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7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7/2322

第614章
定策(三)
  刘彻听完申屠嘉的发言,缓缓的抬动了一下手臂。
  对匈奴复仇,同样是汉室王朝的政治正确。
  从刘邦开始,这个使命就已经深深印刻进汉室王朝的骨髓之中。
  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敢公开放弃对匈奴的复仇战争。
  事实上,也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放弃对匈奴复仇。
  道理也很简单。
  这个世界只能有一个老大,一山不容二虎!
  所以,刘彻不能拒绝将军们的提议。
  刘彻站起身来,看着群臣,朗声道:“高帝遗朕平城之忧,吕后单于书绝勃伦,朕一日不敢或忘!”
  这个态度是一定要表的。
  也是维系君臣关系的基石。
  “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刘彻继续道:“仲尼曾曰:十世之仇,犹可复也,是以朕即位以来,赏励士卒,任用贤将,开考举,广开言路,遍取英才,轻徭薄赋,鼓励农桑,以劝耕为要,为的就是来日,提兵北上,执单于于朕御前,献俘于高庙!”
  刘彻这番话,算是说到了群臣的心坎里面去了。
  北上出塞,击败匈奴,雪吕后之耻,复平城被困之仇,这就是当前汉室军方的主流意见和民间的共识。
  六十年前的平城之战,汉室不清楚,匈奴人是怎么想的。
  但反正,汉室这边是不服气,也不甘心的。
  明明打了个五五开,却受限于经济和政治,只能低头认怂,签订屈辱的和亲条约,还要眼睁睁的看着匈奴人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任何一个骨气有尊严的人,都不会舒服。
  更别说之后几十年,匈奴人隔三岔五就要来撩拨一下汉朝。
  十四年前,匈奴火烧回中宫,五年前,大掠边郡,士卒死伤数以千计。
  从云中到右北平,自渔阳至邯郸,跟匈奴有血仇的汉室臣民,不计其数。
  而南北两军,有超过七成的兵源和军官,来自这些地方。
  这就是使得,汉室的主战派,拥有了最稳固的基本盘。
  没有任何人可以忽视这股庞大的力量的声音。
  听着天子的话,主战派们欢欣鼓舞,意气风发。
  但刘彻却将话锋一转,道:“只是,孙子曰:主不可因怒而兴师,自古以来,大国征伐,皆以庙算为先,庙算多者胜!”
  “欲伐匈奴,不可不庙算布置,审视敌我!朕身为民父母,也不可不为臣民性命谋算!”
  这两句话让原本有些黯然神伤的主和派,一时间都昂首挺胸起来。
  至于主战的大臣将军,则有些忐忑。
  但没有人能反对天子的说法。
  自春秋以来,庙算布置,就是国家级别的军事行动中最重要的一环。
  经过司马骧且、孙武、吴起和孙膑等先贤的发扬,庙算在此时,已经成为军事行动中必不可缺的一环。
  所谓庙算,最开始是带有严重的封建迷信色彩的行为。
  夏商周时,每次军事行动都要卜卦、祭天,求问鬼神,得到吉兆,才会出兵。
  但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攻伐兼并,中国战争的艺术和水平不断提高。
  发展到今天,庙算已经褪去了它的大部分迷信色彩,成为了国家战略布置的代名词。
  典型的例子就是秦赵长平之战,交战双方在战前和战时都进行了无数次的商议和针对战争的推演。
  秦廷方面更是几乎动员了全国的所有力量,将它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人口,每一粒米,都进行了全面的动员。
  为了不让赵国知晓秦廷的布置,秦国甚至下达了严令: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杀无赦!
  赵国方面也不例外。
  著名的纸上谈兵的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在当时,赵国已经很重视战略布置了。
  而在汉室,庙算布置更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三年前,吴楚叛乱,周亚夫领军平叛前,就是先跟刘彻的皇帝老爹,密议了数天,君臣相互坦承,交代各自的要求和底线,并对战事的可能发展方向,进行了推演。
  正是这样的战前预估与预算,在平叛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吴楚之乱三月而平,庙算布置好,在其中占据了很大的因素。
  不然,要是梁国一告急,周亚夫就被逼着去救睢阳,吴楚之乱指不定要闹成什么样。
  而刘彻,则想更进一步。
  将后世的参谋联席会议机制引入汉室。
  将庙算这个词汇,进行更细致和更深入的再理解。
  于是,刘彻拍拍手,少府令刘舍立刻就心领神会,命人将一副巨大的纸质地图,抬进了殿中。
  这是史上第一副,绘制在纸质材料上的地图。
  它由两个巨大的木轴卷在一起。
  这两个木轴长达七尺,卷在一起的纸张,是少府方面开发的厚皮纸,这种纸,比起现行的白纸,更厚也更粗糙,但却是很适合用来绘制地图。
  但这样一来,这副地图就变得很重了。
  它是由四个人抬着抬进的殿中。
  刘彻挥挥手,刘舍就让人将这地图打开。
  两个宦官拉着地图的两轴,缓缓的将之摊开。
  于是,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副长达十余丈,宽约七尺的庞然大物。
  上面,山川河流,城市湖泊,一览无余。
  巍峨的长城,沿着山峦的线条延伸,将这个地图一分为二。
  汉朝在左,匈奴在右。
  一个又一个的木制人偶,在少府官员的布置下,出现在了地图上。
  刘彻走到这副巨大的地图前,看了看,非常满意。
  这副地图,应该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最清晰的军用地图了。
  许多新的地图绘制技术和新的标准在这地图上使用。
  譬如,出现了等高线,比例尺以及各种符号的解释标注。
  而那一个个人偶,则代表了一支支汉匈双方的军事力量。
  在汉室这边,自云中以南,猬集着一支庞大的军队。
  汉室的野战主力军团,句注、飞狐、北地、细柳、灞上、棘门依次排开,而长城的驻屯军,则依托与长城防线,散布在长达千里的边境上。
  而匈奴方面,限于情报和信息的来源,只能将目前已知的匈奴幕南部族和其大概兵力和位置布置在地图上。
  但,仅仅是这样,也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武装力量。
  仅仅在河套方向及其附近,匈奴就有六个人偶在相互守望,从右北平到云中的漫长边境附近,还有十多个人偶,散步在草原各地。
  在腹心深处,匈奴庞大的幕南集群,让人望而生畏。
  刘彻拿起一个人偶棋子,道:“句注军,有兵,万一千七百人,骑兵五千,去年皆已换装,然,句注在雁门,负有守备之要,因此只能调动最多三千骑兵!”
  “飞狐军,有兵八千七百人,其中骑兵三千,今岁四月完成换装!”刘彻又将在句注身后的飞狐军的人偶拿起来:“然,飞狐乃天下要塞,负山河之重,轻易不可动!”
  刘彻于是将这枚人偶放下。
  飞狐军的驻地,是著名的广昌县,在后世,此地名曰保定。
  早在楚汉争霸时,郦食其就曾对刘邦建议: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庚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大行(太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飞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不到危急时刻,此地驻军就不会调动。
  三年前吴楚之乱,飞狐驻军就一个兵也没有调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7/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