今日是朔望朝!”刘彻站起来道:“九年前,朕皇祖于此承明殿,下诏布告天下,求能佐百姓,利社稷者,九岁之后,朕立此玄社之上,持牺牲圭币以事上帝宗庙,赖宗庙神明之佑,上帝加惠,四海安宁,无有兵革,然百姓之难,依然如旧!”
  刘彻双目扫过群臣,在朔望朝上,是最适合开嘴炮,放大话的地方。
  刘彻登基以来,前面一年多,没怎么开嘲讽,那是因为他清楚,自己的位置还不稳固,力量还不够强,还不能一人单挑全世界。
  但如今,他已经初步树立了权威,掌握了权柄,军队归心,民望加身,此时不开嘴炮嘲讽,什么时候开?
  对官僚集团,就要学天朝太祖,捅破他们的伪装,撕破他们的伪善,将他们的本质暴露出来,告诉他们: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们是什么货色?老子不干你们,是因为你们还有点用,别逼急了哥,哥急起来自己都怕!
  当然,意思是这个意思,表述就要委婉一些。
  不能真的跟天朝太祖那样,将官僚和国家的本质直接在天下人面前撕开,露出最根本和黑暗的那一面。
  那样固然是能让官僚们老实,但也不利于统治啊!
  所以,刘彻提高了一下声调后,问道:“是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
  “或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不然,何以至此!”
  这是九年前太宗皇帝诏书中的自问句。
  当时太宗用出来,确实是自问。
  但刘彻复述出来,大家听了,却只有刺骨的寒意和令人颤抖的威慑!
  因为,当今天子,可是证明了自己确实受命于天,鬼神庇佑的真命天子!
  因此,这个自问句,就变成了施加给官员们的最大压力。
  周亚夫带头,包括元老和博士官,所有参与朔望朝会的臣子纷纷跪下来,拜道:“此诚臣等不贷,以至陛下震怒,臣等有罪,请罚之!”
  刘彻看了,还算满意。
  但他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这些家伙,必须要给他们更大的压力和鞭策。
  于是,刘彻继续自问:“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凡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
  “而食之甚不足!”刘彻看着群臣,将声调降下来,低沉着声调,仿佛在问自己:“其咎安在?!”
  这次,百官,包括周亚夫都将脑袋低到了地板上。
  周亚夫是惭愧,而很多人则是心虚。
  实际上,汉室政府一直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百姓破产,饥饿,乃至于不得不卖儿卖女。
  但既得利益强大的力量,迫使汉室统治者,只能小修小补,尽力用其他办法,如打压豪强,迁徙大户等政策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却一直不敢对这些人开战。
  哪怕是刘彻现在,也不敢冒着全国政局动荡的风险,跟这些家伙撕破脸。
  但这并不意味着,刘氏就会放弃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扶持和保护中产阶级的国策。
  历史上,哪怕是小猪,在忙着修仙和炼丹的时候,也没放松给良家子和中小地主的保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3/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