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7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6/2322

  张未央甚至都无法想象,那得要多大的一张网!
  不过,此事与张未央无关。
  他更关心,自己接下来两个月,能捕获多少大鱼!
  随着濊人嘴里的渔海渔汛临近,黑水河里的鱼群踪迹,最近已经越来越多。
  无论濊人,还是汉人,都欢天喜地的,全民投入到了捕鱼竞争中。
  相较濊人用原始的长矛,甚至以手捕鱼。
  张未央这样的汉人移民,就聪明多了。
  通常几户移民合伙,造了条小船,用麻绳织了几张网,然后,就划着小船,去江中捕鱼。
  一天下来,起码是数十石的收获,看得濊人目瞪口呆。
  然后,丈母娘跟小舅子小姨子什么的纷纷上门,请求传授。
  对张未央这样的中国移民来说。
  这远离故乡的新化,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新世界,也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充满了希望和未来的热土。
第606章
鱼海!鱼海!(一)
  去新化城以东百里,黑水河下游的一处河湾。
  两艘楼船巨舰,沿江而上。
  古老的河流,第一次出现了人类制造的战争巨舰。
  庞大的楼船,降下了它庞大的风帆,依靠着人力划桨,劈波斩浪。
  几只在河岸等着鱼群的狗熊,被这两艘庞然大物吓得屁股尿流的跑进了树林中。
  雀室(指挥舱)之中,一位年轻的军官,坐镇于其中。
  他有些无聊的活动了一下自己的筋骨。
  “少将军,距离新化城,只有一百里了!”一位明显是副手的军官报告着距离。
  徐偃闻言,点了点头。
  作为汉室楼船将军松滋候徐悍的世子。
  徐偃虽然现在只在楼船将军衙门里挂了个所谓的“楼船司马”的虚衔。
  但实际上,以辽西郡的秦皇岛为母港的汉室朝鲜舰队,目前就归他统帅和管理。
  去年,汉室成立了楼船将军衙门,统管天下楼船、艨艟各式战舰。
  然后,按照天子的命令,楼船将军衙门,在天下沿海郡国中,遴选了四个深水良港,分别设置了驻扎了四支近海舰队,负责统管海上事务。
  因为,到现在为止,汉室也没发现有什么来自海上的敌人,也没有什么海洋利益需要维护。
  所以,这四支舰队的规模都很小。
  以徐偃的朝鲜舰队为例,统管就只有四艘楼船,外带十来艘艨艟一类的辅助舰只,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沿着秦皇岛到朝鲜的海岸线,巡逻巡逻,钓钓鱼。
  清闲得很。
  也就只有两月前,朝廷开始向朝鲜和辽东、新化方向移民后,秦皇岛才热闹起来。
  一时间,竟然云集了数十艘上次远征过朝鲜的楼船,以及其他大小辅助舰只百余艘。
  这些新来的船,全部被拆除了作战设施和武器,改装成了运输船。
  不停的从秦皇岛向朝鲜运送物资和人员。
  而这些船,尤其是楼船的运输量非常惊人。
  一艘楼船,一个月就能往返朝鲜三次,将数百名移民以及他们的全部家当和国家下拨给他们的粮食、物资全部运到朝鲜的始善港——也就是当初,汉军舰队登陆的那个港口。
  因为汉军是自那里登陆,然后消灭了残暴的卫氏政权,将爱与正义带到朝鲜大地的。
  所以,取名“始善”。
  徐偃是移民行动开始,才被其父亲,急匆匆的派驻到秦皇岛的。
  一方面是代表楼船将军衙门监督和督促秦皇岛的舰队。
  另外一方面嘛,就是刷政绩和刷声望,好方便,将来子承父业,继承楼船将军的职位。
  “我们的货物怎么样了?”徐偃转头问道。
  “少将军,所有货物一切正常!”副官恭身回答。
  徐偃闻言点点头,将心放到肚子里。
  这次运输到新化城的物资,非常重要。
  长安城里,就有着不止一双眼睛在时刻关注这次运输任务。
  不然,徐偃怎么会冒险随着舰队出海?
  “听说新化那边很不错啊……”徐偃走出雀室,站在楼船的顶层甲板上,望着两岸的风光,自言自语的想着:“应该能赚上一笔吧……”
  随着对朝廷开始推动屯垦,大量的人口和物资,向着东北方向调集。
  这制造了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和一条目前已然欣欣向荣的商路。
  来自朝鲜、新化、真番的人参、鹿皮、鹿茸、皮毛,中国的需求量都很大。
  一张品相完整的熊皮,在长安作价常常超过数万钱,甚至数十万钱。
  而更加名贵的貂皮、狐皮以及水獭皮,更是有价无市。
  而中国产的布帛、香料、丝绸与陶器、青铜制品、铁器,同样在这些地区,大受欢迎。
  一件盐铁衙门生产的铁器,在长安售价不过千钱。
  但在这些地方,却很容易的就能以此换来一张品相完美的皮毛,甚至,经常出现,某个商人走了狗屎运,拿了快粗麻布,就换了人家一大块狗头金的传奇故事。
  贸易如此兴盛,利润如此高。
  自然引动了天下各方势力的觊觎。
  譬如,楼船将军衙门派驻在胶东国的东海都尉最近就一直在给长安打小报告:胶东王雄渠,目无王法,私造船只,似有不轨。
  而胶东王刘雄渠也不是吃草长大的,立刻就反咬一口:东海都尉臣胜之,私带、夹带货物,勒诈生民,与民争利。
  这场撕逼大战,甚至直接打到了天子面前。
  徐偃对这些内幕,倒是很清楚。
  说到底,还是财帛动人心!
  胶东国的琅琊港,是楼船将军衙门选定的东海舰队母港。
  该港是胶东国最好的深水良港,一次能停泊超过百艘楼船。
  随着东北地区开发和屯垦,齐鲁等地的商旅和移民,基本都是通过琅琊港,沿着上次汉室舰队远征朝鲜的航道,直航朝鲜。
  换句话说,谁控制了琅琊港,就可能控制住一个日交易额超过千万的大型商港。
  刘雄渠本来都穷的快疯掉了。
  现在,天上掉下这么大块馅饼,他要不想捞,恐怕就是傻子了。
  而楼船将军衙门,当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地方上的手,伸进自己的地盘了。
  所以,这次的撕逼,其实是胶东王刘雄渠与徐偃的父亲徐悍在刚正面。
  而徐偃对自己父亲取得最终胜利的结果,毫不怀疑!
  道理很简单:天子是站在楼船将军衙门这边的!
  要不是刘雄渠是宗室,这会,楼船将军衙门应该已经在庆祝胜利了。
  想着这个事情,徐偃就走到甲板的一侧,眺望远处的平原。
  在远处的平原上,隐隐出现着袅袅炊烟。
  看着这片土地,徐偃也是满怀期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6/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